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帝国晚钟1644读书散文
帝国晚钟1644(一):袁崇焕

帝国晚钟1644(一):袁崇焕

作者: 南园_ | 来源:发表于2021-11-05 21:03 被阅读0次

    公元1644年是中国历史波谲云诡的一年。这一年,几个政权眼花缭乱的更迭,众多豪杰应接不暇的登场。作为超时空旁观者的我们,如今是不是可用更睿智的目光回眸这一切呢?好吧!聊且一试!

    依我看来,可以把袁崇焕当作这长歌大曲的引子或前奏。毕竟公元1644年之所以成为特殊的1644年。岂始作于1644年呢?那就从历史面目至今仍模糊的袁崇焕说起吧!从他的跌宕命运,再比看大明帝国的命运,管窥一番,来认知天下大势蕴藏的的偶然和必然。

    袁崇焕

    袁崇焕何许人呢?明朝崇祯初年的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这位曾在宁远城下,分别挫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一代名将。最后却被他所保卫的大明帝国凌迟处死,被他所保卫的京师民众争先啖肉。这历史上极其荒唐的一幕是怎么出现的呢?何至于此呢?

    据我看来,袁崇焕更像是一出大戏临时顶班的角,却被历史推上了最前台。他似乎并没有那种“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不世之才。他在宁远城下凭着坚城利炮,分别让风头正盛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一时触了霉头。这是袁崇焕第一次被历史匆忙推到了最前台。然而袁崇焕很快就在大明王朝内部的“党争”倾轧下罢官。当历史再次把袁崇焕推到历史最前台时,已是崇祯初年。那位性急的少年天子迫切想扭转乾坤。于是曾在辽东战场,颇有威名的袁崇焕得到启复,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

    当少年意气的崇祯帝平台召问:“辽东几时能平复”时?同样是意气正盛的袁崇焕,似乎脱口而出答道:“五年可平辽”。读史至此,有时我在想:这对慷慨陈词的大明君臣,当时是不是该问问人家皇太极呢?其实在袁崇焕的宁远大捷之前,明帝国对努尔哈赤的后金就只能招架了。也不知道这对明朝君臣,此时的迷之自信从何而来呢?更别说,一个更棘手的对手皇太极已初登历史舞台。此时的辽东局势已成沉疴痼疾,属于“吉人自有天相”的境地了。袁崇焕刚对少年皇帝说出:“五年可平辽”的豪言,估计他就有些许自悔了。如果这对君臣,有一方是政治睿智之人。这种片言之失,并不足坏大事。可性急求成的少年皇帝大概是当真的。而袁崇焕估计也不敢不当真的去做,否则随时被坐实“欺君之罪”这句“五年可平辽”的失言,大概是袁崇焕他日悲剧的第一道催命符吧。

    若与袁崇焕易地而处,已和性急的皇帝承诺了“五年可平辽”可一到辽东前线,却发现形势今非昔比,且棋逢劲敌。也不知道袁崇焕直面此等残酷现实时,内心是如何发凉的。可大言已出,总得补救吧!何况一向心气颇高的袁督师,估计也是相信事在人为的。怎么对付狡猾,凶悍,神一般的对手呢?人的正常思维无非是统一内部号令,且稳扎稳打,为此就得和对手虚与委蛇来争取时间。想必袁督师也不会例外。于是就看到了袁崇焕一边惩诛拥兵自重的军阀毛文龙;一边修城推进;一边又与皇太极所谓的“和谈”。可皇太极何许人也?能被你袁崇焕所愚弄?双方尔虞我诈的玩起了打打谈谈的把戏。可袁崇焕似乎忘记了他只是明朝的臣,而皇太极却是后金的君。皇太极能自主命运,而他袁崇焕是不能的。能左右他命运的是北京皇位上那位性急好猜的少年,和那些唯恐天下不乱,有蛋缝必盯的清流言官。瓜田李下的私自“和谈”这是袁崇焕悲剧命运的第二道催命符。

    皇太极应是那个时代明帝国最强悍的对手。这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岂是崇祯帝和袁崇焕这等明朝君臣所能应对的?皇太极面对棘手的袁崇焕,当时估计是这样设想的:“在宁远正面战场,我难以占到你袁崇焕的便宜,也无法亲手推倒你们的防线。那我皇太极就绕开正面,战略迂捣到你们帝国的腹心北京城下去,借你主子崇祯帝的手或杀或撤你袁崇焕。”以明朝君臣们的胆略,断然是不会想到皇太极敢这样做的。可皇太极就这样天才般做了。皇太极抛开宁远战场正面,战略迂回到大明帝国的京师城下。这是袁崇焕悲剧命运最后一道催命符,也是最决定性的催命符。可以说皇太极只要兵临大明帝国首都北京城下,袁崇焕就是必死的命运。存不存在所谓“蒋干盗书”的小儿把戏,已无关紧要。袁崇焕下场的这一幕,皇太极运筹帷幄,是能预料到的;袁崇焕自己应隐约能感知的到。至于崇祯帝内心估计早已在一遍遍的磨刀了!

    为何说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而袁崇焕则必死呢?因为类似的一幕在大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0年)已演绎过了。当年鞑靼的俺答汗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一番后,退出塞外,史称“庚戌之变”最后刚愎自用的嘉靖帝就是拿了兵部尚书丁汝夔来杀头顶罪。这是多么现成的教科书答案。崇祯帝此时自然而然会想到他祖上的做法。他应在想:“这京师兵灾的政治大锅,不是他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袁崇焕背,难道是朕这个即位不久的皇帝来背?何况袁崇焕曾大言欺君,与皇太极似乎也是不清不楚。从哪个角度都不算枉杀他吧!对!这就是他的错!”这对刚愎自用的君臣相遇,注定了是悲剧命运的收场。皇帝觉得这锅该袁崇焕背。朝臣也觉得袁崇焕平时飞扬跋扈,该!那些遭兵灾的京师百姓也觉得:如果不是袁崇焕通敌或误国,贼兵怎么会捣乱到天子脚下来呢?对!一定是家亲引来的外鬼。于是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就这样发生了。满朝皆曰袁崇焕可杀(似乎杀了袁就是打败了皇太极)满城皆争啖袁崇焕的肉(似乎这就是在争啖皇太极的肉)

    英雄的悲剧往往不是死在敌人的剑下,而是死在自家保卫的政权的“莫须有”下,死在自己保卫的民众争啖其肉下。还有更可悲的是,死后英名仍遭啖肉之众泼脏。我有时在想:也许袁崇焕不是完美的英雄,甚至也可不算是英雄吧。他没有力挽狂澜的盖世奇才,但他是那个时代皇太极最忌惮的对手之一,这一点就够了。我们都可以不喜欢袁崇焕,但请给他起码的历史尊重吧,不要把他搞得面目可憎。

    有时也在想:袁崇焕生前何其不幸!遇到崇祯帝这样的不明之君,又遇到皇太极这样的英明敌手。其以中才之资,被历史老人无情的推到了最前台当擎天之柱来用。袁崇焕死后又何其不幸,在英雄和罪人之间任人翻覆和涂抹。正如历史上打倒我们的,往往不是我们恨之入骨的敌人,而是那些背后捅刀子的所谓自己人。当尔曹自鸣得意给英雄捅刀子时,严格来说就是给我们整个民族捅刀子。亲者何其痛,仇者又何其快!

    袁崇焕的悲怆倒下,算是大明帝国的丧钟敲醒的第一声巨响吧!也是为1644年那一出末世折子戏拉开了序幕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帝国晚钟1644(一):袁崇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td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