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

读书笔记:《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

作者: 云水婷心_1016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19:37 被阅读0次

    第九章 不确定性降低理论

    不确定性降低理论也被称为初次互动理论,最早由查尔斯.伯杰和理查德.卡拉布里玆于1975年提出。他们提出这个理论来解释陌生人在第一次互动时如何使用传播来降低人们之间的不确定性。他们认为,当陌生人第一次相遇时,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从他们的传播中获得意义,提高预测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初次见面时有预测和解释对方行为的动机。

    预测可以被定义为在可能的范围内预知自己和对方行为的能力,对方的行为既包括他们自己的行为,也包括他们对我们可能采取的行为。

    解释指的是在一定关系中试图对过去行动的意义进行说明。

    这两个概念组成了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

    伯杰等人在这个理论的最新版本提出,在初次见面时,有两种不确定性:认知不确定性和行为不确定性。

    认知不确定性指的是与信念和态度相关的不确定性。

    行为不确定性指的是在一定情境下对行为的预测程度。

    一、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假设

    下面这些假设支撑着这个理论:

    1、人们在许多人际交往的场合会产生不确定性。

    2、不确定性是一种让人厌恶的状态,会产生认知压力。

    3、当陌生人见面时,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减少他们的不确定性或提高预测能力。

    4、人际传播是一个渐进过程,会经历数个阶段。

    5、人际传播是降低不确定性的主要手段。

    6、人们分享的信息数量和信息性质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7、人们的行为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测的。

    二、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公理

    公理1:在进入阶段,互动双方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随着陌生人之间语言传播的增加,在这一关系中的每一个互动者的不确定性都会降低。当不确定性进一步降低时,语言传播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公理2:当非语言表达的亲密性增加时,初次互动的不确定性就会降低。此外,不确定性降低会导致非语言表达的亲密性增加。

    公理3:高度的不确定性导致信息搜寻行为的增多。当不确定性降低后,信息搜寻行为也会减少。

    公理4:在人际关系中,高度的不确定性会降低传播内容的亲密性。低不确定性产生高亲密性。

    公理5:高不确定性造成相互作用频率增加。低不确定性造成相互作用频率降低。

    公理6:人们之间的相似性会降低不确定性,相反,差异性会增加不确定性。

    公理7:不确定程度的增加会减少喜爱程度,不确定程度的减少会增加喜爱程度。

    三、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发展

    (一)前提条件

    1、其他人具有提供奖励或惩罚的潜力。

    2、他人的行为与我们的期望不符

    3、个人对未来双方互动的期望

    (二)策略

    伯杰提出,人们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会使用三种策略:

    1、被动策略:通过暗中观察减少不确定性

    2、主动策略:通过间接接触减少不确定性

    3、互动策略:通过交谈减少不确定性

    (三)关系发展:超越初次见面

    马尔科姆.迫克斯和马拉.阿德尔曼研究了个人的社会网络后指出,这些第三方网络是获得约会对象信息的重要来源,他们指出,网络中的成员会对约会对象过去的行为和行为倾向做出评价。他们向当事人提供关于对方行为的现成的解释,或者帮助当事人印证自己的解释。他们的结论是,约会者与所在的社会网络沟通越多,他们的不确定性就会降低。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人们的不确定越低,他们与对方分手的可能性也越低

    除了把理论扩展到既有关系外,伯杰还在过去理论的基础上补充了八条公理和七条定理,这些公理提出,如果浪漫关系中的一方与另一方的社会网络发生互动,对另一方的不确定性就越低,而那些不与对方社会网络发生关系的人,结果就相反。因此,与社会网络的互动越多,不确定性就会越小。

    (四)跨文化语境

    伯杰指出,在不同的文化中,不确定会有差异,一些研究显示出文化因素在不确定性降低理论中的影响。

    古迪孔斯特和西田在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之间发现了不同。根据爱德华的理论,低语境文化指意义在符码或讯息中明确表示出来的文化,比如美国,德国和瑞士的文化就是低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推崇简单直接的表达。听者只需要根据说者用词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其意义。

    在高语境文化里,非语言讯息的作用尤为重要,讯息中的许多意义来自语境或被传播者内化的经验和规则。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文化是高语境文化的例子。这些文化推崇委婉的表达,为了理解通过非语言方式和文化背景暗示的意义,听者一般需要忽略大多数明示的符码。

    通过使用低语境和高语境文化理论,古迪孔斯特和西田发现,在低语境文化中通过交往的频率可以预测不确定性的减少,但是在高语境文化中却没有同样的规律。研究者发现,使用直接的沟通来降低不确定性一般发生在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中。在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一般使用更为间接的方式与对方沟通,当然,前提条件是对方也属于同一文化群体。根据这个研究,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会使用不同的传播方式来减少他们的不确定性。

    和不确定性降低相似的另一个概念是不确定性回避,它指的是对模糊情境的回避和逃避,换句话说,不确定性回避指的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

    (五)批评和总结

    对该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前提假设和它的有效性。

    一些研究者认为,该理论的主要前提假设有缺陷。迈克尔.森纳弗兰克指出,人们初次见面时,更主要的目标是关系结果的最大化。森纳弗兰克号召对不确定性降低理论做一些修改,在对初次见面进行理论描述时把结果预期考虑在内。这一概念被称为结果预期价值。

    第二个批评和它的有效性有关。有人指出公理3高不确定性导致信息搜寻行为增加有问题。

    除了这些不足以外,不确定性降低理论仍然是专门研究初次互动的唯一的传播理论。结合我们评价理论的标准,首先,这一理论非常具有启发性。比如不确定性降低理论既被应用于小群体研究,也被应用于大众传播研究,还被应用于以电脑为中介的传播。此外,该理论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表述非常简单,因此通过了简洁标准的检验。伯杰提出的定理是从公理中推导出来的在思维的逻辑方面具有进步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kb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