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很多人都会说,但真正能够做好的人不多。
因为居安思危,重点不仅在“思”危,而更应重在“适”危。
2003年,52岁的王石登顶珠峰。他还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完成“7+2”壮举的人,指的是登上了七大洲的最高峰以及地球两极。
很多人羡慕惊叹于王石的体能和坚毅,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就在他攀上珠峰的8年前,1995年,王石才知道自己的腰椎里长了个血管瘤,医生说血管瘤有可能会破裂导致下半身瘫痪。
王石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觉得不如趁身体还健全去了却一些心愿。于是在1997年,他第一次去了西藏,并机缘巧合下爬上第一座雪山。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一路攀爬探索,直至完成了“7+2”。
王石不止一次被问到,一副年过50的带疾之躯,是如何转变成为一个顶级的业余登山运动员的?特别是如何创下登顶珠峰的奇迹。
王石有时会打趣地引用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话来作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显然这只关于信念层面的“敷衍”回答,针对实操层面的回答,我认为王石靠的完全就是居安“适”危的意识和实践。
王石的好友冯仑曾说过他们在戈壁滩徒步时的一段经历。
冯仑发现,别人背包里的都是食物,而王石的背包里有时却会装上石头,经常还是重达十公斤的石头!王石说要让自己时刻都有负重感,这样等他登山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容易战胜困难。
冯仑有时候跟王石一起爬山,也发现王石路上不会轻易喝水。王石说,假如你一渴就喝水,爬珠峰到八千米没水喝怎么办?所以平时就这样熬着,等最需要的时候才喝一点水。
是的,坚强的身体和意志,并不是靠思想就能练成,靠的就是一次次居安时的“适”危突破。
曾国藩也说过这样一段话:
“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忍饥耐寒,而临敌忽能忍饥耐寒者”。
这基本就是大白话了,意思是说:
从来没有平时不能早起,而打仗的时候忽然能早起的人;从来没有平时不吃苦耐劳,一旦要打仗的时候就能吃苦耐劳的人;从来没有平时不能忍饥挨饿,一旦打仗忽然能够忍饥挨饿的人。
这是不可能的。
任何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所谓做到居安思危,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在顺景时就能对自己下“狠手”,让自己合理地“适危”,否则,什么狼性,什么坚韧不拔,什么临危不惧,往往都是扯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