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中生的手机该不该没收?

初中生的手机该不该没收?

作者: ChenYen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21:13 被阅读0次

    沙发上葛优躺,手上拿着手机,玩着手机游戏,抑或听着音乐,抑或和朋友微信QQ聊天,脸上还时不时露出一丝笑容。

    沙发上坐着谁?

    是你吗?

    哦,也许不仅仅是你。

    那还会有谁呢?

    也许有你的孩子。

    这个场景很熟悉,对吧?是的,那个就是照你的模子刻出来的孩子啊。

    对于孩子玩手机,你怎么看?

    1

    关于孩子与手机的新闻报道

    江西一名高中女生在学校宿舍跳楼身亡,因为上课玩手机被父母把手机收回;17岁湘潭少年跳楼自杀,遗书称老师翻看他的手机;研究发现,长时间玩手机让美国青少年自杀率上升31%……

    大家都知道,孩子进入初中,同时意味着叛逆期要来了,孩子在初中二年级时表现得尤为叛逆。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禁止孩子带手机到学校了,那么手机就成为家长和孩子权力争夺的焦点了。曾经我也为了孩子的手机,和孩子斗智斗勇了一年。

    2

    在孩子眼中,手机是什么?

    手机是独立自由的标志,是连接自己与世界的一座桥。

    手机对孩子来说,手机是特别多东西的载体——

    青春期的浓烈情感、对社会交往的强烈需求、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能不能融入集体……

    有时候孩子甚至会觉得,手机就是他,他就是手机。

    如果你夺了他的手机,就夺去了他的身份、夺去了他的人际关系、夺去了他为数不多能自由支配的物品,他当然要跟你拼命。 

    3

    在父母眼中,手机是什么?

    自己的手机是必需品,孩子的手机是祸害。

    我是大人,我的主要任务是赚钱,我要和外界联系,要获取最新资讯……,我必须要用手机。手机是我的工具。

    你是孩子,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玩手机会玩物丧志,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你不用手机。手机是你的玩具。

    总之,手机是影响孩子进步的罪魁祸首。

    4

    手机到底该不该没收?

    曾经咨询过很多人,谈“机”色变,清一色的回答:必须没收孩子手机。这呼声还相当相当地高。

    但以我的经验来说:千万别没收。

    如果把手机看成洪水猛兽的话,那么数千年前,大禹治水时就留下了绝对经验——堵不如疏!用禁止的方法,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限制不如节制——和孩子们协商,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制定公约,让孩子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学习与娱乐之间的平衡。当然,如果不遵守协商好的节制规则,就要按事先的约定接受处罚。

    案例一:我与女儿的手机争夺战——不玩手机没乐趣

    我们曾经没收过女儿的手机,当时她哭着说:“你们是希望我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吗?没有手机,一直学习,还有什么乐趣?”那段没有手机的日子,孩子依旧该学习时学习,但孩子和我们说话总是问一句答一句,有时甚至问了不答。总之,对我们是爱理不理,总感觉和我们越来越远。后来,经过我们俩商量,为了不让事态继续这么发展下去,还是决定把手机还给她,同时,也对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树立目标,未来生涯的规划等等,当然也亮出了我们的底线。当然,与她的沟通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不着急适时适机地谈。

    有一天,她说:妈妈,老人机也很好,能听广播,中午在学校午休时间我都听一听广播再写作业。

    其实回头想一想,她的手机里不是只有QQ,也有一些学习的APP,孩子会抽空背下中考单词,查一些难题的解法。现在孩子初三了,叛逆已经好转了许多,而且对手机的控制能力也强了很多。

    案例二:朋友与儿子的手机争夺战——玩得不爽,咱偷偷玩

    吸取了前车之鉴,朋友允许孩子玩手机,但是有附加条件:第一,必须在每晚完成作业后,妈妈检查过关了才能玩。第二,每次只能玩15分钟。时间一到,马上将手机交还给她。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儿子竟然躲在马桶上用手机上网,而且这只可以上网的手机是同学借给他的!她在盛怒下没收了手机。孩子没有手机玩后,似乎有些厌学,半期考年段排名也下降了不少。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禁果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越能激起人们的窥探欲 。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 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玩手机也是,你越不让孩子玩,孩子越好奇究竟手机有多好玩?为啥爸爸妈妈整天舍不得丢手,却不允许我玩?同时呢,这种压制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玩,我偏要玩,想尽一切办法去玩,哪怕去偷!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不宜硬性禁止,应该善于做疏导教育,冷静地与孩子多沟通,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与途径,比如,写作业和睡觉的时候,就把手机放到客厅,当然家长也要承诺不偷看。

    案例三:李妈妈与女儿的手机争夺战——厌恶疗法

    一位懂心理学的李妈妈则说,她对女儿沉迷手机采取的是“厌恶疗法”。青少年正是逆反心理强的时候,你强制他不要做什么,他可能越想做,越要做,实际上也是禁果效应。

    深谙此理的李妈妈看到女儿因为沉迷手机成绩一落千丈后,也曾非常着急,可她没有禁止女儿,反而“纵容”她玩。不过自己尽量不在女儿面前玩手机、电脑,而是多看书。

    后来,女儿从一开始偷偷地在被子里玩手机,到公开玩手机,最后终于没了新鲜感,开始正确对待手机。

    5

    手机说:影响学习这个黑锅我不背!

    每个年代都有家长害怕孩子接触的东西,比如以前的漫画、电视,现在的手机。

    其实手机没有错,它是一个客观存在;

    孩子更没有错,他是一张白纸;

    是家长错了,手机不过是他们推卸教育缺位的“替罪羊”。

    手机本身不会影响学习,只有控制力差的学生才会被手机所累。孩子的自控力需要从小培养,如果你从小不信任他,禁忌有时候反而会成为更可怕的吸引力,可能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结果也往往容易事与愿违。父母要相信孩子,即便孩子现在做得不够好,但你的信任可以促使他慢慢更好。

    堵则溃,疏则通。如果信息时代不可阻挡,不如合理引导,设置规则,给孩子一个正确玩手机的机会。

    最后,一起来看一段TED演讲视频:手机会毁掉孩子的童年吗?


    TED:手机会毁掉孩子的童年吗?_腾讯视频

    视频告诉我们应该要去想平衡的议题是:如何让屏幕纳入到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东西中?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家有俩学童”,一起聊育儿

    点赞和转发是最好的鼓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中生的手机该不该没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pr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