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在育儿育己的道路上,一定都或多或少的会遇见一些问题,有亲子沟通的、有家庭关系的、有孩子学习成绩的、有孩子习惯问题的、有隔代养育的、有家庭事业的平衡的......
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存在,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教育本是很私密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讲?是因为教育本身的主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绝无一样的家长、一样的孩子,所以家庭组合也会不一样,出现的问题也会不一样。
所以,我不是太倡导大家读各种育儿书,上各种课过后,就全部照搬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为教育本身的个性化,应该因材施教,家长应该学会把所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用你和你家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
虽然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不一样的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我在咨询中每次都会遇到的问题,每一位家长在评价自己孩子时都会提到的,那便是孩子拖拉磨机。
孩子做事拖拉,起床慢悠悠,写作业边玩边写……
提起孩子的磨蹭拖拉,你一定有无数的话想抱怨。可越催,孩子越拖,有时候逼急了选择武力来解决,结果却并没有好转,孩子的磨蹭劲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我之前有一组咨询家庭,爸爸是自己创建公司,做的非常红火,妈妈也是一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女儿8岁,二年级。妈妈为了孩子的学业发展辞职在家全职带娃,每次咨询都会抱怨女儿各种磨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其实这个女儿很乖巧,只是父母把自己在职场的掌控感用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永远不知道自己该干嘛。我们在给孩子进行帮扶训练的时候发现,其实孩子不是说拖拉磨机,而是她永远不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
妈妈总会说,快吃饭,吃完练习钢琴。练习钢琴的时候,妈妈就去做各种自己的家务事。妈妈的家务事做完后,就让孩子去读绘本......孩子就是一直按照妈妈的节奏和安排去做事情,当孩子满足不了妈妈的节奏时,妈妈就会对孩子进行贴标签。
当成年人用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去安排一位小自己二十几岁的孩子时,我想世上每一位孩子都会被贴上拖拉磨叽的标签,不是你的孩子,而是所有孩子。
所以,如果孩子有我们看来的“拖拉磨叽”的这种表现,千万不要急着给孩子贴上磨蹭的标签,而是学会去了解孩子磨蹭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第一,缺乏时间观念。
对低龄的孩子来说,他真的不知道大人说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3岁的孩子,时间观念刚开始发展。6岁的孩子其实对时间的概念还是很模糊,你根本无法用1小时、3分钟、5秒这些规定时间去训练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因为他们没办法理解这段时间有多长。一直到8岁左右,孩子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做事需要有时间观念。
有一个例子,妈妈要送5岁的孩子和奶奶去动物园,然后赶着去开9点的公司会议。孩子在门口慢吞吞穿鞋,魔术贴粘好又一遍遍撕开,然后又说要去厕所拉臭臭。
妈妈急得团团转,不停大声喊他“快点,快点!”而孩子坐在马桶上不紧不慢地回答“为什么要快?我们去早了,说不定那些动物还没吃早饭,不肯出来呢!”让人哭笑不得。
像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孩子,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的时候,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从3岁到7岁,孩子的大脑一直在发育,脑容量不断增加,神经元链接不断增加,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做到对父母提出的要求快速反应。
第二,孩子爱磨蹭,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有时候,如果按照孩子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做事速度可能不会那么慢。但就是因为大人催孩子催得太紧,孩子一紧张就会手忙脚乱,手忙脚乱的后果就是频频出错。
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还可能因为家长过多地唠叨和反复的催促引发“超限效应”,导致孩子产生逆反情绪,使原本能够顺利完成的事情变得难以完成。
“超限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效应,指个体受刺激过多或者被刺激作用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关于超限效应,还有一个典故: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典故。
在他参加的一次捐款活动中,牧师进行了演讲。开始的时候,马克·吐温认为牧师讲得很好,就打算捐款。但是,过了十几分钟,牧师还在讲,他开始觉得不耐烦了,于是决定捐点零钱就算了。
结果,牧师仍然在讲,马克·吐温终于忍无可忍,决定不再捐款。最后,当牧师冗长的演讲终于结束并开始募捐时,他已经非常生气,非但没有捐款,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再举一个例子,小朋友从幼儿园回来,刚进门,妈妈就大喊“快去洗手,外面脏死了!”孩子刚走到卫生间,妈妈又尖叫一声“怎么不换鞋呢,快去换鞋!”孩子又跑着去脱鞋,朋友又去拽孩子的衣服“全是土,快点脱下来!”最后,孩子又气又急,衣服没脱,手也没洗,赌气钻进自己的小屋里。
妈妈又要抱怨“这孩子又磨蹭又不听话,真不好管……”
其实,这哪里是孩子的问题呢,明明是大人督促太多,操心太多,完全扰乱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节奏。这个年龄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无法一次性接收两个以上的要求指令,否则思维就会被打乱,手忙脚乱,容易出错,更不要说计划性、条理性和时间观念。
所以,比起总是对孩子喊“你快点”、“你赶紧的”、“还有5分钟”,倒不如给孩子一点自主管理时间的权利,即便第一次的结果没那么好,但是至少他明白了做事磨蹭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也会渐渐懂得自主管理时间。
曾经有统计对1300名学生进行调查,让孩子们说出最厌恶父母身上的种种行为,“父母的催促和唠叨”高居第三。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思维被拉扯,生活被支配,又不敢反抗,只能不主动、不配合、不妥协,也就是磨蹭。
家长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模式,避免因过度刺激而引发亲子关系中的超限效应,切断“培养”孩子拖延症的根源。
第三,父母喜欢对孩子的一切“一手包办”;
可以说,许多孩子懒散、磨蹭、拖延都是父母一手带出来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书中说,“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人。”
很多孩子已经不小了,一家人还拿他当小宝宝一样伺候。每天收拾书包、穿衣服、背书包、穿鞋子......本来孩子都能自己做的事,全家都替他做了。大人还无奈地说“没办法啊,早晨的时间太紧张了,他又磨磨蹭蹭的干不好!”
从一开始的孩子磨蹭被催促、被责骂,到后来父母为节约时间一手包办,慢慢的就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反正我也做不好,反正做不好会被骂,那还不如不做”。这也会渐渐让孩子做事没有时间观念,因为他们根本都没有做事的机会,哪来时间观念。
美国一所中学有个规定:不允许家长帮孩子把忘在家里的午餐、课本、作业、运动鞋等物品带到学校,就是要让孩子们自己承担责任,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第四,父母不信任孩子,会让磨蹭更糟糕。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破窗效应,这个心理学实验是这样的:研究人员找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一个条件很好的小区里,一辆停在一个条件特别差不太安全的小区里。然后他把停在“差小区”的车的车牌给摘掉了,还把这辆车的顶棚打开。结果呢,不出几个小时,那辆车就不见了,而那个“好小区”的车还在。
你可能会想,这有啥奇怪,两个小区治安不同嘛。但是下一步实验是,他们把停在“好小区”的那辆车,用一个榔头把玻璃上砸了一个大洞。我们再看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对这辆车的态度开始莫名其妙不一样了,好多人在经过这辆车的时候都忍不住会踢一下,或者再破坏一下、再砸一下,最后这辆车被弄得破败不堪,不仅如此,甚至几个小时后这辆车也被偷了。
因此就有了这个心理学的“破窗效应”:如果有一样东西遭到了破坏,而这个破坏没有得到修复,其他人会受到前面那些破坏行为的纵容和示范,去模仿这些破坏行为。
很多父母在觉得孩子动作慢的时候,会说:“你看你这个磨蹭劲儿,跟你爸一模一样!”这句话向孩子传递了一个消极的暗示信息“你就是一个天生磨蹭的孩子,再努力也没办法改变。”
“我对你没信心,我不监视你做事,你就不能按时完成!”被父母贴上这种标签的孩子,很难体验到快乐、积极的情绪,做事就会更磨蹭、懒散,他心里的想法是“是啊,你看,我就是这么慢。” 恶性循环就这么造成了,破窗效应会让问题扩大化。
知道了孩子磨蹭的原因,我们父母要怎么做呢?
首先,家长要学会稳定自身状态,避免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孩子尚未成年,在情绪状态上会受到来自家长的影响。家长如果能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状态,就能为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
如果家长处于焦虑状态,孩子会受家长的影响而焦虑,甚至更为严重。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知觉、规律作息,养成习惯。0-6岁是孩子习惯培养黄金期,父母有不可推卸的引导责任。但注意是引导,而不是督促与苛责。
其次,制定计划表。一张切合自身的日常生活计划表,是改变孩子拖延症的一剂良药。
计划表要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计划表需要让孩子自己来做,不能是父母制定,孩子只是执行者;第二,从实际出发,有实际效果;第三,时间安排不能太紧凑,要给孩子留出自主的时间;第四,每天的计划表要回顾,完成后让孩子签字,增加仪式感。第四,有计划就一定会要回顾和复盘,父母要做的教会孩子自己做计划,但是在过程中要学会提醒和引导孩子复盘总结,有总结才会有进步。
所以很多家长说我们做了计划了,总结了,但是孩子还是不执行,那是因为我们只做到了前半部分,而没有做后半部分。
再次,学会放手,留给孩子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放手不意味着放弃,而是让孩子走出舒适区,学会独立,独立不但根治孩子的拖延,还能点亮孩子的整个人生。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才能萌发责任感,责任感能促使孩子刻不容缓去做该做的事。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在教育女儿时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女儿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去朋友家玩一会,可以吗?“
斯特娜夫人回答说:“没问题,但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你知道我们下午还要一起去看电影。”
女儿开心地去找朋友玩了,可是,等约定时间过了半个小时,她才回来。斯特娜夫人没有发怒,只是平静地说:“时间来不及了,我们看电影的计划泡汤了,真遗憾!”女儿记住了这个教训,从此做什么事情总是很守时。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太磨蹭时,要给予他们适度的惩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自然后果,爸爸妈妈不是神,不能一直拿着魔法棒去给孩子们解决每一个问题,掩盖真相。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引领,对孩子的教育不追求一次见效。没有不会成长的孩子,只有不会引领的家长。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从成长和提升自己开始,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领者,让孩子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和行动力,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