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是一部现实剧,借着一个房屋中介门店的视野,把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尖锐的问题写了个遍,假离婚、出轨、学区房、焦虑的家长、房产证加名、原生家庭、养儿防老等问题都有展现。
而让我最感慨的是养儿防老的问题。
《安家》剧照剧中卖包子的严叔严婶用了一生的积蓄给儿子在上海买了一居室,本想着和儿子儿媳一起住,帮着儿媳带孩子。可是等他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搬过去时,却发现亲家母已经住了进去,还一副主人的样子。
老两口尴尬地看着亲家母和儿子,希望儿子说句什么,可是儿子只说了句“你们先回去”,然后就任由岳母关上了房门,把他的父母关在了门外。
已经退了出租房的老两口只好带着行李回到店里,两个人彼此安慰,但是心中都是满腹的委屈。严婶到底是女人,忍不住落下泪来。
可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想着还没出生的孙子,也不曾对儿子有所埋怨。
这就是中国很大一部分父母的样子,全心全意、无条件地为儿子付出,最终得不到任何回报。
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倾尽毕生之力给儿子买一套房子,儿子儿媳一句话就在房产证上加了儿媳的名字,然后房子就成了儿子儿媳的,亲家就以帮着带孩子的名义住了进去,一直住下去。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还好,问题是儿子也从此不是自己的了,甚至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安家》剧照剧中另一对老夫妻耿叔耿婶被林茂根愚弄没有了住处,就暂时去了儿子家。
儿子不打算留父母在自己家住,而是担心父母要和自己同住,着急上火地问:你们俩以后住哪!?
好在,耿叔比严叔严婶两口子厉害,冲儿子大吼:当然住这里了,这房子买的时候我出了钱的!
耿叔耿婶是另一种父母,他们为儿子付出,必要的时候也会要求儿子回报,比严叔严婶要硬许多。
《安家》剧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不管这两对父母是什么样的父母,而两家的儿子却是一样的儿子:他们只接受父母为自己无私地付出,却不想为父母回报什么。
所以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觉得对于60后、70后来说,不要再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了。因为现在看来,养儿防老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而已。
当然,或许是我太悲观了,但社会现实真的是这样。
现在农村,很多有儿子的老人过得并不怎么好,除非自己年轻时已经挣下足够的养老本。而很多有女儿的老人过得都挺不错,因为嫁出去的女儿会管父母。
所以现在流行说养儿子是建设银行,生女儿是招商银行,两个词的差别说明了很现实的问题。
其实,儿子、女儿都应该孝顺父母;而且不管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要有自己养老的住处,至少在被嫌弃的时候还有自己的落脚地。
可以预见的是,严叔严婶这样的父母,只要儿子儿媳到他们面前说几句软话,他们接下来挣的钱也会落入儿子儿媳的腰包。
所以,如果是没有退休工资可以领的老人,如果儿女不孝顺,还是多为自己考虑一下才好。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生而为人,要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或许我们只是普通人,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什么流芳千古的德行。
但是只要我们照顾好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长辈,不让他们饥寒交迫,不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拖累;只要我们教育好孩子,不让他们一无所长,不把他们养成一个巨婴不,让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那我们作为人的责任就尽到了。
同样,如果我们把孩子教育成只知道索取的啃老一族,那不要再有养儿防老的幻想了。
这世上的很多事,有因就有果。
很多人不孝顺父母,那就不要奢望孩子会孝顺你;很多人太溺爱孩子,那就不要盼望孩子为你养老了。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不要忘记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美德,虽然我们不提倡以前的愚孝,但是孝道应该是我们中国人永远不能遗忘的学习内容。
《安家》中讲的这两个故事主要说的是儿子不好,但是女儿也有自私自利的。所以,作为父母要以身做则,给孩子做好榜样,那等我们老的时候,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好好对待我们的。
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这句话很有道理的。
就像《安家》中徐文昌的为人处事原则一样,与人为善,凡事从自身做好,那样,这个世界就会变美好的。
作者公众号:情感末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