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
如“安全感”。非常非常多的青少年学生在孩童时期是跟着爷爷奶奶成长的,他们没有享受到来自父母的真正的亲密(依恋)关系,缺失安全感。温尼科特说过“妈妈是宝宝的唯一需要”,父母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人物,孩子偏偏就缺失了这种需要。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往往父母又有时间陪伴孩子了,但太迟了。这就导致学生在心理问题发作后,既需要父母又抗拒父母。爱与恨的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
再如“重要性”。在孩童时期,有了关于“自尊”的情感体验。父母的强制性管束、独断专行式决策及盲目打击式教育等,都可能导致孩子低自尊,觉得自己并不重要,可有可无。与同伴关系的疏离,也可能导致孩童的自我评价低。
如果青少年学生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或父母关系相当不融洽的家庭,“需要”可能会缺失。而在孩童时期综合起来的“需要”缺失,在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发过程中浮现,又充当了心理动力因素。
“羞耻”
在孩童时期可能有令人感到“羞耻”的经历。这段经历,在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发过程中浮现,充当了重要的心理动力因素。
“爱”
如果说“羞耻”是令人厌恶的、恨的,那么“爱”可能是令人喜欢的、渴望的。意味着过去曾对某个人的爱,但是这种爱是不被允许的。于是产生了心理冲突。这段经历,在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发过程中浮现,也充当了重要心理动力因素。
“恨”
在孩童时需要的缺失,及成长过程中对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的不满,都可能成为“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