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是什么,让孩子离心中渴求的归属感越来越远?

是什么,让孩子离心中渴求的归属感越来越远?

作者: 张梦真生命疗愈 | 来源:发表于2022-07-27 22:50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人的所有行动,都是来自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成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发自内心的归属感。

    大人是如此,小孩子更是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是社会中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想要在自己特定的环境内,得到认同和归属感。

    以前孩子是独生子女,一个人享用父母和上辈老人的全部宠爱。

    而现在大都是二胎三胎,当家中第2个宝宝出生的时候,其实对大宝的内心,影响是非常大的。

    很多家庭的大宝,对父母更多的关注小宝,心中会认为,妈妈有了小宝而不爱自己了。

    虽然这不是事实,但是大宝的想法比事实更重要。

    大宝的行动目的,是想重新获得妈妈的爱。但是他内心,并不知道怎么样去表现,才是正确的表达。

    他为了引起妈妈的关注,会需要拥有跟小宝一样的东西,或者是大哭大闹。

    而且恰恰适得其反,让妈妈感到,更加疲惫和厌烦。

    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中,引用了,德雷克斯的话来解释: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是解释能力却很差。

    孩子对想要表达的目的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对于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的想法是基本上是错误的。

    他们采取的表达方式,往往与其目的背道而驰。

    因为他们正确的认知,和更好的办法去表达。采用笨办法,反而增加了父母的负担,惹人生气和讨厌。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他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他会越来越丧失信心。进而缺乏自我认同感,自卑。

    由此,我再次回顾自己儿时的记忆,为一直在寻找自己为什么爱哭、为什么内心缺乏自我认同感的原因,找到了答案。

    在我两岁多的时候,母亲生下了小弟。这就圆满了,母亲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两儿两女的美好愿望。

    母亲大部分的精力都关注在更小的刚出生的弟弟身上,而我内心向往得到母亲更多的关注,成了奢望。

    小小的我,内心委屈和不甘,经常一不如意,就哭闹半天,怎么也哄不好,这更加重了母亲对我的无奈和不喜。

    想要引起她关注的我,用错误的令人厌烦的没完没了地哭,来表达不满和渴望,再长时间得不到回应后,学会了讨好母亲,经常因为我关照小弟得到母亲的赞扬,而高兴不已。

    这样的环境中的错误循环,造成了我的讨好型人格,特别在意外在评价,哪怕看见人家一个不善的眼神,也会神经兮兮地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惹了他人不高兴?

    这种人格,内在的逻辑就是自卑和缺乏自我认同感,找不到自我价值感,活不出真实的自我。

    为了得到环境里的周围人社会归属感,不停地讨好他人,自己活得压抑心累,内心匮乏,缺乏安全感。

    现在读了这本书,我找到了自己爱哭的心理原因,体谅了当时母亲的无奈,心中释然了,放下了,她有自己的不易。

    在贫困的泥淖中,能生养大我们五个孩子,培养我们读书,走出社会基层,已经很伟大了。我不能因为她给予的爱无法满足我渴求的心灵,去苛责埋怨她。

    已经年过半百,养大自己孩子的我,经历过生活的风雨,体会到父母的艰难。

    现在深挖自己内心的曾经伤痕,只想找到当时产生心理问题根源,疗愈自己内在的小孩,继续成长自我。

    当父母了解到孩子行为的背后目的时,采用充满爱的言行,亲切地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才能让他得到归属感,建立信任和自信心。

    人的生命复杂而缜密,每个人行为背后,都有其自己深层的逻辑缘由。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生活的经历中,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伤害和疤痕,那都是内心抵御外界冲击的见证。

    我们在读书中,回顾或发现过去的伤口,帮助自己内在纠偏、修复,继续成长内在的心灵。

    自我成长中,获得强大的心力,才能在以后的生命旅程中,有智慧和心之力量,做正确的选择和行为,活出有价值观的人生。

    年度写作营第62篇,字数1400,累计99020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什么,让孩子离心中渴求的归属感越来越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rt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