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基金投资:品种、配置与策略》
本书的作者胡新辉博士是我经常关注的一个基金定投公众号(@爱上定投)的作者。
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已经快两个月了,适逢出差,就带在身边作为理财读物。最近市场行情向好,之前一直定投的基金也开始有了不错的收益。适逢工作变动,出差的时间,工作之余也没有什么其他事情可做,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两遍,感触很多。
基金投资:品种、配置与策略02
开始构思这篇读书笔记到动笔的这段时间,市场发生了两件事:
一是,某基金公司发行了爆款基金,末日比例配售;二是,6月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关于海南的板块地股票今日便开花了,股民又哀叹追高了,追高了。
09:57 海南板块走低,海汽集团跌6%,海航基础、钧达股份、海南高速、海峡股份集体走弱。
工作两年的时间,业余时间大多数时候都用来研究各种理财、基金,有时候经常收到银行工作人员、证券工作人员的私信说XXX基金今天开始发行,末日比例配售。
其实我并不是他们的大客户,但是喜欢和他们交流,因此有什么好基金发行也会把资料发给我。
这两年我感触很深的是,快速募集大规模基金的现象一直不断出现,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募集超500亿的睿远基金,配售下来买到的金额少之又少。
确实,行业对优秀基金经理的发掘和追捧渐成风气,这样说也没错,除了规模较大带来的管理难度或者比例配售买的少不爽以外,我还是在这上面赚到了零花钱。
03
“市场开始奖励有些管理人”
确实有这个体会,散户炒股确实越来越不好做了,至少我很少在炒股上赚到钱。
但定投的基金收益都不错,至少没发生大额亏损。
不管市场如何,多学点基金知识是没错的,即使市场机制未必精确,但这不是开始,也不会结束。
有时候我也在想,这也许也是正确的吧。
就像一个餐馆,总是把食材、口味、服务放在第一位,怎么可能永远生意不好呢?
但是反过来一旦不注意食材、口味和服务了,生意能继续好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就这么简单的事,但是在金融这个行业里就很难说了。
如果关注新闻就知道,太多的管理人仅仅把这个行业当成了生意,都想赚到快钱,赚到50%、一倍、两倍的收益,快速把业绩做上来,但与开始的投资理念并不契合,甚至不惜关联交易。
它的确是生意,但是需要点情怀。
我在某个演讲上听到一段话:
“医院一定意义上是每个人一生特别重要的场所,大部分人的来去这个世界都在这里,大家的工作特别有意义、非常重要,但是从某个角度来看,管理金钱的工作可能更有意义、更重要”
“古语有云,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当我们把钱交给基金管理人时,选择的是一种信任,这种这种交付责任重大。
04
回到书中来,我根据作者书中的数据,做了一个更新:
下图是目前市场上现存的基金(6596只)比例分配:
图一不难看到,权益类基金占据了半壁江山。
“过去十几年,可以说是权益类基金失去的十年”
权益类基金规模从2007年10月的2.8万亿做到了去年的1.8万亿左右,更不用说当年全行业规模才3.3万亿,和银行的存款相比,零头都没有。
行业不努力?看上去不是,金融行业是高薪行业,包括我知道的很多金融从业的朋友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一年365天里200多天在路上。
业绩不够好?似乎也不是,我统计了截止到到2020年6月1日,偏股混合基金近一年年化平均收益率达到11.61%。近三年以来的平均收益是48%。
20年20倍的收益啊。
但是为什么很少听到多少赚钱的声音呢,就算投资者低调吧,可是现实摆在那里,规模不见了,投资者用脚投票了。
供给不够多?应该也不是。
我查了一下从2019年6月以来wind数据:
股票型基金
图二混合型基金
图三wind数据2020年6月发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1090只股票基金形成资产管理规模为13947亿,每只基金均12.79亿,如果这个值是30亿呢?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书里给出的答案是行业的销售行为出了问题。
这不仅仅是从事基金销售工作的问题,更是所有管理人、所有销售机构、所有相关高管的问题。
所以回到我们个人投资者上来,可以通过学习把选择权交到自己手上。
还是那句话,选择靠谱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管理人。
每次听到宣传语总在说“投资者利益至上”,但真正践行的有几人?
或者说大家都以为自己在践行,只是理解各有不同。
在高位的时候,有多少人告诉你不要追高。
在大多数人沉浸在舒适、兴奋的赚钱情绪中,谁会提醒你清醒呢?
当然,这里面的技术难度和可不可持续无法判断。
但是对比很多管理人在那个时点(牛市)唯规模至上的表现,天壤之别。
没有受过伤吗?肯定不是,我在基金上做的小本买卖也交了很多学费。
回头来看,坑都是牛市挖的(虽然不能现在说牛市来了)。
疯狂时刻出现的首发百亿基金的表现大多不堪。
05
书中提到:
“2002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为11.09%,而投资者实际获得为4.78%”,差距去了哪里?追涨杀跌啊,举个极端的例子,其实并不唯一,说是2015年有个权益基金年报显示,全年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2.52%,但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60.46%。怎么可能?其实当你知道它在当年最高单位净值在6月12日到过3.027元、最高收益率曾经达到过145%,而在两个多月以后的8月26日单位净值回落到1.282元,同时年初资产管理规模3.37亿,而二季度末是27.54亿,结果也就不奇怪了。
这本书,作者运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分类的、甚至归结到行为金融学的逻辑的阐述了他的重要观点——公募基金:被多数投资者搞砸的良好投资品种,其实何止投资者,这其中应该也少不了从业者自己。
书中也给出了好的解决方案:找一个好的基金顾问。
当然我更推荐那个专家是自己。
不要去相信银行给你推荐的基金,他们并不懂,连风险都没搞明白,就给你推荐原油宝,哭死了一大批投资者。
书中开篇相关复利的描述个人觉得超赞。
时间这个要素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当然,对我们的下一代可能更公平。
其实越是深入的了解投资时,我的认知来的晚了点。
但常听到的那句话特别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有两个,一是十年前,二是现在”。
书中有关心理账户、短期排名、定投有很多作者的真知灼见,很多地方感同身受,非常认同。
最后部分的七十个问题我特别喜欢,虽然并不是同意每一个答案,但是这些问题的思考我看书时也会尝试回答一下,然后对照,也会有新的体会。
看完这本书,结合自己的体会,投资基金真心不简单。
多看书,多学习,多武装自己,在理财这条道路上,做好配置,选好管理人,相信他,并且用合适的方法投资。
这本书读起来像是写给从业人员的书籍,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读完之后收获也很大,买基金也是筛选基金的过程,能选出好基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最后,选好赛道,
只需要付1.5%的手续费,付鹏博也会为你打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木槿时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