阅读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以及传播媒介的变迁,人类的阅读习惯也逐渐发生了改变。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了人们的新选择。
一、市场环境
1、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市场规模增速变缓
据易观数据监测,2012-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增速下降的非常快,到2018年几乎可以说是将处于停滞状态,用户规模达到8.9亿人左右。移动互联网的寡头化和获客成本的不断提高,都表明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已经消失。未来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三四线城市移动网络覆盖率的提升;二是智能网络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普及,其中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联网等终端的发展。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新用户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单用户的消费水平有所提升,但因市场上可供消费的产品/服务已被大量开发,因此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大规模增长现象将不再出现。
易观数据提供
2、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增长稳健
据易观数据监测,截止2016年末,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8.6亿元,基于目前商业模式稳定、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发展情况可以推测,未来行业收入增速将保持匀速增长。
易观数据提供
二、用户画像
1、80后、90后年轻群体是移动阅读主力军
据易观数据监测,用户年龄结构较去年变动较大,24岁以下用户骤减,31-35岁、36-40岁以及41岁以上年龄段用户成倍增长,这与近两年的移动阅读内容质量不断提升,知识付费兴起,垂直类阅读内容增加有关,不少用户期望通过优质的阅读内容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或专业能力。24岁以下用户占比虽然大幅下降,但其与24-30岁人群仍为阅读的主力军,主要源于智能手机的高普及率以及移动阅读平台提供内容更趋向于年轻化,且85后、90后用户阅读时间更为充裕、灵活,也是最主要的忠诚用户群体,付费意愿更高。因此,中低消费人群和中等消费人群在移动阅读用户中占比比较大。
易观数据提供 易观数据提供2.用户阅读习惯生活化、碎片化趋势明显
据易观数据监测,2016年中国移动阅读用户每天在午餐时段和晚上睡前时段最活跃,选择在此阶段看电子书的人最多。此外,每天白天时段从上午10点至晚上10点,活跃用户占比均稳定在4.7%~5.1%之间,与去年阅读高峰期仅存在于晚8点~晚10点相比,阅读时段更加分散,读书不再只是用户机械性地要求自己在某个规定时间段去阅读,越来越多的用户将读书生活化、碎片化。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各阅读平台不仅扩增了平台作品的数量。还提出一系列提升作品质量的计划,提供给用户的优质内容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网文作为IP改编的重要源头,其改编的作品也都陆续上线,而不同形式的作品通过联动推广,用户对原来的网文关注度也随之提升。
易观数据提供三、竞品对比
1.体验环境
体验产品:微信读书V2.2.1 VS 网易蜗牛读书V1.2.2
设备型号:魅族MX5
操作系统:Flyme 6.1.0.0A
体验时间:2017.9.20
2.战略层
2.1 产品排行
根据talkdata的App Store读书排行可以看到,目前微信读书在整个排行榜位于第二的位置,而网易蜗牛读书由于发布时间短,数据稀少,排在最后一名。从应用商店的数据来看,微信读书下载量为260万,蜗牛读书下载量为33万,总体评分来看,微信总体评分是4.6低于网易蜗牛,整体翻看了一下评论,对微信读书的书币兑换规则的吐槽不再少数。
talkdata 图书排行魅族应用商店数据
3.范围层
功能对比
对于满足用户基本的阅读需求,两个app都做得很完善。
微信读书:微信读书的书城栏目众多,相应的也有杂乱之感。书架的私密阅读设置很好的与个人主页的书架展示进行了平衡,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可以起到好友之间相互荐书的作用。而听书的设置可以很好的解放双眼,对于一些不方便看书的场景提供了便利,但是总会想到喜马拉雅。书籍评分起到了很好的推荐作用。
网易蜗牛阅读:网易的书城相对于微信来说就像一个精品店,符合整体的极简风格,但对于书籍推荐仅仅是使用在读排行和新书推荐还是略显不足,尤其是在读排行数据长期没有变化,真实性让人怀疑。长按文字的划线功能与笔记功能存在混淆。书桌的三本最近阅读减短了用户打开阅读的路径。
4.结构层
微信读书
蜗牛读书
4.1 微信读书功能解析
微信读书是基于关系链的,所以基于此,也产生了许多的亮点功能。
A.好友排行榜:好友排行榜是以阅读时长作为衡量标准的,每周末更新排行结果,排行第一的用户可以上发现页,获得才高八斗等形容词,并可进行分享。这很好的利用了用户对荣誉的追求以及爱现的心理,尤其是排行榜是真实的朋友圈。
B.时长兑书币:微信读书的书籍基本都是收费的,一些热门书籍甚至与购买实体书相当。兑换规则为:每阅读30分钟可兑一赠币,每周最多可兑10赠币,听书超过2小时的部分不支持兑换。一周十个书币也就相当于阅读时长为5h,相对于定价不便宜的书来说还是需要充值购买,阅读成本还是不低。同时在用户兑换完书币后满意度最高时,引导用户去应用商店进行评论,从而获得超高的好评占比,提高app在应用商店的搜索权重,吸引更多的外围用户前来下载。
C.听书:听书功能可以暂时的解放双眼,对于现在基本工作都面对电脑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放松功能,同时也适用于不适合读书的场景。但微信读书把一些电台等的频道纳入到读书app来,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D.新手专享:对于新用户来说,微信读书会允许用户免费选择三本书,赠送书币,以及显示已使用的好友列表引导用户关注。免费的书籍能够很好的刺激用户活跃,而赠送的书币以及关注的好友则保证了用户的留存和持续活跃。但是居然不可以邀请好友这是一个让我疑惑的地方,毕竟整个app已经把分享做到了极致。
4.2网易蜗牛阅读功能解析
蜗牛阅读是针对于出版书籍,而且不像微信读书,什么书籍都收入,例如霸道总裁、两性健康之类的,相对提供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环境,但也存在热门书籍缺失的问题。
A.每天免费一小时:蜗牛的每天免费一小时很好的吸引了用户,也有助于用户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同时每天一元畅读相比于微信读书也是便宜了好多。围绕阅读时长,蜗牛推出了邀请好友各得一天增长用户,点赞文章赠送作者1分钟来刺激用户产生内容。微信的收费其实就是一个电子书店,花钱买书。而蜗牛更像是一个共享书店,花钱买时间。
B.领读人荐书:蜗牛的领读人来自的领域比较多,通过权威的领读人发表文章推荐书籍来刺激用户读书。蜗牛会对领读人的激励包括头像进行加V,文章曝光,阅读时长奖励,大众围观点赞送时长等。普通用户书评上领读可获得3天或以上的时长奖励。蜗牛此举是要刺激内容的产生形成内容社区,但领读人的权威还是不足,相信经过积累及沉淀之后可以与豆瓣一较高下。同时蜗牛应该根据用户的书桌以及打开阅读的书籍收集用户的阅读兴趣,对领读人文章进行个性化推荐,热门文章的分发处理,甚至进行搜索等
C.文章提问:每本书默认有一个问题是:阅读此书是一种什么体验?引导用户对书籍进行评论从而能对用户选择是否读此书给予一定的参考作用。用户可以在书籍详情页看到相关的提问,并可对提问的答案按照热度和时间进行排序查看,同时也可以选择问题回答或者进行提问。用户提问可以在详情页或者阅读页,同时可以@领读人和阅读此书的人,该功能与知乎的邀请类似,以后没准蜗牛也会出现以“谢邀”开头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到蜗牛已经开始逐渐布局内容社区。
5.框架层
5.1交互流程分析
5.1.1 寻找书籍
微信读书
蜗牛读书
微信读书:我们可以看到用户找书的渠道非常多,书城的第一栏就是猜你喜欢,在用户进入书城找书时第一时间进行个性化推荐。详细告知用户推荐的书籍是根据哪本书,方便用户自己喜好选择。发现栏目的好友在读也可以进行推荐,多个好友共度一本书会激发用户的从众心理。而用户第一次进入的热门推荐以及搜索页的热门搜索等可以有效的促进用户活跃,增加新用户的留存率。所谓的个性化推荐就是不仅给用户需要的,也要给用户惊喜。
优化点:
1.好友的个人中心页面可以看到书架和书单,书单可以添加已阅读和未阅读的书籍,与书架的功能区别只有可分享,比较鸡肋的存在。如果想要模仿音乐播放器的歌单进行个性化推荐,那个人中心的书架共读等功能就显得功能重复了,整体比较乱,需要取舍。
2.发现模块内容繁多,且重复功能多。发现模块包括好友在读(好友多时,将会产生非常多的页面,造成其他模块难以发现,考验用户耐心)、本周热榜(可以放在书城)、讲书免费领、话题、读书排行版、好书免费领(新用户领完后可以消失)、领书币(新用户特权,领完也应该消失)、关注微信好友(新用户初次进入可引导,之后用户可在关注中看到,无需一直存在)。
微信读书页面截图蜗牛读书:相比于微信读书的各种触达,蜗牛要少的多。专业领读人的书籍推荐帮助用户了解书籍,在读榜和新书榜会显示排名前三的书籍对用户起到引导作用。搜索页面的大家都在搜与微信读书的热搜异曲同工,不做赘述。书籍详情页的猜你喜欢引导用户看到更多书籍,同时,每次书籍上新,蜗牛的官方账号会向每个用户发送消息推送提醒。
优化点:
1.领读人文章添加个性化推荐,或者添加分类搜索,确保用户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在读榜、新书榜数据实时更新,据观察《明朝那些事儿》已经霸榜好几个月了,这里顺便提下书籍的更新问题,热门书籍的更新真的很有必要,一本书没有我就换到其他平台上了,再加上还没看完又推荐另一本新书,有可能就不会回来了。比如一直想看的《未来简史》,一直没有。
3.猜你喜欢显示在书籍详情页的最下方,一般用户找书看简介,看个评论就已经决定要不要看,基本不会滑到页面最下方。而且猜你喜欢是在书籍详情页,一般只有找新书才会看到详情页,开始阅读后就直接打开文章内容。所以猜你喜欢以用户未读的新书来向用户推荐相关书籍,缺乏可参考性。
蜗牛读书截图
5.1.2读书流程
读书流程图微信读书:打开app直接就是书架,最近阅读的书籍排在首位,可以直接点击开始阅读。书架的分组功能是一个亮点,可以有效管理书籍方便寻找,但是如果最近看的书是在分组中的,就会多一步骤。
优化点:1.读完的书籍自动排在书籍末位。2.在读书籍增加进度百分比显示。
蜗牛读书:打开是最近阅读的第一本书,可点击直接开始阅读,培养用户专注于读一本书。三本单独的最近阅读书籍页之后是书桌,可以置顶或删除,但因为阅读后自动置顶,所以感觉这个功能比较鸡肋。
优化点:增加分组,可以有效的整理书桌,同时因为有三个单独的最近阅读页,不会出现微信读书的增加读书步骤的问题。
5.1.3 笔记流程
微信读书笔记流程图
蜗牛读书笔记流程图
微信读书:微信将用户输出的内容分为划线和想法。想法包括用户长按选中或者当前章引用想法,读完整书后的点评。想法栏目可以看到自己的想法和关注的好友想法,类似于朋友圈的好友动态,可回复、点赞。在“我的”的“笔记”中可以查看划线以及想法。
优化点:
1.笔记编辑页面,用户所写想法是基于划线句子或者某章节,应该将划线句子放在页面顶端,方便用户在写作过程中查看,同时应该支持@好友。
笔记的查看分为两种模式:书签视图和列表视图。列表视图可以清楚的看到每本书每一章节内的划线和笔记,调理比较清晰便于查找,而且支持批量导出,一大亮点。其中微信读书对于文中图片是可以划线的,但是在笔记中以【插图】显示,让我是由惊喜转为失望,应该还可以在优化。书签模式一经切换变进入一卡片一划线的界面,只能不停左右滑动切换笔记,无法搜索,感觉一夕回到解放前,除了分享好看外没有任何实用性。让列表模式中的笔记分享时生成卡片比较好。
微信读书笔记编辑页面&笔记查看书签视图截图 微信读书笔记查看列表视图截图蜗牛读书:蜗牛将用户输出分为笔记和书评。笔记包括划线以及长按和当前章引用写下的想法。在“我的”中分为“书评”和“笔记”两项查看。书评可以看到自己以及关注好友的书评,也是写书评的入口之一,由此可以看到蜗牛对书评的重视。笔记可以查看自己的划线以及想法。
优化点:
1.笔记编辑页面,蜗牛直接生成一个卡片样式,方便分享,但也占据了大量面积(大双引号)。添加标签是一个亮点,方便查找,但是至今没有发现怎么删除已经生成的标签。
2.查看笔记。分为按照时间和书名。按照时间大家可以看图,茫茫一片,不止从何下手。按照书名,书籍下的笔记看不清,点击书名会放大至按照章节分类,再点击继续放大,再点击在放大,再点击然后可以看到完整清晰的卡片,路径无限长。而且不支持笔记批量导出。
蜗牛读书笔记编辑&笔记查看按时间查看截图 蜗牛读书查看笔记按书名查看&笔记搜索截图6.表现层
6.1启动页
App的启动页是在用户点击App图标时,会立即启动此页面,待到app准备就绪,就会替换为app的首屏幕,主要为解决用户等待时间,保证用户的流畅使用。启动页的设计角度一般为:
(1)与应用内部页面浑然一体。使用一张程序内页面假图作为启动页,让用户以为应用启动迅速,已经可以使用。
(2)品牌信息传递。基本采用产品名称+logo+产品标志语为结构,简单突出主题。
(3)情感故事共鸣。通过启动页来表达产品的情怀或故事等。
微信读书的启动页为静态图片,属于第二种,为了突出传递品牌。而蜗牛读书的启动页则是动静结合。花束和落叶营造优雅静谧的环境,让用户迅速静下心来,动态的蜗牛从底部慢慢升起到迸发出烟花。暗喻读书不可求快,需有蜗牛的坚持不懈,最终定会量变产生质变,迸发光彩,也与蜗牛的按照时间收费想吻合。
蜗牛&微信读书启动页截图四、总结
微信读书从阅读+社交出发,辅以听书、讲书功能,利用微信强大的导流能力,创建一个好友读书社区。因为微信的用户群特征,所以微信读书的书籍种类也是各有涉猎,像一个百货超市,让追求精品阅读的用户会觉得杂乱,应加强用户数据收集进行智能分析,形成个性化推荐,就如淘宝的个性化,每个人打开的内容都不一样。蜗牛读书以经典出版书籍为主,极简的设计风格,极低的阅读成本,领读人的高质量内容产出,相信经过积累会形成一个优质的内容社区,聚集一大批优质用户,知乎、豆瓣都可能成为其潜在用户。
注:产品小白,第一次做竞品分析,期望各位大佬指导,鞠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