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之后,再次讲了《海底世界》一课。
调整之后教学的重点依然不变:1.让学生明白文章是怎样从多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2.让学生学会如何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写。
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够段方式相同——都是总分的形式。所以最初的设想是抓住这一结构特点,用表格的形式开展小组学习。但是在实施时却发现,不同的内容给表格的设计和学生的合作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最终决定舍弃表格,以“本段主要写了那些动物?”“他们的活动有什么特点”“本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三个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总分的构段特点,我特意将中心句放在最后展示,并以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种结构的理解。不足的是,这样的设计偏重于对结构的理解,对后边几段的自学帮助不大。没有表格,自主学习缺了抓手,课堂上仍是老师占了主导位置,放给学生的时间太少。
课后,同事们针对我的困惑给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建议,比如: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太多,过多的知识点可能会干扰设计思路,导致老师难以放手。又如,同事建议,如果填写表格内容比较繁杂的话,是否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重点内容呢?我觉得这些建议非常好,如何运用这些建议,是我下一步要思考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