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7-2-1法则谈学习的价值

从7-2-1法则谈学习的价值

作者: 心跳快门Yo | 来源:发表于2020-09-13 12:32 被阅读0次
    7 2 1法则

    如上图,即便是你第一次看到这个图,也会比较轻易的了解到: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70%靠工作实践;20%靠与别人交流及别人的反馈;10%靠包含读书上课之类的学习活动。这个分类很合乎逻辑,我们一天有8小时在工作,并且工作的8小时中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在完成自己的任务,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和身边的同事交流,8小时之外,我们偶尔读书或者参与一些培训,从精力的投入度上来说是非常吻合的。

    直观来看,总感觉正式学习的10%比例很小,小到可以怀疑它的作用和价值,很多人甚至会想,与其这样,我不如多投入精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多和同事交流。乍一听,没毛病!

    作为学习发展工作者,我们也会将721运用到学习项目设计中,完整的学习项目大致长这样:

    学员参与线上或者线下的培训(实现10%);

    布置在岗练习任务,希望学员的Coach给她辅导(赢取20%);

    学员在工作中能够多使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工作绩效(祈祷70%)。

    但是,常常会叹息学习过程有90%是不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的,有点失控感,甚至也会怀疑学习的价值。

    But,细细想来,事实不应该如此。

    从时间的配置上大家遵从7-2-1,没错;但是,从三者的收益上来看,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借用最近比较火的第二曲线来表达一下我的想法,简化起见,我把这三个行动完全独立开来:

    7-2-1法则收益的第二曲线

    7-2-1第二曲线

    首先,从边际收益来看,我认为是沿着7-2-1路径递增的。

    其次,一个7-2-1的结束,是在更高水平上再进行下一个7-2-1。

    最后,如果工作实践是在埋头拉车的话;和同事的沟通交流算是车夫间(同level)不断交流总结经验,看如何把车拉的更快更好;学习是高手直接从更高维度把人、车、路和环境看成一个大的系统,告诉你如何利用人体工学、力学定律设计出一套拉车的最短路线,最省力的方式(直线如何拉、拐弯如何拉、上坡如何拉、下坡如何拉...)让你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力气高效抵达终点。

    再用一个简化的例子详细解释这三点。

    情境:A辅导有问题的下属B,要让B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一回合:A一上来就说:“B啊,你知不知道同事们都说你…”,B刚开始一愣,马上开始反驳,我没有…结局:不欢而散

    这时,A碰到了他的老板C,就跟C抱怨B是如何不听别人的反馈;C听完A的描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并且跟A说,如果你可以在谈话前多一些铺垫…

    第二回合:A和B拉家常,缓缓进入正题,B虽然还是有点讶异,有点不高兴,但是貌似听进去了…

    后来,A通过读书发现,原来人在接受别人的负面反馈时,心理上是有情绪波动的,可以概括为SARAH曲线。

    SARAH曲线

    你清楚的知道,当人听到自己的负面反馈时,第一反应是惊讶,新的信息和她固有认知不符合;进而就是生气,这是一次防守,他心里的暗语是:我在你眼里竟然是这样子的,哼!拒绝接受;下班回家后,爱人恰好也抱怨他怎么这样啊...这个时候他开始反思,难道我真的是这样吗?然后,慢慢接受了自己是这样的事实,最后,他希望能有所改变。

    第三回合,在沟通前,你会基于SARAH曲线分析自己应该如何开展这次沟通,才能比较好的控制对方的情绪,让沟通更加顺畅…

    综上,我们每天忙于埋头拉车,和同事分享经验的同时,可以抽时间抬头看看路,向高手学习。其实,大多数人在学习上分配的时间远没有10%,如果上班8小时实现了70%和20%,真正的10%概念应该是每天至少约1个小时时间用在学习上。显然,很多人并没有做到,很大原因是没有意识到这10%的功效,或者没有找到内在的驱动力,这事儿还必须自己来,并且主动来做。

    真的想有所行动的话,我认为应该把7-2-1转置一下,变成1-2-7的行动法则

    10%不是一个后置补充或者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一个牵引力,应该放在前面。有了这个10%,看问题更有章法,而不是拍脑袋或者简单的凭经验,尤其是管理类的问题(创新性问题除外)。

    比如,你第一次做战略分析,不知道该如何下手,10%的功效就在于你可以清楚的知道,外部环境分析,宏观的用PEST,微观的用波特五力模型;内部环境分析静态的用价值链,动态的用平衡记分卡;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用SWOT。这些工具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帮你把日常工作或者交流中的散点归类分组,系统化体系化,形成所谓的套路。

    在此套路基础上,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去向Coach汇报你的工作,和Peer聊哪些,该如何设置行动计划;甚至是可以以此来检视行动是否有偏差,你们的沟通是否在点上…

    我们的1-2-7也正是别人无数次的7-2-1提炼出来的,只有那些被无数次验证,普适且有效的1才能出现在经典书籍中,才能走进正式的课堂里,与其自己吭哧吭哧不断地7-2-7-2,更高效的方式应该是从1,到2,再到7循环往复1-2-7-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7-2-1法则谈学习的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hn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