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机器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机器人远比人类精确,但是人类最大的可能是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但是人类的潜意识却总是趋于数十万年积累下的本能,及时享乐、短期满足,如何有效的利用潜意识,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1、如果将人脑比作电脑,那么大脑的内存有限,每天能处理的工作量有限,这是我们数十万年积累所致,人类天生不喜欢学习和思考,因为这事及其耗能,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最主要的是生存,基因自我设计就是耗能,使得我们贪图享受。
我们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大脑的主动性呢?
需要消除认知模糊,整理事物的优先级,先做最重要的事,利用排序来统筹安排脑力资源,抽象的脑力活动可视化优先去做最耗能的事。
提升思考力或者说提升认知的途径就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去解决困难,而不是徘徊在舒适区,来回折腾,却反问社会,我为什么没有进步。
2、大脑的带宽有限,无法同时处理多项事物,导致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往往不愿意思考,选择默默忍受,认为忍受困苦,困苦就会过去,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
研究发现,大脑同时能处理的最多4件事,而不是以前的7件事,考虑的变量越少决策的效率越高,这需要我们学会分类归纳,尽量把事物分类少于4类,提高效率;即使是哈佛高材生,如果让他们同时处理两件事,做的程度也不好于八岁小孩,这个就需要熟能生巧,将一件事变为基础操作,做事3次以上就会变成基底核操作,无需动脑,例如一开始学车很困难,但是熟练后就很轻松,因为开车已经变成了你的行为习惯 。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及其符合人类的天性,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宁愿默默忍受苦难也不愿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而人们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回避痛苦,并不会解决问题,而会让承受痛苦变为一种潜意识,等到以后再遇到类似事件,人们就只会去默默承受,而再也不会思考解决的办法,其边界会无限放大。
其实,真正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小的多。人们害怕、逃避的原因不在于事情有多难,而是人们的想象模糊,自己把自己吓住了,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占据了身心,使人无法发挥正常的水平,导致做事结果可能比想象的更糟,因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墨菲定律,你越不想面对的结果越是会出现,从而你证明了你的理论,活成了你想象中的那个自己。其实,别人能做到的,你肯定能做到,等到真正做过之后,会发现其实很简单,熟能生巧,不断查漏补缺,进行优化,最后你甚至会比这个行业的专家都要厉害,这就是人类的生存根本,专研的精神,动物靠本能,人类靠学习,真正的潜力股。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角色,就是一个纸老虎,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直视它,勇敢的面对它,你会取得你想要的好成绩。
3、一切最终都要付诸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即使你想清楚了,鼓起勇气去面对了,但最后你没去做,可能你有千万条理由,但是你仍然无法改变自己。人类就是这样,面对不确定性会不自觉地逃避,因为这是我们的天性,在我们还是原始人的时候,看到草丛在动就会产生很强的应激心理,防范里面有老虎或者狗熊等危险动物,为了生存,基因将这些写进了我们的身体里,所以我们要想付诸行动还必须制定明确清晰的目标,不要小嘘这一步,这样会大大节省大脑的能耗,让我选择那些比较烧脑的项目,而放弃那些及时享乐、无意义的事。
最好是让自己处于一条单行道,而且没的选择,这样你就逼着自己无路可走了,只能按照自己设定好的道路走下去,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自己。
但是压力不要过大,人脑的表现水平是一个倒U曲线,适当的压力下,压力越大效果越好,但压力过大后反而适得其反,学习效果会大大倒退,学会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状腺素会产生紧迫感,一种是让我们产生适当的产生紧迫感;多巴胺,学会及时满足来满足大脑,培养兴趣 ,一张一弛,两项结合,促使我们真正的行动起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达成自己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