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求医问药过程中怎么判断疗效。
因为患者有时面临多种选择,可能碰到不同的医生,甚至同时看了中医和西医,这时患者、西医、中医三者会对同一现象产生完全不同的评价。我们用糖尿病来说明这种分歧。
很多2型糖尿病的患者是有症状的,比如,饥饿感强烈,身体疲乏,这是大部分糖尿病人都有的。西医治疗糖尿病,强调的是血糖保持正常。降糖药一吃,或者胰岛素一打,血糖就降下来了,降不下来加大剂量,也总能降下来,但是对糖尿病人的症状基本是没有改善。
这实际上已经是患者和西医之间的矛盾了。但是由于西医不断教育病人,糖尿病无法治愈,只要控制好血糖防止并发症产生就可以了,所以大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就只看血糖指标,不去管症状了
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是看机体是否恢复平衡。很多2型糖尿病人都有肥胖,脂肪肝或者内脏脂肪增多的现象。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血糖调节器官,就像长江边上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一样,可以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当人体血糖升高的时候,脏脏可以把血糖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也可以转化为脂肪储存。
虽然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肝脏并没有关系,但是,在肝脏还有调节血糖能力的时候,即使2型糖尿病已经发生,血糖也不会升高。这就如同即使长江上游下了很大的雨,长江水量怩很大了,但是只要翻阳湖和洞庭湖还能装水的时候,长江水就不会漫过堤坝。
所以根治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把肝脏调节血糖的能力恢复。在恢复这个功能的时候,就必须把脏脏淤积的过多的脂肪、糖原分解消耗掉。分解到哪里呢?分解成葡萄糖或者甘油三酯等,进入血液,然后运到全身,作为营养应用。这就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血糖不降反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倡西学中的时候,一些西学中专家从中医古籍中治疗消渴的方子里面筛选能够降血糖的中药,最后发现,治疗消渴的方子里常见的中药,很多都是升血糖的。这个研究最后放弃了。这就是西医和中医在疗效评价上的分歧。
所以要想评价中医的疗效,需要明白中医的治疗观的含义。
《黄帝内经》上说:“大要以平为期,此其治之之道也。”“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治病被称为调理,就是从这里来的。
中医治病就是调理机体平衡。根据机体平衡被破坏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调整,使平衡重新恢复,就是中医的治疗观,称之为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立足点不是病上,而是证上。辨证论治就是辨别人体状态偏离平衡的情况进行治疗,使之恢复到平衡状态。
中医治疗疾病的手段,其实和中医的病因一样,只要能影响机体平衡,都可以成为中医的治疗手段。能成为病因的,就可以成为治疗手段。同样,能成为治疗手段的,如果用不好 ,就是病因。所以,中医的治疗手段很多,可以说精不清。现在最常见的是中药和针灸。
中医的这种治疗观和西医的治疗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西医是无法解释的。比如,治疗伤寒阳明病,腹内有燥屎,病人出现高热、神智不清等比较危重的情况。中医治疗是用大承气汤泻下燥屎,病人就热退神清。中医认为这种泻下作用正是药物的治疗作用。但是,按照西医的观点,认为病人泻下是药物刺激胃肠导致的副作用。
所以说中医的治疗特色就是辨证论治,整体审查机体的阴阳平衡与否。
反观西医治疗,虽然在临床上,有思想有经验的西医医生也会考虑病人的整体状态来确定如何选择治疗方案,但是西医的治疗方案都是针对外来病因或者局部的异常的。
这种考虑也只是考虑病人整体的身体状态是否能承受这个方案,而不是病人的整个身体和正常的身体存在哪些区别,这是西医理论所导致的局限。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不同的。虽然在临床上,很多中医还是根据病人表现出来的局部异常来确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古籍中流传下来的有效的治疗方案都是古人在调整机体平衡的思路指导下制定的,局部异常只是机体出现某种失衡时的一种表现,这些有效的治疗方案是调整人体的失衡来达到消除局部异常的目的的。
最后我们看看中医治病,不是所有的正确治疗都是能让症状立即减轻,有的时候症状会加重,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本来没有的症状,这些在现在的中医界被称为排病反应。
排病反应肯定是有的,这个大家不要怀疑。比如《伤寒论》里的阳明里实证用大小承气汤,出现腹痛泄泻,是不是排病反应?下焦瘀血证用抵挡汤,出现腹痛下血,算不算排病反应?
所以排病反应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否认。有些中医,否认排病反应的存在,把这些情况按照西医的说法都归结到药物的毒副作用,说明他根本就不是真懂中医。
如果上述的腹痛泄泻和腹痛下血是药物的毒副作用,那在临床上是应该避免的,但是恰恰相反,中医在治疗这两种病的时候,是以此为疗效征验的,只有出现了这两种情况,才说明病去了。所以这跟西医所说的毒副作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但是一般人很难区分到底是治疗错误还是排病反应。
排病反应是怎么产生的?以前我们说过:症状实际是正邪相争的结果。症状越剧烈,说明正邪相争的越厉害。并不是症状越厉害病情就越重。没有症状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当正气已经完全失去抵抗力的时候,症状也会消失。当正确的治疗开始驱逐邪气的时候,药物引导正气和驱逐邪气,往往会出现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的现象。这就是排病反应。
一般来说,排病反应我总结有这么几种类型。
第一种,吃药以后,当药力达到一定程度,原有病灶突然症状反应激烈,这一般都是好现象。
药力推动正气去攻击病灶,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痛、胀、蚂蚁爬的感觉、跳动、痒等。
当症状剧烈的时候,感觉不到精神转好,但是症状一旦停下来,精神肯定比原来好,才能算是排病反应,否则,精神逐渐萎靡,就不要看成是排病反应了。如果是轻微的痒,蚂蚁爬啊,这类的,精神就是一直在转好。
第二类,原来没有症状的,突然出现症状,也必须是精神转好才是排病反应,否则不是。同样,如果其他的地方有隐疾的话,也会有反应。
这里有一个规律:如果症状出现的顺序是从中心到四边,那么这个就是正常的排病反应。如果是从四周往中心走,就肯定不是。
第三类,就是胃肠道反应。久病阳虚的人,如果补阳补气,往往会出现大泄的症状。这是人体阳气旺盛以后激发胃肠蠕动加快,寒湿之气排除的表现。只要越来越轻松,就一定是好事。
第四类,皮肤上的反应。吃药后出现皮肤病变,如湿疹加重或者出现湿疹,或者就是痒没有疹,手足胀,只要是由中心往四周走,都是好现象。不需要大惊小怪。
第五类,就是肺部的反应。最近有两个病人,吃完药以后,肺部开始咳痰,这也属于一种排病反应。
什么情况下出现这种反应呢?当肺部长期有病,肺部气血瘀滞,不容易出现咳嗽咳痰甚至病人感冒也不容易出现发烧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用药对路了,把肺部的气血活动了,病人就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的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排病反应。同样的,病人的精神状态会好。如果精神状态不转好,就不一定是排病反应了。
还有一个是西医检查指标的问题。很多病人在初始吃中药的时候指标都会升高,比如肝炎或者心肌炎的转氨酶,刚开始吃中药的时候肯定会或多或少的有升高。
为什么呢?因为血液中的转氨酶异常是因为肝细胞或者心肌细胞炎症坏死以后释放出来的,吃中药之前,这个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一般都不好,不能及时地把病变部位的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而西医抽血检测转氨酶不是直接穿刺病变部位,血液中的转氨酶和病变部位的转氨酶的含量会有差距。
当吃中药特别是对路的中药以后,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正常,病变部位存积的代谢垃圾都被清理出来,反倒是指标上升。很多病人包括很多医生,这个时候就慌了。病人一般就想换医生,认为医生知错了。
不明白的医生这个时候就开始抓狂,改变思路,最后把对的改成错的。千万不要因为指标的原因,放弃一个对路的治疗。这个时候只要精神转好,就要坚持,不要听人说三道四。一定要是精神转好才行。
但是病情痊愈的时候,指标一定是正常的。
如果一个中医对你说,你好了。一查指标,指标异常,肯定是没好。指标正常的不一定人正常,但是指标异常的人绝大部分肯定不正常。这个我以前讲过。因为西医指标都是统计数据,范围很大。
排病反应最后强调的两点:
一当用温阳药物的时候,病人出现口渴,乏力,大热等现象就肯定不是排病反应;
二当用清热药物的时候,病人出现发冷、腹泻、腹胀等情况也肯定不是排病反应。
前一段流行大量附子,很多人在用错药了病人出现不适的时候,还认为是排病反应,直到病人死亡也还不醒悟。再早的时候,治疗乙肝,用大量清热解毒药,最后病人脾胃阳气受损、发冷、腹泻,也说是排病反应,这些都是错误的。
普通人可以根据以上观点学会自己判断疗效。这次的课讲完了,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摘自邹时祯《什么是中医》一书以及中医纪元微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