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我们大多数人都佩服他的军事天才,在中国人的心中就是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方面,尤其是《隆中对》堪称蜀汉建国的战略规划,《前出师表》更是尽显赤诚之心,感人泪下。
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典范。
说到这,您一定想起了三个字,叫做《诫子书》,而你知道《诫子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
诸葛亮在他46岁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儿子,取名瞻,字思远,诸葛亮希望儿子“志存高远”。在古代46岁得子,绝对是老来得子,诸葛亮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可是,当时诸葛亮一直忙于国事,四处征战,跟儿子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对儿子的教育就常常是通过书信来进行。
公元234年,54岁的诸葛亮重病在五丈原的军营里,回想自己一生为了蜀国的事业是鞠躬尽瘁,日夜操劳。此时他预感自己时日不多,而日夜牵挂的儿子诸葛瞻才年仅八岁。对于儿子,诸葛亮是既喜爱又担忧,于是他支撑起虚弱的身体,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著名的《诫子书》,文章只有短短八十六个字,却是字字珠玑,句句智慧。
在文章的开篇诸葛亮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认为,君子之行,应具备静的心态,俭的品行,静能修身,致远、广才、成学,俭能养德、明志。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在治学上只有戒淫慢才能去险躁才能陶冶品性,如果不能珍惜时光,岁月与意志似水易逝,终将落魄、于世无济、苦守穷舍,后悔莫及。
短短八十六个字,一颗父亲慈祥的爱心是鲜活可见,短短八十六个字,一种参透人生的智慧也跃然纸上。最可贵的是,他要求儿子的,自己全部做到了。因此《诫子书》不仅仅是他对儿子的嘱托,更是他一生的总结,也是后人修身立志的行为准则和精神的财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天马行知”,破解教育难题,同孩子一起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