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个视频:
一个叫王莹莹的女孩在交社保时,发现她已交了16年社保了。
当然,这不是她交的,而是完全冒用她身份信息的一个女教师交的。
由此,又牵扯出了一个冒名顶替,改变人生轨迹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不想妄加评论。因为,大多数时候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
在我从事的教育工作中,我就知道有好几个老师都是冒名顶替上班的。
有的终生使用别人的信息,有关系硬的,后来把信息变成自己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有一部分考生考上大学后,录取学校和自己的理想学校差距太大,于是就放弃现在的大学,继续复课,争取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于是,有人就钻了这样的空子,寻找这样的学生,以低价买入考上学生的学籍,然后寻找买主,高价卖出,买卖市场由此滋生。
对于想要复课的学生来说,不想上的学校卖出去还能得到不菲的钱来支撑继续上学。
对于买家来说,买到大学名额可以有了保证一辈子生活的铁饭碗。(我们那时候国家基本上包分配)
这样一举两得的美事,何乐而不为呢?大凡通过这种途径冒名顶替的事情,基本上双方相安无事。
虽然上班后,冒名顶替的身份逐渐被同事知晓,只要他与同事之间没有切身的利益之争,谁也不会揭晓他的假冒身份。
凡是暴露出来的,一定是当事人不知道。所以,一旦通过某种途径知晓后,内心当然是愤怒的。
若当事人生活无忧,可能对这件事弱化。若是一生贫困潦倒,为了生活辗转反侧,颠沛流离,在得知本来属于自己幸福的人生被别人复制时,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
不信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冠县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真假王莹莹事件”,就可以体会当事人的心情了。
其实,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因为考的学校不是心仪的理想学校,我不甘心,有过不想去的念头,为此还在高中学校复读了几天。
复读期间,有一个老师找过我,说是帮我把我不想上的学校卖出去,给我四千块钱作为报酬。
我把这件事告诉我妈后,我妈坚决不同意,说人家考不上的,买着还要上呢!你考上了,为啥不上?一次次劝我不要再复读了,还是上去吧。
同学知道后,也是拿例子劝我:谁谁复课,还没有当初考的好呢!还说以后可能不包分配了,考上了就赶紧上去吧。
我是个没有主见的人,经不住我妈和几个同学的劝说,就结束了复课,上了我不喜欢的大学。当然也有了我一辈子稳定的教学工作。
选择是一瞬间的事情,当然善恶也是一瞬间的事情。自古以来,考场舞弊,冒名顶替的事情屡禁不止,只要有买方,就一定会私生市场。
但只要不危害其他人的利益,只要不被曝光,很多部门还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