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图书已经在离开我们的的路上了,甚至对于一部分人来讲,屏幕早已替代了纸张。这是现实,是不可逆的趋势,屏幕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替代纸张,却消灭了纸张,所以,被消灭的企业和产品往往来自于其它领域。
纸张的正常保存年限也就是几十年,电子图书替代纸质图书早已成为共识。我本人就曾在这个行业中工作过,给大学、政府图书馆搞馆藏数字化,政府和大学早就对馆藏数字化做出了硬性要求。数字期刊和图书不光寿命几乎无限长、节省木材、而且阅读方便、可以跨文检索......好处多的很,甚至直接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
顺便提一句,馆长们大都很睿智,李笑来的母亲不就是一个馆长吗?他的母亲告诉他:一本再厚的书,说的总是那么几个概念,你只要搞清楚这几个概念,也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内容。在我听到这个故事后,对以后的阅读上,提供了极好的指导方向,受益太多。
另外一个现象是,领导和老板的办公室通常有特别大一个书架,摆满了几乎没怎么翻过的书,一看就知道,他们是非常博学的人。就算不博学,也是极其有财的,这些藏书,没个几万十几万是买不来的。
我属于另外一部分人,有着怀旧情结,认为读真正的纸质书,才有感觉。所以家里地方富余些就弄个书房,不富裕也至少弄个书架不是。我也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农村人,在勤奋工作、加上运气加持,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改掉了不洗澡、随地吐痰这些坏毛病,并成为了一个爱品红酒的高雅人士,这时候,他去找到禅师问:禅师,我现在去掉了农村时候的坏毛病,现在我是一个爱品红酒的高雅人士,那我是不是已经抛掉历史在我身上的印记,成为一个文明的现代人了呢?禅师说:不洗澡、吐痰是你自己历史上存在的问题,喝红酒只不过是19世纪一帮法国人的历史问题。你依然甩不掉历史的影子。
我们现在很多事情都是在历史中寻找意义,比如那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实,读纸质图书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如果还不是,那原因就只剩下一个——装B。
可能在蔡伦发明纸张之后,还有一帮顽固的人坚持用竹简和木片呢!
房子这么贵,空间就这样被占用,一个书柜也不便宜,还得搭上宝贵的时间,哪头算都不划算。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就得慢慢转化读电子书,一个kindle足以了,想看什么,在线购买就可以了,价格还比纸质书便宜,一付款,马上就可以读,比邮购还迅速。至于历史的意义么,还是算了吧,那个效率真的很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