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里总是有很多想法,而且自认为是不错的想法,也有写下来与人分享交流的意愿,也希望,通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实现时间和经济的自由。遗憾的是,到我在此提笔落键之前,这些都还只是想法。

就像在二十几年前,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一段时日,那时很是羡慕每天可以起床晨练跑步的人,既锻炼了身体,还美化了身材。于是告诉父亲“爸爸,记得每天叫我早上5点半起床跑步哦,如果我偷懒耍赖也要叫我”。坚持的是爸爸,一直耍赖的是我。一次爸爸打趣我到“我大姑娘想要晨练跑步,就是这跑前准备的时间长了些,从去年夏末一直到今年快中秋节了,还没跑出去。哈哈哈哈或.......”看出我的窘迫,爸爸又马上说“也是,你刚刚上班,压力大,每天也很累”。

那时没有“懒癌”和“拖延症重度患者”这些此,现在想来,我就是“懒癌晚期”和:拖延症重度患者“。亲人,可以原谅、包容我们的一切,甚至还会主动为我们的种种不努力和不成功找借口,借以维护我们可怜的自尊,实则是变着法儿地传递着他们的心疼。
但是,现实和生活,是如此地公正,甚至显得有些无情。打起人的脸来,从不手软。
如今的我和二十几年前的我比较起来,在时间的轴上,所记载的收获,除了大儿子,就是年龄。根源就在于,各种想法,只停留在想法阶段。当想法一直停留在想法上,它就变成了空想。然后,时间会告诉我们,我们的每一个最初很丰满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变成一个个的深坑,如果我们不用努力去填满,用努力将想法变成现实,进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理想转为现实的基础上,将其构建成按照理想建构而成的宫殿,那么最终,这些想法就是成为埋葬我们的坑,埋我们的坟。

趁着我现在还没有被时光的流沙埋没到头顶,我想着应该用一点点的实实在在的努力——每天坚持码字,先克服掉拖延和怠惰——一篇篇文字将自己垫高,从自己挖的坑中走出,在原地耕耘,让理想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