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6世纪末世界上最早的银行“威尼斯银行”诞生时,存贷业务是坐在“板凳”上办理的;几经衍变,400多年后的今天,完全无网点的互联网银行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全球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已到“三十而立”之年,而中国互联网银行则刚走过第五年。曾经,互联网银行颠覆传统银行的声音不绝于耳;如今,全球互联网银行发展则显示出殊途同归的意味,形成了传统银行开设的直销银行和独立新设的互联网银行两大类,而百信银行作为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显得十分特殊。
不同于大部分民营银行的股东以民企为主,百信银行则由股份行控股,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整体独立、市场化经营。实际上,这是一项源于顶层设计的创新,也是监管在新型银行领域开辟的一块“试验田”。
研究百信银行的发展模式,我们发现,面对互联网银行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成立仅一年多,但百信银行已经探索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差异化新路——打造AI驱动的数字普惠银行。
获客优势渐显,用户突破2100万
近日,中信银行披露2019年半年报,轻金融从与百信银行相关的数据中,试图找到一些答案:
1、客户量迅猛增长。2018年6月,百信银行服务客户数为400万;到2018年10月客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2019年5月超过1800万,2019年6月突破2188万户;
2、 AUM快速增长。客户数的猛增证明了获客能力,而客户服务能力则体现在AUM上。2019年,百信银行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AUM增长规模就超过了2018年全年。这一数据足以说明百信银行发展势头迅猛;
3、客户下沉,服务更精准客群。百信银行的用户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客户占比超过70%,三线(含)以下城市客户占比50%左右,月收入1万元以下客户占比75%,还有10万多人是纳入国家精准扶贫范围的贫困户,30%的客户此前从来没有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信贷服务。
近日中信银行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百信银行总资产442亿元,贷款余额362亿元,其中,小微属性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百信银行用户总数突破2188万户,上半年用户数大幅增加近1000万户;实现营业净收入13.59亿元,净利润0.55亿元,开业一年多时间实现了首次盈利。
面对强者如云的互联网银行对手,百信银行如何在一年多的时间突围?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是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百信银行由中信银行和百度两大巨头联合持股。一方面,中信银行的雄厚实力,保证了充足的资本金来源,同时,中信银行总资产超过6万亿,个人客户管理资产突破2万亿,为百信银行触达大量客户提供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百度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百信银行注入了互联网基因,提升了创新活力。在客户挖掘方面,百信银行融入到百度各类生态场景,提升客户流量转化和实现客户下沉。
2019年上半年,百信银行着力建设金融生态圈,在两家股东之间进行有效链接,打通中信和百度的场景生态。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综合运营能力等核心能力稳步提升,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运营机制上,作为独立法人银行,百信银行在组织架构上更加扁平化、决策速度更快、薪酬水平市场化,在同行业具备强劲的竞争力。
在客户定位上,百信银行采取的是B端与C端并驾齐驱的策略,“依托智能科技,发展普惠金融”。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小微用户,只要是需要普惠金融服务的群体,就是他们的目标客户。
作为国内第一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的银行,百信银行更像一家科技公司。轻金融发现,在AI、场景、产品等方面,百信银行构建了自身的差异化发展模式。
超高科技投入,打造AI Bank
走近百信,会发现科技与AI深入了百信的基因中,数据显示,2018年百信银行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重在15%以上,科技投入占总投入比例在2018年也达到了50%,预计这一占比在2019年和2020年将会达到55%和60%。
从人员占比看,百信银行的科技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重非常高。2019年近65%,今后仍有规划持续提高。
这样的资源投入力度,是传统银行难以企及的。即便是互联网银行,难度也不小。强大的科技投入,帮百信锤炼出了出色的科技竞争力,能更好的适配未来业务发展态势和整个行业的变化趋势。
而高投入带来的回报是实实在在的:百信银行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是国内银行业中首家获此认定的国有控股银行;已提交专利申请21个,获得国家专利6个,并已获得38项软件著作权,数据总量超过500T。
外界更为关心的是,百信银行的AI究竟有何不同,近日,百信银行副首席信息官于浩瀚曾就此表示,百信银行正在依托金融科技打造AI驱动的数字普惠银行,即用户可以经由语音等交互形式,通过智能手环、智能音箱、智能手机等多终端触达不同场景,并将金融服务以API化的方式嵌入场景,通过风控和画像等体系,为用户提供主动、智能、无感化的金融服务。
为实现这一目标,百信银行打造智能应用、敏捷交付与多渠道快速投放等核心能力,通过IBA技术架构与AI应用创作平台,使智能银行拥有“像人一样交互、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三大方面的能力,无缝衔接金融服务与场景,目前已实现了智能服务在金融业务、办公等多个场景落地。
“O+O、B+B”逻辑:先场景,后金融
对于没有线下网点的互联网银行而言,早期获客至关重要。
百信银行通过“O+O、B+B”战略,和大流量、高频交易的场景去合作,实现了快速获客,同时积极与场景共建生态。这也是百信银行常常提及的“场景在前、金融在后”。
这一战略的背后是百信银行希望成为场景生态和金融机构的连接器、路由器,让两边的“齿轮”有效对齐、转动起来。
在左侧,百信银行采用B+B模式,连接B端大流量和小B场景生态;右侧连接各类金融机构,相互赋能。最终,面向C端用户,提供更便捷、无摩擦的金融服务。
2018年,百信银行发布了开放银行平台“智融Inside”,目前该平台已经开放了超过350+API接口,对接了80多家平台,接入速度也从最初的1~2周缩短到了5分钟。
与爱奇艺合作的“零钱Plus”,是一个典型的百信银行开放银行案例:用户在爱奇艺场景内,就可以通过零钱plus获得更加便捷的金融增值服务和会员权益,爱奇艺可以因此获取更多的价值会员,百信银行则获得了客户与存款,实现三方多赢。
在开放时代,任何一个机构都没有办法垄断生态,百信银行在行业首次提出“开放银行+”生态策略,目标是连接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各类场景生态伙伴,搭建一个完全开放的智能金融生态圈。
百信银行面向生态搭建了AI驱动的开放银行平台,满足不同场景的个性化需求。而支撑这个能力的实现,是百信银行构建了弹性开源的金融云平台、灵动智能的开放金融服务平台和敏捷开放的场景创新平台。
随着百信银行逐步构建起金融科技实力,它正在将这些能力封装,通过开放银行平台赋能到银行业。百信银行的目标是成为“无处不在的智能普惠银行”,通过与这些场景共建生态,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
截至目前,百信银行已经落地电商、内容、租房、出行、新消费、产业互联网等六大类场景的合作。这有助于提高行业理解和用户洞察,极大地增强了普惠金融渗透能力,也初步建立了生态影响力。
互联网银行的未来
互联网银行的未来在哪里?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又后劲十足的道路,需要互联网银行去构建自身的差异化护城河。
一是金融科技能力是根本。谁对金融科技核心能力投入更多、把握更早,谁就更有机会成为行业头部机构。
二是敏捷的组织反应能力。金融科技如何更加的行之有效,体制机制的灵活性非常关键。百信银行的探索值得关注,各业务条线事业部都拥有科技团队,业务科技一体化,以便科技与业务更好融合,同时强势科技能力输出则由金融科技部门一力承担。
三是开放的心态与能力。“生态共建”是今年金融科技和银行业都在角力的,互联网银行更具有开放的基因,因此更容易形成能力开放与共建,有助于快速抢占市场。
当然,细节决定成败。当金融无处不在,互联网银行的战场还在于对细节的把握。百信银行突出重围,前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