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是陈洁,本书主要是针对0~6岁孩子的敏感期。是基于蒙台梭利九大敏感期而著,分别是:一、语言敏感期(0~6岁);二、感官敏感期(0~6岁);三、动作敏感期(0~6岁);四、细节敏感期(1.5~4岁);五、秩序敏感期(2~4岁);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七,八、书写与阅读敏感期(3.5~4.5岁)、(4.5~5.5岁);九、文化敏感期(6~9岁)。书中又把这九大敏感期分别进行了细分,收录了一些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加以说明与指导。这本书是作者写给孩子父母看的,不过,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做幼教的人也会一些有帮助和启发的。以下就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小的感悟。
在本书的前言中引用了蒙台梭利的话即:“经历着敏感期的孩子,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还说道“敏感期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还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同时还影响着他们心灵、人格的发展。因为每个孩子体内都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是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可以说是孩子赖以生存的秘密武器。在这种敏感性的推动下,孩子会满怀活力和激情地认识、探索周围的一切,并能轻松地掌握某种技能以及学会每件事情,从中不断积累经验和能力,只有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以后,他们才会失去兴趣。”
的确,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总是充满了无尽好奇和求知欲,对于一切细微的事物都是有着超乎成人的关注。就拿每天出去早上的户外早操来说,每天在早操开始之前,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蹲着,目不转睛的“寻宝”,专心到以至于我走进他们身边时,他们都是毫无察觉的,而每当这时,我都会轻拍他们几下提醒他们该做早操了,可当他们抬头看到我时会把自己寻到的“宝物”展示给我看,像是在给我分享他们的重大发现似的,而这些“宝物”通常都是一些贴贴纸、小珠子、小皮筋、小蚂蚁、小石头什么的,可在孩子们的眼中却如同稀世珍宝般那样珍贵,爱不释手。这是孩子细节的敏感期到了。引用书中所说即:对细小的东西非常敏感。而且,越是微小的东西越能引起他的兴趣。蚂蚁、石子、豆子、野花等微小的东西,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无比神奇,且又充满乐趣的,有时孩子还会用两个手指头来捏起它们。如果这个时期被某种因素耽搁之后,它的发生时期还有可能会推后。因此保护好孩子的敏感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书中也给出了一些游戏方案与指导。如:小小袋子装落叶、漂亮的石头、豆子大餐、毛线,头发能画画。这些培养专注和发展观察力的游戏,一岁半到四岁是孩子细节敏感期,就如书中所说:孩子的内心世界很独特,父母要知道,对小东西的格外注意其实也就是他观察能力发展的开端。因此,父母要有耐心,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观察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身为教师也更要耐心地加以引导。
下面就来说说语言敏感期,我想先从自己小时候开始说起。在我小时候,我也不记得是几岁的时候,因为小时候我对于自己年龄很是模糊,约摸是七八岁的时候吧,我就像个小鸟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记得有一次我不停的问我外婆问题,刚开始时,外婆是很耐心的回答我,可实在是受不了我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轰炸,她最后不耐烦的说:再这样唠叨,我就打你!(实际上外婆从未打过我)吓得我立马闭嘴,以至有些许阴影,我到现在都不怎么敢问别人问题,导致我经常犯错。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结束孩子的问题,我建议各位父母还是不要有这种做法,还是尽可能的加以引导,如:我也不知道,我们不如一起去查找资料来找寻答案。或者是你觉得是该什么样子呢?你是怎么想的呢?请说一说,引导孩子学会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提问题。书中还提到喜欢重复语言,进行语言模仿。这在我班孩子身上有所发现,每当我刚说完,下一秒就会有几个孩子立马重复一遍,每当这时我都会笑问他们:“你学干嘛我说话呀?”他们都会不好意思的笑笑。还有关于发现“诅咒”的力量,经常“诅咒”,书中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发现有些话说出来能让人产生很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个发现会令他喜悦不已,于是他就会不断地重复说这句话,其实,孩子之所以以说粗话、脏话为乐,就是因为父母对此太过关注和震惊,于是让孩子更加感受到诅咒语言的神奇,更喜欢去说这样的话。案例(2)中妈妈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发现孩子到了“诅咒”敏感期时,对孩子的“恶劣”行为不予理睬,还发动家人全体无视他的“诅咒”,结果,孩子觉得这样的游戏索然无味,不好玩了,几个月后,这个敏感期自然就度过了。不过,当发现孩子进入“诅咒”敏感期时,父母就要注意孩子所处的语言环境,例如,是否经常出现类似的粗话、脏话,同时还要以身作则,杜绝粗话、脏话,给孩子创造一个纯净的语言环境。书中给出了讲述故事并续编故事等方式进行引导。还有关于“口吃”的现象,有时孩子是因为好玩,但更多的时候是由于孩子的语言没有跟上大脑,对此,书中指出:孩子2岁左右时,只能说200来个词;到3岁的时候,词汇会猛增到900个;到4岁的时候,词汇能增加到1600个左右,语言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和他人比较随意地交谈。然而,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仍处于流畅表达的初期,想说的话并不能很容易地表达出来。一方面,是由于孩子还无法迅速选择与他的想法相匹配的词汇;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希望能用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但实际上,孩子的语言储备无法跟上他们思想的发展速度,这就导致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出现“脱节”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外显,就是孩子“口吃”的表现。
准确地说,“口吃”其实是一种心理恐惧症,因此,在发现孩子“口吃”时,父母一定不要讥笑或斥责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慢慢说,放低对孩子的要求,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温馨的语言环境,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书中给出的游戏方案是:鹦鹉学舌、一起背儿歌、跟妈妈一起读故事。还有哭闹,书中说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这个时期的敏感期班上的一名孩子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每当他无法满足他的不合理需求时,他总是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每每这时我们都会进行引导,告诉他有什么事情好好说,哭泣是没用的,同时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原因,刚开始时,他是不怎么听的,后来经过我们一遍一遍地说,耐心的引导,虽然现在还会偶尔哭闹,但相比于之前来说,已经好太多了,至少他会听,至少他愿意说,至少他不再哭闹不止了,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才有效,可以说基本上度过了哭泣敏感期吧!
最后就以这本书封面上的话来结束本次的感悟:“了解敏感期,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可理喻;发现敏感期,不做伤孩子心的糊涂家长;抓住敏感期,快乐玩亲子游戏。”
《捕捉儿童敏感期-专家教你玩游戏》之细节敏感期和语言敏感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