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与现实里我们往往很难两全,文字筑起的乌托邦里时空的界限都不复存在,而重回现实却常使人感到身处无解的困局。现实有许多事情显得荒诞可笑了,所谓光环与名利、成功与败北,看似重若千钧却终将成为书上浅淡的一笔,这二重世界并行又矛盾,在巨大的反差里使人陷入长久的迷茫,甚至是绝望到极点的痛苦。日复一日地问自己,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是个千年无解的命题,无声回答的背后却是一代代人在社会洪流中奔跑,试图寻到一些生命的启迪。
那是一段在无尽黑暗里挣扎的时光,混沌、疯狂、痛苦,无时无刻不缠绕心上,脑子里是天马行空的宇宙尽头,笔下流淌着困顿和迷茫的悲剧式赞歌,不知未来为何物,不知人生在何方,目睹世间情态,心中百感交集。
也是那时参加了作文大赛,全国大部分省区组织两轮网络赛,还算顺利,几个月之后查询成绩,网络赛区全国一等奖,再次晋级且排名前百,前路可期。
接到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的通知,我带着毛姆的《刀锋》,走进了北京城。
但世事总乐意多制造些波澜,除了网络赛区四百人晋级,自命题的寥寥几省,竟送来了参加过集体系统培训的两千多人参加决赛。文学和现实又一次冲突,在社会面前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力。结局大概都在意料之中了,全国三等奖是个不尽如自己意愿的成绩,失落又像是对不公平赛制的愤慨。那天我下笔千言,满腔愤懑无论如何也倾诉不完,耳边有太多人在欢笑,或者父母牵着孩子殷殷安慰,我一个人慢慢走出会场,躲在人潮涌动的楼梯边缘,假装是在等人,努力让自己不流下泪水。最后的路也断掉了,我对自己说,剩下的一年,我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回望将近一年的孤军奋战,我终于自己找到了光明,却又一次陷入原生的泥潭。
帝都的气息常引人感到一种文学式的亲切,比赛期间住在国家图书馆旁,我度过了盛夏的几个白天到黑夜。记得那是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天,天已黑尽时我走出国图,知了疯狂地叫着,树影落在小路上摇荡,我却由衷地感到平和,在陌生的乡音里,在虫鸣的小路上,在恢宏明亮的国图身边,心情些许平静下来。
所谓追寻,尤其是追寻一种永恒的价值,不能在于获得几等奖项、手捧多少奖杯,而是沉默独处时,发现了生命的共鸣和心灵的安宁。正如颁奖礼上,曹文轩先生发言以一句“为了自由而写作”结尾,多少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甚至比那些领奖台上光辉的特等奖更坚定。因为热爱,所以坚定,因为坚定,所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来日方长,多年以后,我会站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谈笑风生地道出曾经这段并不算成功的故事。
回武汉的动车上我终于读完了《刀锋》,这一本陪伴我度过赛前最挣扎时期的书,让我和这本书的结局一样,于平淡中见到了生命的光芒。
正如《刀锋》卷首引用印度教《迦托·奥义书》中的话:
“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相信追寻的路上苦难诚可贵,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无惧风雨兼程。
又如《刀锋》中一句使我记忆犹新的话:
“我要走遍世上的每一条路,经历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初心不忘,便来日方长。
2018.5.5
前路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