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如果最近你身边的女同事忽而精神涣散忽而打满鸡血,没准并不是因为生理期,而是她的孩子面临幼升小……
又到了升学的季节,各路妈妈们开始了东奔西走的日子,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关系,发挥一切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一所好学校。
02
▲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已经被批驳无数次了,各路给孩子“减负”的行政命令也喊了几十年。但事实上我只看到升学压力越来越重。
我是个八零后,在我们那一代,升学的压力基本集中在高考,哪怕精神更紧张一些的,会从中考就开始拼搏。但真实未见幼升小就挤破头的现象。
03
▲
现如今,幼升小的压力空前巨大,如果你身边有那么两个孩子面临幼升小的妈妈,那我保管你最近能见到她们身心俱疲地玩命抗争。
与谁抗争?与背负着升学压力的孩子、与宠溺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择优录取”的各个“优质学校”、与可预见的竞争愈发激励的整个社会抗争着!
不得不说这些妈妈们无比伟大,平时上班忙的焦头烂额,回家还要带着孩子奔赴各个补习班,什么钢琴、舞蹈、英语、思维、表演、围棋、游泳、跆拳道……周转归来再继续挑灯夜战,陪读陪练。
04
▲
前段时间,一篇《写在幼升小失利之后:多年以后,请你自己还击!》刷爆了家长圈。文中写的虽是一个刻苦努力,懂事听话的孩子,但背后却是站着一位不分昼夜、劳心劳力的母亲。
家长这样在背后猛推着孩子向前真的有用吗?也许吧,如果你对PISA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好消息是上海的孩子们在评测中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
05
▲
这或许真的是如今这种教育模式的胜利,毕竟中国教育体制下那种“唯高分论”的应试教育模式一直为人所诟病,而PISA虽然也算是个考试项目,但它考的并不是学生的应试能力,死记硬背基本无效,靠的是数学和阅读理解的实际水平,且试题内容独立于各国的文化。
而常常被我们列为标杆的美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们成绩就糟糕多了,所以美国家长们其实也很焦虑。
06
▲
但是别高兴的太早了,就像人们常常对于“起跑线理论”的驳斥那样,人生百年,成功与否看的并不只是十来岁时获得的成就。
事实上,有历时更长的研究表明,中国人,或者扩大一些范围,亚裔的孩子虽然在学校成绩斐然——甚至事实上更聪明,但许多人在离开学校后却显得无所适从。他们会学习、懂研究,却不明白怎样成为一个带领别人学习、研究、做项目的人,最终要么选择继续读书考学位,要么沦落为高级打工仔。
07
▲
其实现在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让我有看人种田的观感:一个村庄里大家都在种小麦,一户农家突发奇想,种起了大豆,因为独家供应,所以发了笔小财。村庄里的其他农户见此,纷纷效仿,都种起了大豆,然而因为供大于求,第二年大豆的价格变得很低,农户们都蚀了本。
我愿意做那个种豆子的人,即使面对一些不确定性,我也不愿意牺牲兜兜的童年。我和兜兜妈商量过一件事,我们会给兜兜最大的选择权,若是兜兜自己愿意去奋斗、去拼搏、去考名校,我们自然全力支持,若非如此,那我们择校的标准只有一条——离!家!近!
08
▲
这么说似乎很不负责,但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
我同事有位朋友,她的孩子被一所上海知名的,入取率比中新股还低的小学录取了,但路途遥远,每天往返要花上近两个小时。在我看来这就很不值得——这两小时用来做什么不好?要拿来花在路上。何况6、7岁的孩子显然不可能独立跑这么远的路,苦的又是几位老人家,再碰上个风吹日晒的极端天气,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体会了。
也许我的观点并不是那么主流,所幸我也并不期待自己的思想成为主流,我希望多年后兜兜回忆起的是那个万圣节扮演恐龙逗他的爸爸,而不是横眉立目押着他去补习班的爸爸。
你挤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没准我就走通了呢?让孩子们二十年后再见。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