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奇怪的律师禹英雨》 ,应该有不少人都被安利过这部今年出来的高分韩剧,一个患自闭症的天才少女,如何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律师的治愈系故事。女主扮演者朴恩彬的演技也绝对出彩,可爱、笨拙、敏感与本身的干练、勇敢融合,非常值得一看。
前面的剧集也都十分精彩,但真正触动到我的一个点,是最近刚看到的第九集的案子。讲述一个自封为儿童解放军总司令的成年人,进入自己母亲经营的补习班,带走了一车小学生长达四小时,最终被拘捕的事情。
案情也不复杂,无非是受到鸡娃教育的成年人,看着正在承受鸡娃教育的下一代,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只能剑走偏锋,把孩子拐走带去山里玩了几个小时,而且自诩正义的故事。
这确实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确实是个好题材,但其实最无可奈何的一点是,这样的私人行为确实没有什么用,除了给少数几个孩子留下一个美好回忆之外,于现实没有任何用处。
最后即将要获刑的嫌疑人说,希望孩子们不要觉得去玩一趟的代价就是要坐牢,还发表了十分正义的一段话:

他说得对不对?
对。
但反面:孩子的教育能等吗?
是不是同样也不能?
这就是这些送孩子去补习班的父母的核心理论。
其实这一集里暴露的问题核心是:孩子的时间被无限压榨给了学习和补习班,因次导致的身体健康【缺觉、长不高、体力差】和心理健康【无玩乐的高压状态容易诱发各种问题】。
这样的问题会因为嫌疑人这样的行为就得到解决吗?
并不会。
我们知道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
那么造成鸡娃严重的问题核心是什么:想在越发狭窄的上升通道里让孩子们出人头地。
这些送孩子们进去补习班的父母,会更改看法吗?
不会。
因为正如嫌弃人所说:想在充满不安的生活中,找到一条通往快乐的路,已经为时已晚了。
鸡娃的父母找不到自己通往快乐的路,势必要导致他们鸡娃。
而这些孩子的未来也终将继续辗转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想要彻底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父母。
不少人大约都听过这样的话,在大部分家长带着孩子去做心理咨询的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们发现,其实更需要做咨询的反而是父母。
但这个案子中,嫌疑人的行为会引导父母们反思,以致改变吗?
不会。
为什么?
力度不够。
唯一会反思的只有嫌疑人的母亲,因为她确确实实地知道,自己的教育存在问题,导致儿子有了心理问题。
刀不到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疼。
所以这样理想又浪漫的事情,最终导致的结果,真的只有一个,嫌弃人自己坐牢。
他选择了一条自损一千,伤敌约等于零的道路。
想要彻底的解决问题,需要怎么做:大刀阔斧的改革,消除积弊。
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业,因为如何平衡快乐和教育,自古就是难题。
故事虽然发生在韩国,但其核心大约可以全世界互通吧。
想了想,一个不太靠谱的主意,嫌疑人其实更应该做的是举报,以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举报补习班,然而一个补习班倒下去,千千万万个补习班会站起来吧?
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