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笔法演变的另一动机
"席地而坐"、"窗明几净"这些词语产生时,中国人还没有使用桌椅。确切地说,有毛笔以来的七千年,起码五千五百年是坐在地上,后来也只是坐在床上、榻上的。
中国古人的坐,是两膝着地,脚掌朝上,屁股落在脚踝上。如今的日本人、朝鲜人仍这样坐。当时的床榻上亦如是坐。到南北朝胡床、胡椅引进,才有了垂足坐。我们现在去日本、韩国,坐不惯,其实他们是学的我们老祖宗的。
最早的椅子可以在敦煌笔画中看到。当时,只是在少数贵族、僧侣中使用,尚未普及。唐"席地而坐"向垂足坐的过渡时期,但还是局限于上层。直到宋代,桌、椅、凳才真正普及到广大老百姓。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依据。
西晋永宁二年的青釉双坐书写瓷俑,1958年在湖南长沙出土。两佣对坐,中间为长方形几,上面放置着砚台、笔与笔架。一俑似手捧几块板,这样的板明显是"牍"。古时的牍为薄木板所做,一尺左右,故为"尺牍"。另一俑则左右持一尺牍,右手执笔做书写状,正是阅读时的姿势。
这说明,当时的几并不作书写时肘、腕的支撑和依托,仅用来置放器物与文具。两瓷俑证明了西晋人的书写姿势,也证明了长达几千年都是在手臂,手腕无依托的情况下用此种姿势书写。
在北方,除了用桌子,炕上还沿用了几:炕桌,却是盘腿而坐。古人的"坐",自有榻、椅以来,已经失传了一千年。
第一次在博物馆见到竹简上的蝇头小字时,颇为惊讶,竹简宽不过一厘米,有的只有七八毫米。奇怪的是,如此小字,笔笔流畅、顺滑,无一笔颤抖、迟滞。鉴历史年代,书写姿势无疑与西晋瓷俑同。
我们不妨席地而坐,以无依托的方式,做西晋瓷俑的姿势,用不转笔与转笔各一试,结果自然分明:
不转笔:靠提按用笔,笔尖承受的力太大,因此把握吃力,不稳,易抖,且滞慢。正因为是左手持简牍或纸,附垫不能绝对稳定,笔尖的用力会使笔毫散开,影响速度与美观。
转笔:集力于手指捻转,使笔尖的力分散,易控制笔画粗细,令其圆转光滑,且行笔快速。
由此可见,为右臂、右手依托的状态设想一种最方便、最科学的用笔手法,也正是古人"笔法"萌芽的动机。
大胆的推理
除了人的生理功能的充分发挥之外,人类的生活起居、日用工具的每一次改变,客观地对书法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向于便利、快捷,趋向于实用、完美的不断追求,也会与书法同步。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我们不妨大胆地想:中国汉字字体发展的终止,会不会与此有关呢?
是手艺,就有实在之处,具体之处。手艺人必备工具,亦最讲究工具。就工具,就工具的使用,手艺人就可以琢磨,切磋半天。
笔杆的直径
现存最早的毛笔出土于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和1975年湖北云梦线睡虎地秦国墓。笔杆的直径都只有0.4厘米左右,就像中粗的毛线针,比起现在的小楷毛笔要细上许多。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
其实道理十分简单:战国至西汉早期的细笔杆,在拇指侧可以转上三圈。运笔时,笔迹必然呈弧线,正如篆书的线条。由此看来,书体的形成完全可能是因为毛笔的特性所致。古时,能用来书写的材料很少,不外乎是些树皮,骨块,平整的面积非常狭小,要多记录些事,必尽量将字写得细小。笔杆越细,转起来,写出的字必然越小。再则,执笔的高低也至关重要。执笔越低,支点越近,字亦越小。这是非常普通的道理。因此"古来无大字"事出有因,亦是生理的自然。
西汉是篆书与隶书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笔是兼用于篆与隶的,0.3~0.7厘米。东汉是楷书形成发展的时期。以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笔杆都保持这个直径尺寸:0.6~0.7厘米。
笔画趋向于方直,是从字形上看。但从笔上看,由于手拿,附垫不稳定,若笔杆在直径0.4厘米左右时,笔毫一接触简牍或纸面,便要立即转笔,使力均匀分散,呈曲线,且不易控制字形。所以古人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往往笔笔断开,一个字经过多次转笔发力,目的是线条流畅、用笔稳定且容易控制字形。我们从出土的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多次转笔发力的现象。
若笔杆在0.6厘米到0.7厘米时,笔在手中最稳当妥帖,转笔可出方直线,可改均匀发力为集中于笔头上迅猛发力至尽,或是力至收尾时再进行下一周转笔的准备,古人似有形象的比喻,称这两种典型的发力为"悬针"和"垂露"。
就好比花样滑冰:此力,乃毋却车力。物理上称作"加速过程"和"惯性力"作用。发力即产生加速度,提高速度。所以,这样的发力,速度迅猛而准确到位。在有大量公务要记录下来,又无打字工具的时代,既司以加快书写速度,又能整齐美观。
书上也有描述,苏东坡用"水上撑船"来比喻,甚是形象。
这种用笔法则,就是"楷则"-------楷模的法则。
倘若笔杆直径在1厘米以上,就只能转一圈多 一点点,带来的线条更趋平滑方正。原因是:拇指的上端指节长度至多只有3厘米左右,且具骨节,笔杆在手指中转的圈数越多,线条越曲折多变;相反,减少圈数,笔画越平直,可写大些的字。所以,唐代以后的毛笔,有些就笔杆加粗。难怪传说唐代书家柳公权向笔工诸葛氏求笔,诸葛氏将当年王羲之常用的笔相赠,柳氏却不适用。
如果笔杆再粗至直径1.5厘米以上,转起来就显得吃力,笔易滑落。
这也可以理解古人,为什么要那样费工,将大笔做成下粗上细漏斗似的"斗笔",其实是要保持一根能转动自如的笔杆。
笔毫的长短软硬
先秦至汉的笔毫皆为兔毫,是兔箭毫,是指秋季狡兔脊背上的两溜硬毛,也叫紫毫。毫硬则挺,挺则有弹性,有弹性才适合于转笔。东汉蔡邕在《笔赋》中曰:"睢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书者",汉代诸郡纷纷献上等兔毫以供宫廷之用。但是兔毫易秃,不耐用,又稀有,秦以后就用鹿毫。鹿毫性能与兔毫相近,且不易写秃。世传钟繇、张芝用鼠须,想必也属硬挺一类。
连云港博物馆一对笔毫分别长2.3厘米、3.2厘米,末端均用线死死缠了两道,而栽入笔杆的笔毫却分别深达0.9厘米、1.1厘米。活生生,分明是黑色的紫毫,经过漫漫两千年,却依旧柔韧坚挺,毫端尖细。
可见就是用此笔所写。这是我见到的保存最好、最具说服力的笔毫。
紫毫柔韧坚挺,毫端尖细,才能书写很小的字。将笔毫末端缠紧,栽入笔杆深达三分之一的毫,不仅吸墨多,可一次写许多个字,且使笔毫更加稳固坚挺。
魏晋制笔,仍续汉代。晋傅元《笔赋》说"简修毫之奇兔"。
到唐代,许多动物的毛都用来做毫,如麝、狸、马、鼠、狐、鸡以及人的胎发。尽管如此,兔毫仍然是首选,保持着正宗。兔毫所制的紫毫笔,选料精细,制作讲究,当时价值如金,成为"贡品",大受文人墨客赞扬。
宋代书家大抵仍用兔毫笔。黄山谷,苏东坡推崇的"诸葛笔",主要以兔毫中紫毫为主,紫毫就是兔毫中的上乘之作。
狼毫还是清代从朝鲜传入的,我们现在倒是普遍地在用。
据史料,晋代崔豹《古今注》称蒙恬笔"鹿毛为柱,羊毫为被",想必就是兼毫。鹿毫较硬,作为笔心,起挺的作用,外面裹一层较软的羊毫,软硬兼施,既尖健又洪润,目的是像王羲之《笔经》所说的,能够"直中绳,勾中钩,方圆中规矩",方为"妙笔"。
可见,在晋代以前,毛笔的制作就已经很考究了。这与汉字发展趋向于平直、美观、规范是同步的。换言之,笔毫挺健无疑是与人类书写,无依托的条件息息相关。古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精微,挥运之际,全赖笔毫相称"。
以兔毫为宗的毛笔历史持续了很久,唐末五代,才出现了"散卓笔",是纯羊毫做成,最大的不同是无笔心,即无硬豪作柱,较软,当然不是当年毛笔的主流。
当我注意到"唐末五代"四字,不由心里一喜。"散卓笔"出现的时期正是出现桌椅的时期。有桌椅,臂、肘、腕都有了依托,自然不太需要用硬毫笔心作依托,软的羊毫笔就应运而生了。到了宋代,距史料记载,"散卓笔"颇为流行。是不是很巧,在宋代,桌椅普及了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