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言:不知礼,无以立也。作为一名真正的文人雅士,内在的道德,知识,文化修养是必备的,同时也要重视外在的言谈举止,服饰礼仪,这同样也是儒家入世的基本理念。传统服饰礼仪作为“礼”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担起了传扬中华文化的重大责任,而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汉服,义不容辞地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汉服主要指中国上古时期至明末以前的传统服饰,其基本精神源于儒家思想。《论语·泰伯》篇中提到“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此篇讲述了大禹的君子行径,其中用“简洁的服饰”,来体现出儒家尊天法地的朴素思想,这充分证明了,汉服是一种奇妙的载体。人们同样通过对服饰礼仪的严格遵守来体现对人对事的尊重,《论语·乡党》篇“乡人饮酒,杖者出,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阶”就是有力的证据。
汉服分为礼服和常服,而深衣最有资格作为当今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礼服。首先,据记载,深衣是五十六民族产生之前就已存在的服装,换而言之,除汉族外其他民族服饰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毕竟一脉相承而来;其次,深衣蕴含的传统意义之显著,是令人惊叹的。上衣用布四幅代表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片代表一年十二月。领方代表地方,袖圆代表天圆,中缝代表正直中庸,前后各一条代表人前人后始终如一,上下分裁为天地两极。这也是每个时代人们对君子最美好,最纯粹的向往。人们将独特的精神注入衣服中,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深衣早已不是一件传统意义上的衣服,更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精神与形态浑然一体的产物。它不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同时又顺应了民意,深衣作为中华礼服乃大势所趋。
作为新时代的一员,发扬传统文化精华是我们的责任,而服饰礼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汉服文化,创新并不能符合它的规律。创新是在原有事物上进一步的改善,这里指的原有事物,应是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的东西,是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而汉服古韵,已经沉寂接近300年了,如若继续无人问津,最终只能是消散湮灭,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重新拾起,并保护她,而不是用自以为是的浅显理解妄图去改造她,美其名曰创新,实属不伦不类无稽之谈。
在当今西化严重的时代,推广汉服实在是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及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