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纪事(8)岩寺古镇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19:54 被阅读73次

    我的歙县同事们,闲聊时,总是不经意间说到岩寺,某天我去了一趟岩寺,我亲戚过来说岩寺如何如何。此类话听多了,不免撩拨起好奇心。

    我对岩寺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来歙县这几个月,为了向任主任汇报工作,多次去屯溪,而岩寺,正是歙县到屯溪的必经之地。说陌生,是因为每次都是坐在汽车上一往而过,除了路边那个不起眼的汽车站,别的什么都没看见,就像是个擦身而过的路人,谁也不认识谁。

    好奇心越聚越浓的时候,我在一次汇报工作的归途中,从岩寺站下了车。

    下车的人多数是到街上去,我随着人流踏入铺着青石板的老街,陡然有了亲切感,因为我的老家江北古镇柘皋,街面上也是这样的大青石。走在这样的老街上,目染古朴之风,心境悠远而又宁静。与柘皋相比,那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建筑,更显出江南的清爽和灵秀。

    在歙县城就听人说过,这里有十里长街。亲历其中,果然漫漫绵延,街头不见街尾,若以十里计,倒也略嫌夸张。古人大概都喜欢以“十里”论规模,而不是定短长,就像汪伦对李白所说的“十里桃花”,可见这“十里长街”也是带着古风古韵的。

    大凡能够稳固流传下来的古镇,一般都临水而踞,水是城镇生命的血脉。岩寺也不例外,镇边的丰乐河,水面清澈,水流潺潺。河畔有一塔一台,算是岩寺的标志性建筑了。塔称文峰,台名凤山,只可惜,文革期间对古迹绝少关注,展示的文人墨迹极少,便对它们的前世今生不胜了了。

    我到岩寺就这一次,印象都是浮面的。20年后,我调进党史部门工作,岩寺又不请自来地闯入我的视野,并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

    党史和军史相伴相生。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枪杆子的政党是非常脆弱的。我在党史部门工作,了解军史,研究军史,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所供职的地方,军史的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而此时此地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就是活跃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查找资料,追根溯源,新四军的起始之地,竟是皖南歙县的岩寺古镇。不期而遇的惊喜,催促着精神上的故地重游。

    1938年4 月初,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军部从南昌迁往岩寺。按照国共谈判的协议,长江以南的各省红军游击队,要在这里集中,组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在军部到达岩寺之前,各路红军游击队已于3月初陆续汇集到这里。这个时间到达,还是迟了点。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是要求新四军各部于2 月20日集中皖南岩寺。项英、陈毅、谭震林、张鼎承、傅秋涛,这些老资格的各路红军诸侯,是不会直接听命于国民党的中央军委,而是拿着中共中央的指示,召集旧部,挥师北上。迟是迟了,反正国民党的军令时常被下属打折扣,共产党打这点折扣算不了什么。

    集中地点选定在岩寺,是因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新编第四军划归第三战区管理,而第三战区就部署在皖南和江西一带,战区的长官公署就设在屯溪,岩寺集中便于长官“点验”。这是其一。

    其二,以岩寺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地带,是皖南唯一的一块平原地区,适合部队展开。国共虽然合作了,但国民党的心态,还是时时提防着,把共党的部队放在自己鼻子底下这块平整的地方,可以一览无余,免得出什么妖蛾子。

    再往前追溯,从战略角度看,皖南这块地方,是除重庆之外的又一个大后方,部队在此集中整训,不易受干扰。

    淞沪之战后,第三战区和第二十三集团军等部退守皖南,占着皖南大山天然险阻的光,皖、浙、苏、沪的国民党军政机关,文教卫单位以及大批的难民,都涌向屯溪及其周边地带。这些人(尤其是部队)聚在一起,当然不是单纯的避难,还应该做些与抗战有关的事,而新四军在此集中,就是一件与抗战密切相关的事。

    部队集中后,首先要接受第三战区的点验,点验的地点就在我去过的文峰塔下,点将台(检阅台)也是就地取材,就设在凤山台上。点验大员,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特命全权代表上官云湘,上官云湘是战区副司令长官,但他也要由正长官授权,可见国民党办事还是很讲究排场的。

    点验并不是一个个数,而是一队队从凤山台前走过,接受上官云湘的检阅。这就大有文章可做,可以多报点。点验前,参谋长张云逸在内部作了一次动员,他说:国民党军队虚报冒领,是当官的要中饱么囊;我们要多报虚额,是为了发展队伍,为了更好的抗战。结果每个班多报两个名额,在册数比实际数多出一大截。

    奥妙就在于,多一个名额,就能多要一份军需。既然归属你第三战区,你就得出钱,出粮,出服装,出装备,养活这支队伍。

    点验后核准编制。新四军下属四个支队,十个团。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下设第一、第二两个团。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下设第三、第四两个团。

    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下设第五、第六两个团。

    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下设第七、第八、第九团及手枪团。

    从编制和长官配备看,第四支队明显与众不同: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兵力是别的支队的两倍,而且执掌这支队伍的长官只有一个正职,没有副手辅助。

    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第四支队此时不在江南,没有参加岩寺集中,它的前身就是坚持在鄂豫皖边区的红二十八军,整编后归属第五战区。由于远离军部,第四支队相机行事的独立性较强,加上高敬亭政治敏锐,行动快捷,及时与当地国民党军政大员谈判成功,达成团结抗日的协议,故而成为最先踏上征途的一支抗日劲旅。

    1938年4月,第四支队开始分兵东进。5月12日,四支队九团一部,在巢县城东南郊的蒋家河口,伏击由巢城下乡袭扰的日军两只机帆船,全歼船上日军20余人,率先打响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

    此时,在岩寺集中的三个支队,除抽调兵力组成先遣支队由粟裕率领东进苏南外,其余人员都还在接受军政训练。但这里的抗日氛围,却空前红火起来。

    各地慕名而来的进步青年,组成战地服务团,举办各类战地培训班,传授防空、防毒及战场救护等知识。战地服务团的学员们走上街头,游走四乡,散发抗日传单,张贴抗日标语,演出抗日活报剧,举办抗日歌咏大会……

    从沦陷区迁移过来的《中央日报(安徽版)》、《中国日报》、《大公报》在这里坚持出版发行。各学校创办的《烽火周刊》、《皖南人》等宣传抗日的刊物,如雨后春笋,抗日舆论空前炽烈……

    “北有延安,南有岩寺”,“江南小延安”,这些就是当时的岩寺人引以为豪的自我定位,她吸引着南方各省的热血青年,源源不断地奔赴这个江南的抗日中心——岩寺。

    当我独自在岩寺老街上漫步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看似幽静的古镇,30多年前还有如此一段轰轰烈烈。那次也没有注意到何处有个金家大院,即使从金家大院门口经过,也不会联想到新四军军部,想不到这就是新四军军部旧址。

    当我在文峰塔下举头瞻仰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新四军就是在这里聚集、组建,这里就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出征地。

    史载:1938年4月5日,新四军军部移驻岩寺,设在金家大院。5月5日,新四军军部离开岩寺,向太平县转移。

    整整一个月。仅有一个月。

    第三战区的长官公署就在屯溪,咫尺之间。卧榻之侧,不可久留。

    有了这一个月,就已经足够了。古迹以人文而流传,从此,岩寺不仅有文峰塔,有进士及第,还有新四军的军部、兵站、修械所、战地服务团,多了一层红色底蕴。

    十年前,徽州地区撤地设市,新的市名弃“徽州”而用“黄山”,此举至今仍广受诟病。不过,“徽州”二字并未完全消失,市之下属有徽州区,区委区政府就设在岩寺。

    徽州,这个悠久的文化符号,历史地融合在古镇岩寺之中。


    徽州纪事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徽州纪事(8)岩寺古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ww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