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IT软件开发人员,工作中遇到的项目主要是围绕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项目软件整个过程特定在应用层,为了解决特定范围的用户需求,从无到有,从产品定于,项目立项,到上线运营。我们的需求方是产品部门,最常用的项目文档是产品原型和产品设计PRD,数据库设计文档,软件详细说明书,项目接口文档几部分。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项目的参与和管理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点:
需求明确
产品需求方确定项目参与人员,通过部门间会议进行产品需求宣讲,最终确定需求范围,通过产品PRD和原型确认输出
操作规范
这里的操作规范旨在专业化,标准化的输出产品文档,主要包括产品PRD和原型,PRD具体明确与否,原型流程清晰,细节到位程度,直接影响部门间的沟通效率,和产品开发推进速度。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主要由开发人员完成,并沟通上报至产品部门。
对于需求的可行性,需要项目开发人员在实际开发前进行详细的评估和确定。每个功能点的完成度是否能够完全满足产品PRD和原型的要求,需要有明确定论。我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仔细核对产品PRD说明书,不能满足的点说明原因,沟通到位。仔细分析核对PRD功能点是需求分析的重要一步,否则项目需求不明确,需要沟通的点,开发时间延迟,功能完成度不匹配这些风险都会在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来,更为严重的是很可能这些风险点回由开发人员承担责任后自行消化。
核对功能点是量化开发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之后我做的工作是WBS任务分解,确定项目开发任务和主要时间节点及截止日。以WBS的拆分原则,每个功能点需要量化时间和工作量,并有具体的负责人和输出物为导向。在我看来,功能点的时间评估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一般来说,我会在常规评估基础上增加缓冲时间,比如总共会是120%的时间。
合理使用项目管理工具
项目管理工具贯穿整个项目开发周期,主要任务和是记录项目执行各个阶段的输出物,提高工作效率,约束各方权利和职责。项目各方具体的沟通事宜,细节确认,变更维护,功能调整,文案更改都需要使用管理工具归档,以备查看。 以上都可能引起项目时间延迟,这些归档备案即时项目延迟的原因,是项目总结时说辞和证据。
我使用过的项目管理工具包括worktile,remind,jira等。从功能上讲,各有侧重,每种项目管理工具都有项目管理理论作为支撑,比如worktile和jira都在倡导敏捷项目开发,前者规范化的引导用户将项目进行分阶段进行,然后每个阶段切分为可执行的单个任务,并赋予关注人和时间节点作为约束。后者在项目管理者SM,产品利益者,开发者等几个角色沟通中,执行需求中的sprint版本,而sprint版本最终通过story切分,关联任务,技术改造,缺陷等进行执行。
story切分,任务执行等都可以量化任务实施者的工作量和消耗时间,是项目时间管理和回归总结的有力参考。
风险控制
工作中遇到常见的风险就是时间延迟,不能按时交付开发输出物。
整体总结
我认为项目管理是一份统筹安排的工作
项目负责人应该对项目有控制力。控制力我以人员控制,时间控制和成本控制为三个维度来总结。人员控制就是知人善任,相信团队,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
时间控制就是对项目的输出时间负责,需要做到定时check项目进度,通过每日站会,日报及时解决项目开发遇到的问题,上下级,部门间的沟通要顺畅。
成本管理主要指抠需求,通过制度,流程,文档表格,来约束需求方减少需求变更次数,降低需求变更带来的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