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一看就没有认真听讲[发呆]我说的话大意是:有所期待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错。我们只是应该把“成全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作为教育的底线,而不是把“成龙成凤”设为底线。前者,可以让我们有起有止,有所为有所不为;后者,容易让我们陷入“不成功则成仁”歇斯底里般的疯狂。而从当下的教育现实来看,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似乎都在慢慢成为了一种奢求。
今晚就看《人生果实
填这个话题的坑吧,尽管这其实常见于许多母亲的唠叨与父亲的责骂[偷笑]一、如有位朋友提到的“心理暗示”,当家长对孩子作出负面评价或者不良预期时,已经对孩子为接下来的行动产生了相当强大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继而转化成“心理预期”——即孩子行动的趋向,从而得到家长预见到的“坏”的结果——也可以说不是你预见到的,而是你“期盼”来的。二、孩子为什么会将家长的负面心理暗示转化为心理预期,而成年人通常可以化解呢?除去心智成熟、内心强大外,有两个原因是非常值得关注的:1、对家长的信任——你对事物的判断被他(她)基于无比的信任采纳了。2、趋利避害的天性,通常而言放任产生“坏”的结果要比努力获得“好”的结果付出的“代价”低得多,而家长又作出了“坏”的判断,孩子又何苦不“乐见其成”呢?三、自我“标签化”对行为的重大影响。我曾经通过广泛观察与教育实验,发现成人(家长或教师)对孩子进行了“价值”判断后,孩子会下意识地为自己贴上“标签”,最简单粗糙的比如:“好”学生或者“坏”学生,而后,会在诸多行为上下意识地作出符合自己标签“定位”的选择。这也可以理解为某种心理暗示,但往往为家长与教师们忽视,从这个角度上说,许多“熊孩子”、“坏学生”其实是我们自己“造就”出来的。//就简单讲以上三点吧,希望懂得的朋友有所借鉴[微笑]近日得知有些为人父母的朋友每天看若干有关教育的公号文章、微信里加教育群数个每日常常几百上千阶地爬楼、更是利用几乎一切碎片时间听教育课读教育书。感叹其改善教育之心切的同时,又不免有些心疼——这样盲目地“学习”真的有效吗?还有时间看看近在咫尺的孩子吗?心不定、心不静怎能勘破纷繁复杂的教育乱象?怎能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念及草堂有不少加入时间不长的朋友,没有经历早期的被“拍砖”、“棒喝”,建议自己通过热心朋友整理的历史内容“补补课”,先静心洗尘再谈所谓学习提高[微笑]
(一)有不少群友私下问我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付费的教育咨询机构或者“专家”应该如何甄别与选择——挺有普适性的一个问题,就在大群里统一回复吧。常规性的考察资质、口碑、从业人员信息真实性我就偷懒不说了,相信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有一定社会经验,有意识的话应该可以做到。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有几点:一、不要光听对方说理念,要问对方具体打算怎么做。理念好讲,自学成“才”的大有人在,做就难了,没有真实而足量的实践是不行的。二、学会甄别对方讲述的成功案例,虚假的故事大多只有开始时孩子如何如何“惨”,最后变得如何如何“棒”,往往没有“怎么变的”这一具体过程。当你一问及具体,对方就以付费范畴搪塞时,你自己就要注意了。三、几乎所有的机构与专家赚的都是父母焦虑的钱,所以放大焦虑是必然的营销手段。试想你病的不重怎么会找他买药呢?你一吃就好怎么会持续地买药呢?当然必须客观地说“焦虑”是客观存在的,unschool等新教育探索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焦虑”的,关键是初心在“你和你的孩子”还是在“你和你的钱”的区别,大家自己判断。四、真诚的永远不会做作,做作的肯定不会真诚。亲子关系的基础是发自天性的真诚,如果哪位大神哪本书教你像演戏一般与孩子相处,你如果觉得别扭,就要小心辨别了。五、至于费用,我无可置评,“有用”就是无价的,“无用”不是“零”而是负数的,那个“负”就是你和你的孩子付出的不可逆转的代价。最后的忠告吧,不要“病急”乱投医,大多数家庭的教育确实有不同程度的“病”,但真的没有那么“急”,世间于此也没有手到病除、一服见效的“神医良药”。希望对困惑的朋友有所帮助[微笑]
(二)给可能有需要的家长朋友一点建议:当下这样的讲座、课程或者书籍非常多——毕竟家长的教育焦虑是刚需[偷笑]如果大家不加甄别选择的全听全上全读,时间成本姑且不论,你有很大可能会认知“崩溃”——因为你会发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专家”会给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说法——而这还只是令人“崩溃”的原因之一。我所接触的所谓“问题”学生的家长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对家庭教育、对家校沟通、对孩子的伤害都很大,令人心痛。原因自己想吧,手懒不展开了。所以给一点个人的建议吧:一、对讲座、课程、书籍进行观其大略的基本了解再考虑是否值得花时间(对许多朋友而言时间比金钱更昂贵)去听上读,这些东西无外乎几种分类:经典原创的与学了又卖的;偏重谈理念的、偏重谈实践的或二者协调的;舶来高大上的与本土务实化的;挑家长爱听的说与偏实事求是的;立足于家长(的钱)的与立足于孩子(的教育)的;营销导向的与公义导向的…等等。现实中以上有些倾向可能未必泾渭分明,但家长们足以据此甄别而各取所需了。二、以讲座为例:一个专家若开场十句话都还没提及真实生活中的孩子,大抵可以离开了。其余类推。三、如果真心对教育理论感兴趣,不妨直接读大师的原创作品,不必兜圈子,费力不说还可能以讹传讹。毕竟苏霍姆林斯基、卢梭、杜威…甚至我们的孔子,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熠熠生辉不会过时。四、知行合一。不论选择了什么,学习到的东西你得用,否则只是听上读时貌似恍然大悟的自我欺骗(心理满足)而已。听、上、读的再多,只有应用起来才是真正的习得。同时,在实践中又必须坚定而淡定,不能浅尝辄止、不断地改弦更张,总幻想立竿见影,孩子一觉醒来什么都好了,要知道他(她)“不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想这一条也就是有那么多“学富五车”的“问题”家长的原因吧。共勉[微笑]
(三)好的,斟酌再三,作一点推荐吧。如我一贯的主张,家长们先不必忙着去学教育理论,理论是把现实生活的实践抽象出来的“浓缩”结果,对有些朋友来说不是很容易理解,也不怎么好看。实际上大部分的家长除非有搞专业研究的兴趣,是不用读理论著述的,至少不是优先选择。需要(可以)读的时候参考我昨天的建议即可。大部分寻求改善家庭教育的父母建议直接读“现实真实的生活”,在生动的生活中获得启发最有效率与效果。那么从“现实真实生活”的书籍中我们需要学习(借鉴)什么呢?按优先程度的排序是:一、了解与理解孩子。二、了解与理解亲子关系(教育)。三、了解与理解自己。再三斟酌,对于以上一、二给如下精简推荐,至于三,不太好讲。首推需要认真精读(读中思考、思考再读)的是:《窗边的小豆豆》,是的,就是这本五年级学生推荐读物[耶]我推荐的东西往往都不太高大上[偷笑]这实际上是一本被“错误”推荐的书,首选读者应该是“教育者”而非“被教育者”,书中揭示的孩子的“真相”值得教育者们深入思考。让孩子读这本书反倒要慎重,手懒,你看过就明白了。如果有时间也可以把小豆豆系列的其他书读了,都是真实的故事也很有趣,但这本是第一必读的。其次,可以看看龙应台的《人生三书》系列,对应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亲爱的安德烈》,从书名就可以有所感触。手懒不多分析了。第三,可以看看刘墉(不是刘罗锅[偷笑])的书,不一定局限在他专门谈子女教育的那些《终身教养》、《少爷小姐要争气》,个人觉得他有些散文集中并不刻意地与子女关系的描写更真实。早年看他的书时他的两个孩子尚小,现在都已长大且发展不错,也一定程度地从侧面印证了他的教育主张。好啦,以上的推荐估计够看一阵子了。看完了并融会理解去实践了,你的教育不可能没有改善,如果没有,说明没有看懂。我所推荐的都不是纯粹的鸡汤——听上去很美,做起来很蠢(难),这些都是真实的、现实的、平凡的、实实在在的生活,来源于此的思考与领悟才是最有力量与深刻的,不惟选书,凡事皆如。细思量,细思量[微笑][抱拳]@如果我懂你
(四)那就好[微笑]我之前曾经发过甄别书籍、讲座、专家(公众号)的一点方法,但说得可能还是有点含蓄,有些朋友仍是有所困扰——越是看得多听得多越是焦虑、越是迷。我手懒就不分析他们是怎么来的了,再直白一点说说怎么分辨吧,省得总有朋友私下里问我。在此以分辨“专家”为例,因“专家”极其过剩,其余以此类推。首先要注意的是,纵然是伪专家也一定会说出你听起来非常有道理的话,这是起码的专业性,连这点都没有的基本上也骗不了你了。要知道装作有水平并不是很难,寻章摘句、道听途说,再有点小聪明就搞定了。真伪专家的区别是:真专家有理念有实践,有抽象有具体,举案例有头有尾有过程,关键是你听起来能感觉到真实务实;而伪专家基本翻来覆去总谈重复而空洞的理念,讲的都是听起来“高大上”的术语、概念,擅长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也能令你高山仰止、自惭形秽。一般不举实例,举了也是有头有尾没过程,你若问怎么把这孩子教育成那样的?往往讳莫如深、语焉不详,或表示此内容须另行收费。关键是你如果直觉有点假了,相信自己,你没错,赶快结束别耽误功夫。另一个显著的区别是:真专家有原则有坚持,说他认为正确的话,不会附和受众;而伪专家会附和受众的好恶,说你想听的话,也许受用但没用,而且最终七拐八拐到他要营销的东西上。金钱的损失是小,误导了教育,错过了教育改善的关键期就追悔莫及了。还是我曾经说过多次的话,少东张西望些,多蹲下来认真观察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并理解他(她)比什么专家都有用[微笑]
(五)要警觉纷乱信息中某些刻意的拴对:体制学校=应试教育、创新教育=全面发展、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无脑的书呆子=靠文凭成功=出路很窄、非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能力全面的人才=靠能力成功=前途光明……等等。独立地深入地想一想,这些等号两边是充分真实的对等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地向你传播这样的认知呢?他们是深入思考的理想主义者,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焦虑贩子;是真知灼见看透本质的阐发,还是附庸风雅流于表面的空谈;是振聋发聩的警钟,还是流行音乐的调调;是灯塔,还是迷宫?!凡此种种,朋友们务要剥洋葱看本质,独立思考,方可不惑[微笑]//注:此段话绝无影射之前群友分享的朱先生的意思,只是念及接连几日有朋友私下悔叹走了弯路,从而有感而发。
原因1.人性本善(看《王明阳》)2.法家著作本是(人性本恶)人本是自私自利,趋利避害。推己及人在孩子身上贪吃,贪玩,贪享受,不喜欢学习,不能吃苦都为本性。也是我们该接受的。也就是下面的从人性冷静找到方法和手段(也就是"术″)而这个"术″也是因人而变的。该让"痛"就不能只是"痒"当然"痛"也不能去给每年的自杀名额占指标。"度"很重要,要有技巧。
学会思考和提问:
可以开始训练的是:
假想还有另一个自己,当一个题想不出来的时候,问问“他”,我当前这一步要解决什么问题?卡住的点只要怎么样就能解决?我现在知道哪些条件还没有用?
学会和自己对话、对于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维度的“翻译”。
最后,问题解决完了,自己进行建模
教育的基础还是关系的建立,没有情感关系认可关系,啥也没
其三:说点技术层面的问题,通过对许多孩子的观察与了解,孩子的行为(主要是学习行为)大体受到五种驱动,分是目标驱动(为了实现某个相关或非相关目标)、兴趣驱动(对某些内容或传授方式充满兴趣)、意义驱动(必须清楚为什么要做和为什么做这个)、情感(情绪)驱动(给点阳光就灿烂,刀山火海也不难)以及压力驱动(老师或家长施加的压力)。孩子体现出哪种行为驱动方式是孩子的人性、本性、个性以及生长环境与经历共同作用而決定的。它也并非一成不变,往往随着生理与心理的成长而变化,在一个孩子身上也往往会同时存在不同的行为驱动,但在某一个时期必定有某一种驱动方式起主导作用。了解并把握孩子的主导行为驱动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行为,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困境,才能实现“教育”。这如同每个孩子的大脑或学习之路都有一把五类之一却细节不同的钥匙,只有找到钥匙,才能打开他(她)的“门”,开启他(她)的路,没有找到就只有从门缝里塞或往“绝路”上逼了,往往适得其反,悔之晚矣。最值得警醒的是成人往往习惯简单粗暴地用第五类既压力驱动的方式去理解孩子并实践教育,因为这样操作“成本”最低且随着压力加大通常有效——因为它指向的是人性中诸如恐惧、悲伤等负面情感,孩子们无法拒绝。但是你可能永远失去他(她)的心和一个“活着”的灵魂。共勉[爱心]还可以从这几方面试试:1.找到个人的学习习惯,方法,节奏;2.构建知识体系,新知识怎么叠加;3.碰到难题,怎么拆解降维;4.自学和资料检索能力培养
找得到“好老师”自然是好,但找不到怎么办呢?难道孩子们只能将“命运”托付给无法确定结果的“寻找”吗?就如同我一直以来“规劝”家长们教育改良首先要“内求”一样。我们对孩子学业最大的帮助不是首先建立在寻觅名校名师上的,而是在重要的启蒙阶段引导他(她)在内心建立起学习(狭义)的自驱系统——每个日后的学科都有最初的萌芽,而遇到老师已经是很后面的事了,遇见名师学得更好,没有遇见该学的也能学也会学。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孩子,不能都归功于天分好,确实要看到孩子早期启蒙时家长或有意或无意的成功引导。一定记住,父母是孩子遇见的第一位老师。如果孩子能培养出这样的能力,也便可以化“外求”为“内求”了,自己掌控“命运”(学业)总比交给不确定的别人掌控更强些。我总是提醒我的孩子:你这一生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就是,你自己。
Home 傅妈
当我们长大了,有了一点能力,就别再让父母不停的反省了。
他们那代人受得委屈,受得磨难,还不够多吗?
含辛茹苦养大我们,老了还要不停自责,为我们的失意、失落、不得志而买单?
多么辛酸。
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
他们不是教育专家,只是普通人,有些甚至都没有读过书。
不要记恨他们,
不要因为吃了点苦,就把过去否定的一无是处。
家境,当然不可避免的会影响一部分人生选择。
十五年前,有个女生因为不能出国留学而痛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选择了毕业就去工作。她哭了很久,因为她听到了梦想碎掉的声音。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十五年后的自己,可以在一个神奇的舞台上,和她很遗憾没有成为的博学知性的人一起,分享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她有没有读过名校,重要吗?生活本身就是一所名校。
人生的选择从来不在一时一刻它是无数次选择的总和,
不管初始模式有多困难,成年后,有的是时间逆风翻盘!
7
Home 傅妈
今年这个女人,三十八岁了,她只想说妈,谢谢你,
在命运的考场,我们一起拿了满分。
很多人都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傅首尔这么强悍的性格,可以战胜自卑啊。其实比起“性格强",我更欣赏自己“想得开"
我很喜欢一段话,多年来用于自勉,分享给大家
“愿我心宁静,接受我不可改变的事。愿我心勇敢,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
愿我有智慧,区别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能。"
小年夜快乐。老生常谈,我也还想再说一次:若命运不仁,除了自强不息,怨天尤人并无半分益处。衷心祝愿,每一个家境一般的孩子,都能脚踏实地,不因起点低而沮丧,积极乐观,战胜真实的自卑,成为闪光的自己。
#傅首尔真实的自卑好过虚假的自信#
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鼓掌]其他朋友也可从中获得启发:一、对于孩子的教育,纵然如此“绝处”,亦可“逢生”。关键是“坚持希望”并“做正确的事”。二、不要单方面要求孩子主动变“好”,教育是个互动的过程,而主动权往往掌握在成人手中,我们先变“好”,孩子随后也会。三、孩子在正确的教育方向上的变化常常是迅速且巨大的,年龄越小越明显——我们应该尽早把握教育可塑性的最佳窗口期。四、尽管孩子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令人惊奇的可喜变化,但我们对此要谨慎乐观,正确合宜的教育务要淡定坚持。如此才能减少问题的反复,也才能在孩子出现反复时保持冷静清醒,淡然处之。不乍喜乍悲,才能宁静;不动辄改弦,方可致远。最后,还是要祝贺你!继续加油[微笑]@女孩7岁-阅人生妈妈
仅分享一些适于分享的原则吧。一、非疫情时期尽量安排旅行,并可归来后整理成图文并茂的游记,我家老大已经积累六本了,重要的还不是锻炼写作,而是记录生活的美好——未来他会从这些点滴记录中获得前行的力量——这是我们留给他们最好的遗产之一。二、制订“合理”的计划并认真执行,且在假期结束时总结得失,逐年改进,家长逐年放手,到五至六年级,孩子应该可以实现自我管理。(用一个本延续计划、记录)三、保持适当强度的学习状态,前期定量做假期作业即可,不要突击完成。临近开学一到两周,数学可以加一点点运算练习,以使能够很快适应开学强度。四、多看“无用”之书、多致“无用”之“学”(玩)。不要在应试教育的藩篱里耗费太多时间精力。要知道孩子们所谓的“差距”大多并非在课堂内,而是在课堂外,并非在学期中,而是在学期外拉开的,家长们于此要深思。至于其他细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就不多说了。
@素心如雪 回去关心儿子生活就好,跟他谈谈你的工作,放大你工作的难度,向儿子救助,让他搞定自己的生活顺便照顾你。他的生活也包括他自己学习,他是爱你的。学习别谈细节,时机到了谈。
之前有一次分享说,我隔三差五在记录儿子平时点滴,里面不乏爱意的表达,价值观的传递和对儿子的鼓励、赞美和欣赏。之前我说我做这些记录是希望以后能够给孩子巨大的精神力量。
有一位妈妈鞭策说:这是一种自恋!!
当时觉得这位妈妈说的对,又没想明白对在哪里?现在看了先生的这段文字,终于想明白了:就是对自己有触动的经历才会对自己有重大影响,而我记录的东西是对我有触动的,并不是对孩子有触动的,所以影响有限。只有孩子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真情实感,才会给孩子带去最大的精神财富。
这让我想起,我刚上大学时,我的父亲送我一本笔记本,里面全是我的爸爸拿笔亲自记录的,包含各类健康、交友、理财、人生警句等等我爸爸近50岁觉得特别正确的会让我少走弯路的“智慧”之言。我当时拿到手感动的要哭,也看了好几遍,但是抱歉的是现在笔记本早不知道让我放哪里去了[流泪]而且人生弯路走的不是一点点,简直是所有的坑都被我踩了个遍,想来很对不起父亲。
所以该让孩子经历的,一点不能少,而且复盘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像先生这样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记录下来。感谢先生能让我想通这些道理[咖啡][咖啡]
[咖啡]我常教友学生回家和父母撒娇,卖萌。老天爷给我们成为女生,一定要善用"乖巧″乖只是表象,"巧″才是智慧,能化解问题。
因为教育的原因,我们国人不善于思考和反省。很多人来到这里,求的是“术”- - 即您最好告诉我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控制我的孩子;而不是,我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
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之处,大多数人都喜欢“外归因”,分“对错”。但是,现实的家庭生活(和配偶、父母孩子)关系,原则上是没有对错之分,唯有立场之差异。如果大家能够多一点同理心,多一些内归因,或许家庭关系会更和谐。
至于为什么线下的学习效果更好,可以参考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上学”的学习效果。很多时候,老师必需先和学生建立起一种感情链接,然后才能把我们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传递下去。“孩子们如果讨厌一个人就不能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东西( kids don’t learn from people they don’t like.)” 其实大人也一样。所以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少了“关系”,学习效果自然不想理。
把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当做自己突破和开悟的机会。
我常常告诉自己:人生苦短,在加上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我一定要过好每一天。这样即使等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到来,我的人生也没有太多的遗憾。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因为这个世界并非没有我就不能运行。如果那一天提前到来,周围的人会伤心难过,但是他们的日子还会继续,他们终将会适应没有我的日子。所以,我们的价值决定了我们存在的意义,这个价值不在于让周围的人依赖我们,离不开我们,而是即使我们不在了,他们也有继续的能力。
所以,放心、放手、信任他人,我们不需要成为他们世界的中心。
改变,尤其是观念(意识)上的改变,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艰难且漫长的,孩子如此,我们亦如此。所以我们大可以对自己保持淡定,抱以谅解,付之微笑,给予拥抱,惟如此,才可少些一时豁然开朗的狂喜,一时重蹈覆辙的深恨,忽而信心十足,忽而万念俱灰,乍喜乍悲,乍暖乍寒地挣扎。要知道,我们作为父母的年龄与我们的孩子无异,我们本也是“孩子”——并不完美的也会犯错也会怯懦也会无力也会哭泣的孩子。所以,给这“孩子”点时间和空间吧,方向对了就不怕慢,跌倒了就从容地爬起来,迷路了就站在原地辨识天空的日月星辰,再继续淡然而坚定地走下去,走下去,走下去——再遥远的风景亦能一步一步走到,再伟大的征途也须一步一步行走——这便是人生,这便是所谓亲子的“教育”[微笑]
但如果你的孩子不是花,而是树呢?你可有在不知情下漫长等待的耐心?又或许你的孩子不是花也不是树,而是草呢?你又能否淡然处之虚怀以抱?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概有四重境界,其一,你真棒,所以我爱你。其二,相信你会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我爱你。其三,你就这个样子,我也爱你。其四,姑且不谈。那么我们在第几重呢?他(她)是花?是树?还是大概率的草?我们就不爱了吗?反过来说,孩子会因为我们不是清北毕业、不是达官显贵、不是富商巨贾、不是“成功”人士……就苛责我们吗?我们不是花,不是树,而是草,便不爱我们了吗?所以,以他(她)为花,不如以他(她)为他(她),静待花开,不如化作春天——微笑着成全每一种可能,也便不会错过任何一种美好。而有所期待,有所培养,是为人父母的常情,也不必刻意改变。只是,在洞见了春天之后,可以放下了执念[微笑][玫瑰]
我听了先生这段时间课,还有看前面的文(之前整理的74条),1.理解看见孩子,在想怎么做真正尊重和平视到日常生活中(需要调整自己的一些沟通方式和思维习惯的);2.成才的愿望不丢,只是原来认为找到兴趣是基本条件,现在转变,让他舒服+发现生活乐趣是一块肥沃的土壤的可能,怎么做好这块地儿,铺开,我原来狭隘的户外+外向多沟通+玩伴多都不太粗略了
6我从原来的所谓尊重,快乐教育走起,到9-12的时候关注内驱力和一些人物传记的陪读。卸下来,最想重新认真的反而是先生说的去读孩子这本书
对,我们都在外求,但其实应该蹲下来去看看孩子的需求,以此为出发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