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暴雨似的大水漫灌,常常是只湿了地皮,却无法真正解决田野里旱情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式教育,很多时候效果不好,还觉得自己很委屈,我的教学经验很多,我的讲解已经如火纯青,我对教材的了解把握无可挑剔,我的教学语言千锤百炼,我恰到好处的精心设计百里挑一,我把握重点难点的能力等等都无可挑剔。可是为什学生们却依然一问三不知,对于所学知识常常恍如隔世,或者仿佛听天书。
学生确实有问题,他们年龄小,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他们理解的速度慢,或者他们整天坐在那里几乎一动不动,早就对走马灯似的老师的讲课麻木了。一个班级50人左右,如果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老师每节课提问的人数毕竟是有限的,况且那些思维活跃,积极举手的同学通常不是问题同学。最令人担心的是坐在那里,一声不吱,好像是在学习,其实什么也没有学会的同学。
就算是听课注意力集中的班级,老师也会常常连续点出三四个,对刚讲过知识一无所知的同学。对听课效率低下的班级,常常刚刚讲解过的一个小问题,老师可能会连续点出十多个回答不上来的同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影响是有极限的,尽管可以提高老师的素质,尽管可以最大化的师生交流,但是那种能力是有极限的,不是可以包治百病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应该想到调整教育方法了,可以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这种还给不是放任无组织无纪律的,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内驱力,要注意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力,从而大大增加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表现的机会,用这个方式真正实现人本教育。
可以设置每小组一名同学抢答,可以找同学总结评议,并且及时表扬抢答好,或者概括总结好的同学,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和成功的快乐。可以每小组分好任务互补互助轮流给全班讲题,在这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种能力。对于重要知识点,一定要注意师生互动正面战场,和生生互动侧面战场相辅相承,要让课堂灵动起来,要让每个同学都有主人翁意识,要让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自己的思维的进化。
流水不腐,灵动在流。孤木难成林,聚方成气象。丛林树高,高因竞起。所以要想消除学之惰性,就要在动,聚,竞三方面下功夫。逐渐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光有师生互动远远不够,一定要有生生互动,还要有生生竞争。
您好,如果感到文章还有点行,请点个赞再走,最好还请在评区刷点简言,让四季能眺望见您惊鸿的一鸣。以心换心,福德往来。
作者的话:我是四季的眺望
原创是我的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