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这个拆页的原因是和另一个拆页精心挑选礼物看起来有矛盾,结合分析一下。
R 阅读原文 完美礼物哪里找
来自《细节》P171-172
在一项研究中,吉诺和弗林选取了一批已婚夫妇当作受试者。他们请其中一半人回忆给别人送结婚礼物的场景,另一半人回想当初自己收到结婚礼物的的场景。此外,回忆『送礼』的那一组人中,一半人要回想一件按照对方的心愿单购买的礼物,另一半则要回想一件没按照对方心愿单购买的礼物。
同样,回想『收礼』的那组人里,一半人需要回想一件的确属于自己的心愿清单上的礼物,另一半人需要回想一件不在心愿单之列的礼物。
虽然受试者们回想的礼物在金钱价值上都差不多(平均在120美元左右),但在某些相当重要的方面,他们对礼物的感觉很不一样。具体来说,对于送礼物的人来说,那样东西在不在对方的心愿单上,区别不大一一他们都认为对方对它的喜爱程度是差不多的。可是,于那些回想收礼情景的人来说,比起礼物不在心愿单之列的,收到心愿清单上礼物的人对这件东西的喜爱和感激之情要大得多。
虽然老话说『选礼物,心意最重要』,可这项研究表明,最不需要花心思的礼物——只需简单地从对方开出的清单上选一样一其实最受欢迎。从某方面来看,这并没那么令人吃惊。正准备结婚的小两口大概更愿意收到心愿清单上的礼物,因为那张单子上多半列得都是新家庭里真正需要的东西——最好不要漏掉、也不要重复的东西。没有哪对新婚夫妇需要三个芝士盘的,除非他们住在威斯康星州(Wisconsin),或者这俩人的名字刚好叫作『米奇』和『明妮』。
但是,如果送礼物的背景不一样呢?比如说,是生日礼物而不是结婚礼物?研究者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做了一批额外的研究,所有的结果都呈现出相同的模式送礼物的人以为,不管这件礼物是不是收礼的人主动要的,他们的开心程度和对礼物的喜爱程度都不会受到影响。可实际上,当收礼的一方收到的是他们曾经说起过的、想要的东西时,他们显然更开心,对它也更为喜爱。
在另一个实验中,吉诺和弗林随机挑选了受试者作为送礼人和收礼人,让他们两两随机结对。每个收礼物的人需要在亚马逊网站(Amazon.com)上挑选十个价值20-30美元的礼物,选择结果会形成清单发送给送礼人。一半的送礼人需要从科单上挑选一个送出去,而另一半人不能参考清单,需要另买一个送给对方。又一次,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被告知不能按照清单买的人,跟按照清单买的人同样自信—他们都认为收礼的人会喜欢收到的东西。可是,当研究人员分析收礼人的评价时,他们发现,收到清单上的礼物的人,明显更加喜欢那个东西。
赠礼物的喜爱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不但会影响收礼人日后的回报热情,也会影响他的开心程度。所以,这项研究对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有着重要的提示价值。它告诉我们,送礼物的时候,应该斟雄摸清对方真正想要什么,不要自己瞎猜。这个小小的改变是个双赢的做法,人人都满意。一个办法是,给收礼物的人一沓即时贴,让他们把杂志上想要的东西标出来,作为以后的礼物备选。另一个方法是,看看随处放在家里的购物型名录上有哪些页面被折角做了标记。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精心挑选礼物,但对方并不太满意的情况。挑选不同的礼物,送礼人和收礼人的感受是相同的么?
心理学家们给出了一个有趣的研究:
将人员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回忆在不同场景下的感受。
送出礼物 | 收到礼物 | |
---|---|---|
在心愿单上 | 组1 | 组3 |
不在心愿单上 | 组2 | 组4 |
结论是,组1和组2感受类似,但组3的感受明显强于组4。分别对结婚礼物、生日礼物以及随机礼物的场景进行验证,结论仍然相同。
这个结论很实用,就是收礼者和送礼者的感受是不同的,根据收礼者的心愿单来选择礼物是非常有效的。
对比下拆页精心挑选礼物 ,我觉得可以画个挑选礼物的小小体系。
挑选礼物的方法 | |
---|---|
熟悉了解的伙伴 | 根据对方的心愿清单挑选 |
不太熟悉的伙伴 | 根据自己的心意挑选 |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根据拆页中方法,我回顾了下自己收到生日礼物的感受。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收礼,是一次生日老婆送的。
礼物是一套球服,那个时候我特别喜欢羽毛球,老婆送的还是林丹的限定款,当时激动了好几天,那套衣服现在还在穿。
我的体验是,最好的送礼,也许就是买对方想买但不舍得的东西。
A2 以后我怎么应用
特别丢脸,老婆要过生日了,我居然完全想不出她的心愿是什么。
我准备今天把这个拆页的思想和她分享下,共同建好一个心愿单。
当然,我觉得礼物不一定是一件的,所以情书还是可以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