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实证法要
胡晓光 玄奘唯识正法 2018-10-2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实证法要
——以中观和唯识双向维度对《心经》进行深广诠释
【目次】
一、解释《心经》名题
二、介绍《心经》译传
三、阐述《心经》真义
四、依中观宗维度深度诠释《心经》玄义
五、依唯识宗维度广度诠释《心经》奥蕴
六、诠释《心经》本文
七、论《心经》在整体佛法中的地位与价值
八、论《心经》基本原理与实证方法
九、论《心经》的修行功能与果德妙用
十、如何全面系统圆满正确地修行《心经》法门
1,从“境行果”角度讲
2,从“闻思修”角度讲
3,从“戒定慧”角度讲
一、解释《心经》名题
《心经》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之简称,此《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者,实乃大乘佛教中“般若系”经典的核心要义之经典。所谓《心经》就是指谓它是“大般若”之中心之经。《心经》统摄了大般若思想的一切妙义,故名《心经》也。此中之“心”非指生命之心灵,而是指谓法义心要之“心”。
“般若”者,古印度梵语之音译词,翻成汉语之义,即是“智慧”之称。由于“般若”之智慧不同于世间法中的聪明智慧,而是佛教中修行出世道的圣智,此“般若”之智超越凡情达致实相,故不可以与世智相混,为显此智尊胜,故而只译其音不译其义。
大乘佛教认为“般若”之智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文字般若,二是观照般若,三是实相般若。经中云:“般若波罗密”是诸佛之母,又《金刚经》中也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般若)出。”由此可知,“般若”实乃佛果之因地之圣名。在因位名为“般若”,在果位名为“菩提”。“般若”曰智,“菩提”曰“觉”。
“波罗密多”者,也为梵语音译词,其义为“到彼岸”“度无极”之义也。“心”者,此是汉义,梵语本音为“质多”,是指事物的重要处。由于对于生命而言,“心灵”或“心脏”是最重要的,故此经“心”为喻显经重要。“经”者,梵语音译“修多罗”,其义为“贯穿”之义。在汉文中,“经”者有正直之线之义,是道路,引申可为经历实证之义。圣人之言为经,是证量,经典即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可译为“以无上圣智修行乘度到彼岸的最上重要的经典”。此释名题竟。
二、介绍《心经》译传情况
我们所要讲述的《心经》,是采用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的译传之本。玄奘大师(600-664)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有实修实证的圣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介绍这位最能令中国佛教徒引以自豪的人。一是玄奘大师的舍身求法,二是玄奘大师的坚苦修学,三是玄奘大师的翻译经典。玄奘大师一生共翻译经论多达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他所传译的经论是汉语大藏经中译文最精确的,他所译数量占汉文大藏经四分之一。可见其译业之巨,功德之高也。玄奘大师一人西涉流沙翻雪山过葱岭,不远万里到印度求法,此等意志之坚决,人格之伟岸,昭昭于世。再者,玄奘大师以其超然之智力,广大之心胸,博学五印,参透事事物物之真机,成就无上之智者,玄奘大师乃完人也。其智无等、其勇无匹、其仁(慈)无量。
《心经》据说是观自在菩萨亲自化身传授玄奘大师,对大师有无限殊胜因缘,具有广大不可思议之加持力。所以,玄奘大师译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心经》是大乘佛教徒修学大乘法的基础与核心,前提与路径。玄奘大师的传人大乘基著有《心经玄赞》一书,此乃玄奘及门人的传承心要也。
三、阐述《心经》真义
《心经》的真实要义在于把大乘佛教的真实般若妙义以高度精准的方式表达出来。《心经》中云:“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三句经文将“般若”的实证妙用一语道尽。第一句表达了“般若”的修行,第二句表达了“般若”的证境,第三句表达了“般若”的功能。此《心经》就是以这三句金刚真言来规定大乘般若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般若”者有深般若与广般若之区别。“深般若”是彻见无为法性为功,“广般若”则是以贯通事事物物之缘起因果为用。此《心经》重在讲“深般若”,所谓“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是也。“照见五蕴皆空”者,五蕴者色受想行识是也,依般若深观五蕴之法当体皆空,此之“空”者,就是一切法之实相,也就是无自性也。为解此义,《心经》中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又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又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乃般若之所证境,即空即有,空有无碍之中观正道也。“度一切苦厄”者,实为般若之功能也。般若者,以空观对治凡夫颠倒妄想之无明,又以“行深”之力,“照见”之功及“度一切”之能而显般若的即空即有、空有无碍的中道观。此能观之智就是真实的般若。
此《心经》之主讲“观自在菩萨”之所以名为“观自在”就是恒行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究竟圆满大自在。观者智也,此之智就是般若,般若之智从所观法性生,可分三智:一是一切智,二是道相智,三是一切种智;若从修行次第上讲,也可分为三智:一是加行智,二是根本无分别智,三是后得无分别智;若从能观心识上划分则可分为四智:一是大圆镜智,二是平等性智,三是妙观察智,四是成所作智。智为因,觉为果,能观成就菩提果,所观法性是所证涅槃果。涅槃有四德,“常乐我净”是也,是大自在之理地。由此可知,《心经》从能所、事理、因果等角度将大乘佛教的实证法义都有机地、系统地阐释出来了,所以《心经》中赞叹“大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此咒者即是总持一切之金刚真言也。“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就是真实般若波罗密多的真实妙义。学者应深信奉行守道,此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也。
四、依中观宗维度深度诠释《心经》玄义
大乘佛教共有两轮。一是以《般若经》为宗旨的空轮中观宗,二是以《解深密经》为宗旨的有轮唯识宗。中观宗是由龙树大士开创,是以《中观论》为基本要典。中观宗主要是以“二谛”义来阐释大乘般若妙义。所谓二谛者:一是真谛,二是俗谛。关于二谛,在佛教各宗中,说法安立不尽一致,而中观宗之二谛义则是依“言教”而安立的对治方法。二谛有于谛与教谛之区分。于谛是讲,于凡夫为有,于圣者则为无,于圣者有则于凡夫为无,凡圣于谛有别,故为于谛。如“真如”于圣则实有,于凡则实无,又“无明”于圣则实无,于凡则实有。故此,于谛之真谛为圣所证胜义谛,于谛之俗谛为凡所执世俗谛。教谛者则是依于言教而安立,对治二谛。真谛表性空之理,俗谛表缘起之事。二谛是对治二执而立,执有以空破,执空以有除,性空不碍缘起,缘起即是性空。二谛实是缘起性空之中道实相。我们若依据中观宗的二谛义来诠解《心经》就会有更为理论化、系统化地掌握《心经》妙义。《中观论》中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用二谛结构方法来化解凡夫的思维妄想实在是甚为善巧的大方便之法门也。
五、依唯识宗维度广度诠释《心经》奥蕴
大乘佛教唯识宗由慈氏菩萨开创,再由无著、世亲二位大士弘扬。唯识宗主要以“三自性”为宗。所谓三自性者:一是遍计所执自性,二是依他起自性,三是圆成实自性。此三自性可以摄尽一切法。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所执取之法,其体是空,故为情有理无。依他起自性是指由种子所生起的现行一切有为法,其体如幻如化,故为假有。圆成实自性是指一切法之真实性,是无为法,是理性,故为实有。依此唯识宗的三自性义来格物《心经》奥蕴,更能如法地将《心经》的理法与行法的性质与作用归纳出来。依唯识宗义讲:“空”与“空性”是有区别的,“空”本义指“无体”“自性无”,而“空性”则指一切法的真实法性。这在《心经》中也有相应之意,如《心经》中的“五蕴皆空”之“空”和“无色”之“无”,就是指凡夫执取的“五蕴”法是“空”“无”自性自体的。这个“空”与“无”与唯识宗的“空”是相同之义。《心经》中的“是诸法空相”的“空相”及“是故空中”的“空中”就是指真实法性的“空性”。如《辩中边论》中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也如《中观论》中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二偈都在显“空”义,然在具体上,前者则能将“空”与“空性”厘清,更与《心经》奥蕴相符。
六、注释《心经》本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释】
1,“般若”:大乘佛教修行所依的真实智慧也,具有超越人法二执,成就菩提与涅槃之作用。般若有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是也。
2,“波罗密多”:本义为“到彼岸”,是大乘佛教的修行行为过程与成就,大乘佛教的修行共有六种。所谓六波罗密多: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是也。
3,“心”:中国佛教一般将“心”分为五种,一是肉团心,二是意识心,三是末那心,四是阿赖耶识,五是如来藏心。此《心经》之“心”是指法义的重心核心要义之心也,非指心灵之心也。
4,“经”圣者之言,千真万确,堪为永恒真理,是为经典也。佛教之经梵言“修多罗”,义为贯穿,实是如线,统摄无量妙义,标炳圣境,为信众所应行之路也,所应亲证之境也。
5,“唐”: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之名也。
6,“三藏”:佛典之统称,即“经”“律”“论”,此《心经》属“经藏”所摄。
7,“法师”:以法为师,精通佛法,说法之师故名法师,能持三藏教典堪为三藏法师也。
8,“玄奘”:法师之名也。中国历史上最伟大之翻译家、佛学家,唯识宗祖师也。
9,“奉召”:由天子皇帝下令,是为诏书。此经是奉召而译。
10,“译”:将外文翻译成本国文是为“译”也。“译”者移也,大乘佛教经典是用印度梵语所写。玄奘法师将“梵文佛经”译成汉文,是为“译”也。
11,“观自在”:此为菩萨之名称,就是俗称“观世音菩萨”。菩萨行事,名实相符,故可以从实际上得法称号。“观自在”之名就是菩萨所证之实境也。“观自在”就是菩提与涅槃的圣果。引申讲,“观”有三观,即空观、假观、中观是也。“自在”有十自在,一是寿命自在,二是心自在,三是愿自在,四是资具自在,五是业自在,六是受生自在,七是解自在,八是神力自在,九是法自在,十是智自在是也。
12,“菩萨”:是梵语之音译词,全称“菩提萨埵”,其义为“觉悟之有情”也。
13,“舍利子”:此经受法之人,佛之大弟子,智慧第一。“舍利子”义译“身骨”也。
14,“涅槃”:佛教圣果,是为涅槃,汉译“寂灭”也。大乘佛教将“涅槃”分为四种,一是自性涅槃,二是有余涅槃,三是无余涅槃,四是无住涅槃。
15,“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义“无上正等正觉”是也,唯佛所成就也。此正觉,有“觉自”“觉他”“觉行圆满”之义。
16,“咒”:梵语“陀罗尼”是也,是总持义。
17,“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此咒语译文为“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去吧,速成正觉”。
七、论《心经》在整体佛法中的地位与价值
《心经》是大乘般若法门的总持经典。我们若依《解深密经》佛所判教三时来看,“大乘般若”是属于“无相法轮”为第二时。第一时是讲“阿含经”,属于“有相法轮”,而第三时则是不有不空中道了义法轮,即无上无容之法门,大乘瑜伽唯识教属于第三时。《心经》在整体佛教中是处在大乘教法的基础与核心,前提与门径的地位,它的价值在于建立大乘佛教的根本见地,并且策励精进对治凡妄,超情离见,转识成智,成就空观。
八,论《心经》基本原理与实证方法
此《心经》的基本原理就是“缘起性空”,真俗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空有无碍中道。以此基本原理去观照一切法,这就是《心经》的实证方法。
九、论《心经》的修行功能与果德妙用
《心经》讲空,目的在于对治凡夫与二乘所执法体实有之执,“行深”之功在于破除执有之妄见也,此乃善取空也,不可落入“恶趣空”见上。观空之果德乃是“自在”是也。
般若三观能成圣,空相自在得显性
行深观照总持法,广度无量凡苦厄
空而不空缘起有,有而不有自性无
空有无碍相即是,不落两边成正见
十、如何全面系统圆满正确地修行《心经》法门
大乘佛法是实证法门,它本身就是全面的系统的圆满的,并且是永恒正确的真实大道。《心经》是成就这个无上真实大道的法门。大乘佛法的终极目的、修行方法与过程以及相续中所应对治的种种法相,都在大乘菩萨修行的道次第中给予彻底地解决。没有次第的修行不是佛法,因为佛法是讲“因果”原则的。《心经》之“行深”就是由“浅”而入“深”的,这就是次第。没有次第就没有相续因果,无因果法就无真实佛法,所以真实佛法是依因果而建立,是依缘起而生起。所谓全面系统圆满正确地修行《心经》法门,就是实践六度万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建构《心经》具体实修的方法:
一是从境行果角度,次第地展开佛法实践的妙用。
二是从闻思修角度,次第地演进佛法修为的功能。
三是从戒定慧角度,次第地推阐佛法亲证的法力。
我们若能如法奉行守持如上大道,就能够真正彰显真实大成佛法,成就无上功德。于人于己受用无疆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