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阴符经》第十二篇:屏蔽垃圾信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黄帝阴符经》第十二篇:屏蔽垃圾信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作者: 七贤庄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0:28 被阅读31次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双目失明之人,不视光色,专一于耳,听觉反而灵敏;

    两耳失聪之人,不闻音声,专一于目,视觉反而君敏。

    杜绝其他的干扰,专心用于一处,便可得到平时用兵十倍的效力。

    如果反复不断地专一用心,则可以得到用兵百万的效力。

    这一小节总结起来可以用两个词语概括,第一,“转化”,第二,“专注”瞽者善听,聋者善视,这就是一个转化,人的能量是平衡的,你封闭了一个能量的消耗,另外一个地方就会变得越加的强大,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看到很多的盲人,听力一定是比普通人好的,因为他们常年累月的依靠耳朵去接受外界的信息

    我们看到很多音乐会上,那些专注于欣赏音乐的人,很多都是双眼闭着,面露微笑地单独用耳朵去听,因为少了外界眼睛的刺激,他可以更纯粹的分别这个音乐里的高低起伏,还有演奏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如何眼睛边看演奏者,边去听,那就会受到眼睛的干扰

    在音乐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里,就把这一点发挥出来了,导师刚开始不去看选手长得什么样,穿着,打扮,高矮,胖瘦,美丑,都没有分别,专注的就只是声音的本身,这就是要去达到“绝利一源,用师十倍”的境界

    杜绝一个感官的利,把心用在一源上,这样出来的效果当然是“用师十倍”

    西方有句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

    我们这里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里我们还要在说明下,人生的困难并不仅仅是局限于眼睛,耳朵,也不是说把耳朵塞住,把眼睛蒙住就可以“用师十倍”,关键在与人的心能不能转化这样的苦难,作为前进的力量,否则,眼睛失明自暴自弃的人也不在少数,遇到苦难完全沦落的也是比比皆是

    公元1079年的冬天,北风格外的寒冷,在北宋都城汴京的御史台里,关押着一个人,月光从狭窄的窗口透进来,似乎增添了一些牢狱里浪漫,关押这这里的人叫做苏轼

    被抓到这里之前,他刚刚上任湖州知州,在这里写了一片感谢皇上的信,叫做《湖州谢上表》,

    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我这人不会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年纪老了,不能做什么事情了,把我放到地方上,或许还来可以为人民做一些实事,

    当时朝廷里了开始了王安石变法,支持变法的一派被新党,而苏轼是反对急于变法的,所以为旧党,他在《谢上表》的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

    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为什么叫乌台,因为御史台里种满了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在这场牢狱之灾前苏轼一路都是顺风顺水,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21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哥哥一起去京城赶考,本来是想打打酱油的,没想到,得了个全国第二名,这其中有个故事,本来苏轼应该是第一名的

    当时主考官是北宋文坛大师级人物——-欧阳修,据说,科举考试是匿名答卷,考官只负责批改试卷,并不能看到是谁写得文章,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后,惊为天人,但是他转念又想到,“咦,写得这好,应该得第一名,但恐怕是我自己的弟子曾巩才能写出如此之文章吧,算了,不能让别人觉得我护短,给个第二名吧”

    没成想,这个文章的作者是苏轼,后来欧阳修感叹到,三十年之后,“没有人知道我欧阳修,只听得到苏子瞻的名声了呀”

    从科举考试全国亚军,仕途上一路高歌,到被暗无天日的关押在御史台里103天,苏轼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蜕变

    朝廷上,新党官员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当然,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在大家努力下,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受当地官员监视,关键是没有工资,不包吃住,这也就开启了苏轼的东坡生涯。

    来到黄州后,苏轼暂时借住在定慧寺里,每天参禅打坐,青灯古佛,晨钟暮鼓,好长时间都闭门不出,这是为啥呀?因为想不通啊,痛苦啊,想想一个人这四十多年的都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从小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孩子”的代表,怎么就落到这本田地了呢?

    整日整夜的思考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不过另外一个问题却浮现在了他的面前,啥?吃饭啊,被贬黄州,是没有工资,也不包吃住的,怎么办呢,

    苏轼托朋友给自己争取到了一块地,属于官府用地,不过现在没有征用,那一块地在黄州城的东面,一个小坡上,苏轼给它取了一个名字,东坡,从此苏轼也变成了苏东坡,在这里做出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

    苏轼从政为官期间三次遭贬谪,

    在黄州的四十五到五十岁,五年,

    在惠州的五十九到六十二岁, 三年,

    在儋州贬谪的六十三到六十六岁,四年!

    加起来也有十二年啊,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二年呢,他行遍人间崎岖路,尝尽酸甜苦辣情,历尽排挤、打击和屈辱。面对这残酷的命运,却始终挺直脊梁,笑看得失荣辱,用旷达之心铸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从这段黄州定慧寺的经历可以看出,苏轼与你我一样,也会有痛苦,也会有迷茫,但是他能够在痛苦与迷茫中找到自己的出路,而且,能够安然的接受和转化,这就是不简单的地方啊,他的乐观与豁达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开篇我们说了,两个词第一,“转化”,第二,“专注”,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专注吧

    什么叫做专注,——专气致柔,心注一处也,

    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河上公 注:“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应之而柔顺。” 

    晋 阮侃 《宅无吉凶摄生论》:“专气致柔;少私寡欲。”

    就是精神内守,让自己变得像婴儿一样的单纯和专一

    我们看看小孩的眼睛,是如此的清澈,好像是月亮,好像是大海,天真无邪,我们因为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想法,致使我们很多时候感觉到生活的艰难,其实真正生命应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司马迁在《史记》记载了一个李广射虎的故事:

    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便是描写这一情形

    一日,李广狩猎回来,已是夜幕降临时分,月色朦胧。这里怪石林立,荆棘丛生,蒿草随风摇曳,刷刷作响。行走间,突然发现草丛中有一黑影,形如虎, 似动非动。这时,李广拉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正中猎物,

    于是上前察看,不觉大吃一惊,原来所射并非一虎,而是虎形巨石。仔 细一看,箭头已入石。当时李广也不自信,自己居然可以射入石头内,于是又回到原处重射,比前更加用力,可是连射数箭,都没入石。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那边是专注,为什么呢?因为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啊,你走在路上这么大一只老虎,你手里拿着枪,你肯定是专心的瞄准它,用尽自己所有的专注力去对待老虎,肯定不会说想一下待会去哪里吃饭,吃火锅还是烧烤,放假又去哪里玩,等等

    因为此刻最重要是的保命,这便是专注到了极点,等知道,哦原来是一块石头啊,再重新去射,那就没有生命保障的焦虑,心中又给自己一个固定的模式,我要射入石头内,各种各样的想法出现在脑袋里,怎么可能再次射进去石头呢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不定当你再次射石头的时候,背后就真的潜伏着一只真的老虎。

    从前有个走钢索的人,他平时一个人的时候,走得特别的完美,可以从这个建筑,走到另一栋建筑,但是他只是一个业余爱好,并不是以为表演者,后来某天,有个人发现了他的这项优点,就告诉他可以带他去大城市表演,收入比他现在要高个几十倍

    他心动了,就跟着那个人去了,到了表演的那天,底下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他颤颤抖抖地走上钢索,一会看看左边,一会看看右边,心中开始焦虑了,走到快一半的时候他就掉了下来,因为他的心太分散了,更多的是去注意观众,而没有看到钢索

    心思散乱,而百病从生,精神内收,则百事皆成。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是这段小结的主旨

    放在今天就是让我们摒弃一些无所谓的信息垃圾

    当今网络发达,我们打开手机就会有无数的资讯自动弹过来,但是这些东西对你有用吗,刚刚刷了一个小时手机,里面的新闻你记住了多少,这些新闻对你的人生有什么作用,答案是几乎没有,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多的是信息垃圾的爆炸

    这是刚刚微博的今天热搜,代表了大部分网民关注的焦点,对你有什么用,买土鸡蛋,体重,这是什么?

    我们只有懂的了如何去杜绝这些垃圾,才会用师百倍,当今社会不用手机恐怕很难,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物都有两面性,就看你怎么利用,这就是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使用手机

    第一,被动,打开手机,各种新闻,资讯给你弹过来,你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接收状态,然后一条又一条的点击,每一条后面又跟着其他的猎奇新闻,使得你欲罢不能。

    第二,主动,打开手机,你有明确的目标,联系一个人,查找一个资料,购买一个物品,你只是清晰地奔着这个目标去

    当然更多的是这样的,你本来想去联系一个人或者查找一个资料,但是打开软件之后,就会有很多的信息弹出来,你不由自主的点击进去,然后又开始了无止境的浏览,这就需要我们时刻的观照自己了。

    屏蔽垃圾信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主动与被动,你怎么选择呢?

    唯一如此,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转化与专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阴符经》第十二篇:屏蔽垃圾信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k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