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博士屯
行车四小时,波士顿到了。
几日来郊野驾乘,进了波士顿城区,车慢慢多了起来,城市的气息慢慢弥漫在眼前。攻略里介绍,波士顿中心区150多万人,但有70多万住在郊外,早晚交通潮汐明显。波士顿是东部不多的IT产业集聚区,大部分IT人士和精英选择郊外租住。刚好,我们的到来,恰巧与归程的车流一起,感受回家的路。
租住的民宿在波士顿郊区,在波士顿-奥本戴尔,一个很IT的小镇,也是一个中产聚集的街区。房东,是一个细心的印度后裔,提前准备好了车位给我们。不过房间是地下室,类似《北京人在纽约》里王启明的初来咋到,这次主角换成了王崇嘉。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中产聚居的街区,每个房子都是独栋的别墅,财务自由,可以透过各家的庭院花园看出端倪。每家的别墅各具风格、花园也有着个性的打造,错落有致、宁静婉约。
几处围栏,爬出菜苗藤,顺势可以瞥见yeld的果园菜蔬。通常,这是是华裔的家庭。这里,果蔬农园取代灯笼与对联,成为华裔家庭的名片。即使园子不大,也精耕细作,桃树、西红柿、小白菜成了标配彩墨;偶尔跑出的小孩,后面再跟着小跑、并喊着慢点跑的老人。菜园和老幼,白描出华裔家庭的生息轮廓。
这样的街区,夜色已近,丝毫没有担心。比起大帅想打街头篮球,敢走进街角嘻哈文化的专卖店(所谓的精品店),文化认同的取向差异,实际刻画的是代沟。我们更想通过这样的街区的徜徉,畅想孩子日后的生活。
接下来三天,会陆续访学几所大学。更多的是传统的公立、私立大学,波士顿,是美东大学比较集中的城市,纪念这样的行程,我起的名字是“博士屯游历”。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WPI,又一座菩提学院
今天来访的家长和学子很多,宣讲与tour是例行公事。访学路径围绕着一条环道展开,从访客中心,历经图书馆、实验室、科研楼、宿舍区游走一圈,再回到访客中心。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校园新老建筑的对话,还是用朴素的红砖来转译校风。志愿者还是耐心宣讲,但我们俩家长基本没听懂几句,只有暗下决心回去学好一门外语了。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今天面试的时间比较紧,我们实际上没有走完全部访学路线,便匆匆走向教研室陪同孩子面试。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这所学校不如罗村大学的排位,大帅反而更喜欢。孩子的心思揣摩不透啊,或许吸引大帅的是篮球球场吗?从广场到球场到俱乐部到队旗,都有山羊的logo。学校的吉祥物是一只山羊?有什么故事不知道,倒是每个角落都有logo的存在,和拉法叶特学院一样,用吉祥物诠释一种大学文化。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午餐,选择校外的一家海鲜餐厅,波士顿,肯定要吃上一回龙虾的。旁桌,是一个小留学生的母亲在用餐。她的孩子在这里读初中,同为母亲,和陈老师聊开了留学的焦虑。中年陪读的落寞、以及升学压力,成了一味调料,添加进龙虾大餐里。估计是寂寞,遇见同胞、她娓娓道来不想停下。这里读初中、高中,升入大学也不是容易的。而且,高昂的学费、公学教育更为苛刻的管理,让大洋彼岸的家人更加牵挂、陪伴的家长更为纠结。她夸赞大帅的出色,目前的成绩,已经可以申请不错的大学了,而她还要几年的煎熬。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本来几天行程里开牙祭的一道大菜,在同胞的闲谈中,龙虾没了,味道没记住。只是记得美式海鲜,基本是冰爽加点色拉,少了酱油的调鲜、芥末的刺激。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这顿饭,吃的不是海鲜,而是清醒,我们庆幸没有更早的把孩子送过来,免去了牵绊,多了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温馨。
08-博士屯,美东的翰林之旅糟糕一点,是与同胞的热聊中,忘记给了小费就散去了。本来还想精准扶贫呢,对不住服务员小黑哥的微笑,内疚中,wpi挥手作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