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按《史记索隐》的标准,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又说:“老子英雄好汉。”如果我们把两句话倒过来说,那么,春秋五霸的父亲们,是一群怎么样的人呢?
1、齐僖公
齐僖公,又叫齐厘公,姜姓,吕氏,名禄甫,齐前庄公之子,是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父亲,公元前731年至公元前698年在位。
齐僖公在位时期,曾先后多次主持与郑国、鲁国、卫国等诸侯会盟;公元前715年春,齐僖公成功平息宋国、卫国与郑国之间的争端 ;同年七月,齐僖公与宋国国君宋殇公、卫国国君卫宣公在温地会见,并在瓦屋结盟 ,使这些诸侯国放弃在东门战役中结下的旧怨。
公元前713年,因为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齐僖公与郑国、鲁国联合出兵讨伐宋国;后又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而出兵讨伐郕国。次年七月,齐僖公会合鲁隐公、郑庄公攻打许国,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便占领了许国,迫使许国国君许庄公逃亡到卫国。
公元前710年春天,宋国发生内乱,太宰华督弑杀宋殇公。齐僖公与鲁桓公、陈桓公、郑庄公在稷地会见,商讨出兵平定宋国内乱。
公元前706年,狄戎侵入齐国,齐僖公得到郑国援助,成功击败狄戎,后又出兵讨伐鲁国。公元前699年二月,齐僖公联合宋国、卫国、燕国再次出兵讨伐鲁国。
齐僖公的上述作为,使齐国形成小霸的局面,因此,齐僖公也被后世称为春秋三小霸之一。
2、宋桓公
宋桓公,子姓,宋氏,名御说,宋国第十九任国君,是宋庄公之子,宋闵公之弟,春秋霸主宋襄公的父亲,公元前681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
公元前682年,宋国大夫南宫长万弑杀宋闵公,拥立公子游为君。萧叔大心借曹国军队反击,杀死公子游,拥立公子御说为君,是为宋桓公。
宋桓公在位时期,也曾多次与齐桓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公等参加诸侯盟会,并出兵与齐国、鲁国援救郑国、邢国,安定周王室。公元前651年,宋桓公去世,太子兹甫继位,是为宋襄公。
3、晋献公
晋献公是春秋霸主晋文公的父亲,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在位26年。
在历史上,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废长立幼,迫使太子申生自杀,出兵攻打夷吾和重耳而倍受诟病。
但实际上,晋献公即位后,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任人唯贤,起用士蒍、荀息、里克、郤芮、郭偃等一大批异姓人才为卿大夫,诛杀"富氏子弟、桓庄之族",彻底解决了"公子作乱"的问题,不仅巩固了君位,政治也很清明。
同时,晋献公很善于利用奉行尊王政策,为晋国谋取利益。晋献公在位期间,晋国先后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也击败过狄戎,后又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不仅提高了晋国在诸侯国中的威望,也让晋国的地盘大大得到开拓,史称,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这些都为晋国后来长期称霸天下奠定了基础。
4、秦德公
秦德公是秦宪公的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春秋霸主秦穆公的父亲,公元前677年至公元前676年在位。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
秦德公即位后,迁都雍城,迫使大臣梁伯、芮伯前来朝见秦君,为秦国后来向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与此同时,秦德公还致力于为秦国建章立制,后来秦国的各项制度,在秦德公时期大体有了雏形。因此,秦国的国力也开始得以迅猛发展,这也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兴盛并进而与中原各国争霸奠定坚实基础。
5、楚穆王
楚穆王,芈姓,熊氏,名商臣,是楚成王长子,春秋霸主楚成王的父亲,公元前625年至公元前614年在位。
楚成王在位时,立商臣为太子。公元前626年,商臣得知其父楚成王想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当机立断,立刻带兵包围王宫,逼迫自己的父亲楚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君。
楚穆王即位后,致力于改变楚国在城濮之战后的劣势,先后灭掉江国、六国、蓼国等周边小国,进一步控制江淮地区;随后,楚穆王又出兵攻打长期在晋国与楚国之间左右摇摆的郑国,囚禁郑国的公子坚、公子龙和乐耳,迫使郑国向楚国请和,攻占陈国壶丘。
之后,楚穆王对内平定斗宜西、仲归叛乱,对外遣使访问鲁国,与鲁国建立友好关系,俘虏舒国国君、宗国国君,攻打巢国 ,使楚国势力扩展至江淮地区。
总之,齐僖公、宋桓公、晋献公、秦德公和楚穆王,这五位春秋五霸的父亲,在历史上都很有建树,没有一位是省油的灯,更没有一位是吃素的。加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成王等都不是“啃老”的主,反而还能在父辈奠定的基础上,带领各自的国家更上层楼,成就霸业。所以,“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好汉”这些话用在他们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