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心理现象,身在当下,心未必然,既然心理冲突源自过去与未来想象的非真实事件,那么就可以主动进入过去与未来那个时间点,选择更好处理模式,结果往往会更有效。
很多时候,遇到困惑或者痛苦时候,会得到安慰“过段时间就好了”。比如老人家会告诉说,年轻最绝望时自己老妈劝说,要耐心些,等孩子们长大就好了,用农村最通俗话说,就是“井靠淘,人靠熬”。
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木已成舟,可是时间流逝再回顾过往,此时此刻感受很可能不同于彼时彼刻,感受不同也就意味着解释当时事情的方式不同。这就是说,事情不能改变,但是可以改变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
还有很多时候,当时不理解,不明白,不接受,随着时间过去,经历增多,也就是变得释然。据调查,老年人患有人际交往恐惧症的,几乎没有,可见时间会让某些严重心理问题变得轻微甚至消失,这也是时间的魅力。
因此我们常常说,时间是最好的心理咨询大师,时间会治愈我们的心灵创伤。这样说如同上面例子,当然有很大实用性,就好比失恋的人,当时痛苦欲绝很正常,时间过后看淡甚至笑看自己也是正常的。
那么,时间真的是治愈伤痛的最好良药吗?
当然要区分情况,即便我们承认时间是最好的咨询师,也不意味着就要被动等待,甚至需要漫长的时间来自愈疗伤。毕竟相对于短暂人生,花费太久时间疗伤这太残酷了。因此我们就要恰当利用时间的心理特性,来缩短疗伤时长。
站在时间的角度看我们遇到的心理困惑,其实就是当下与过于或者当下与未来的矛盾冲突,表现为抑郁或焦虑。抑郁就是当下对于过去的“放不下",是基于当下对过去的建构,表现为痛苦的记忆。而焦虑则是当下对于未来的“想得美”,是基于当下对未来的建构,表现为恐惧的想象。
很多时候我们看似活在当下,其实心理却活在过去或者未来,就好比看着好好一个苹果,内心可能散发着莫名滋味,其实这个心理问题根源就是心理冲突,基于时间基础上的心理冲突。
心病需要心医,我们看看那些借用时间心理属性来咨询应对的例子。
一个复读参加高考的孩子,三摸考试后想在家里多呆几天,家长焦虑的忍受不了,因为目标就是考进本科线,认为“学习一般般,去学校多学一天是一天啊”。处理时候简单问一句话,“万一这次孩子考试不理想,只能读专科,能接受吗?”孩子表示能接受。把时间拉到未来高考后,心理上时间就到达未来,敢于面对最差预期,这时候家长尤其孩子的焦虑就得以充分缓解,而家长再多焦虑也是自找。事实证明,孩子最终高考成绩远超原本期望。
接受最差预期,意味着接受不确定性,心里石头落地,担心考不好的心理冲突得以解决。
一个在某公司刚上班不久的学生,总感觉背后被人指点是找关系进来的,认为对同事很好可是不被接受。从人际交往方面处理,回忆亲子互动模式,找到过去典型事件,看到自己处理关系总是苛求完美,唯恐出错,怕大人不高兴,而后试着引导犯错时候如何度过的,是否并没有引起严重后果,事实上还有处理关系良好的经历,“方法就在例外中”。接受习惯维持关系的辛苦,放下掩盖面具,坦然面对现实,尝试新行为,事实上并没有想象的糟糕。
时间就是心理现象,身在当下,心未必然,既然心理冲突源自过去与未来想象的非真实事件,那么就可以主动进入过去与未来那个时间点,选择更好处理模式,结果往往会更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