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读书笔记(9)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需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譬之树木,诚孝之心便是根,许多条件(孝亲的方式)便是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传习录·上·徐爱录》
譬如孝亲,时至今天,孝顺父母的方式可能会过时,但是孝顺的道理却是亘古不易的。就像阳明所说,“诚孝之心”才是本,具体怎么做都是“枝叶”。根不会变,但枝叶却可以常换常新,而且只要有根,就不怕没有树叶。 譬如忠君,“忠君”这种东西今天看来完全是扯淡。但是,如果在今天的语境下,可否将“忠君”理解为忠于职业道德和敬业?那么忠,既不是一种外在强加的道德规范,也不是一种基于尊卑等级秩序的无条件服从,而是一个人对自身职责的忠实履行,以及对心中道德法则的敬畏和坚守。这是人自己为自己立法,然后自己遵守,也正是这样人体现了他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贵与尊严。
在心学语境中,“心中的道德法则”就是天理,“心即理”。所以王阳明才会说“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真正的忠,真正的孝,真正的道德,真正的良心,都是由内而外的,它们并不因外在的掌声而建立,也不因外在的打击而消失。敬畏、坚守并履行这些,并不一定能带给我们财富、地位和名声。心中的道德法则或天理,也从未向我们承诺过快乐、幸福和成功。但是,如果没有对这些天理的敬畏和坚守,一个人就很难称其为人,一个社会也很难给它的成员带来真正的和谐稳定与幸福。 这些东西是我们生命的根,我们要把根留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