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地下掀开的“尊严” ——从韩国电影《寄生虫》中浅谈滤镜后的社

由地下掀开的“尊严” ——从韩国电影《寄生虫》中浅谈滤镜后的社

作者: Jiao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20-02-22 21:22 被阅读0次

由地下掀开的“尊严”

——从韩国电影《寄生虫》中浅谈滤镜后的社会表达



 

 今年的戛纳,奉俊昊带着《寄生虫》实至名归,不负大韩民众心向所望。导演对影片现实的揣摩,对韩国社会底层赤裸残酷的生存面貌的揭露。都能看到资本掌控的社会之下,主人公一家是如何通过遮隐自身的“穷酸”,至重新拾起生命尊严。然,同于其他国家的现实电影,《寄生虫》的出现也带动了政府举措并有变革的实施。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现影片中看到现实存在,在当下现实中,努力更正残酷现实。创作者们在选题时,没有回避赤裸现实,尽显怜悯和同情。囿于固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近年随着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工业革命以技术引领世界的时候,日韩电影的现实题材在商业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对自我名族的反思,尤其韩国电影在近三年中的快速崛起,并以世界电影前三的位置冲出亚洲。电影的卖座和艺术层次都是离不开选题的真切。

电影《寄生虫》在宣传海报的版本之一中,将每个人物的眼睛用黑色胶条封住,其实用我们中国典型的寓言故事就已经解读,“掩耳盗铃”,虽然是被封住双眼,但是别人就看不到你的“过错”了吗?在看别人看不到的同时,其实自己也看不到了他人,这是何其的“掩耳盗铃”论。影片的主人公生存的环境还原了最繁华下的大悲哀,首尔的地下室。这样的桥段不是第一次运用到电影中了。前年的《小偷家族》以同样的选题环境、类似的生存背景,都是在亚洲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极端化的社会表达。富,统治的一切缘由,穷,世代所累的卑微。这样的影片无疑是在掀开发达社会的不可看的疮疤,但是正是这些看似非清的社会表达,却成为了世界民众都应该瞩目的新形话题。


形象的选址,差异化极强的生存环境。一是高山别墅,一是市区地下室。影片的开篇,符合典型的韩式生活。对我们而言,可能会不解于一健全的家庭,四口成员,靠臆想、得过且过。不可忽视的却是,这个典型的家庭却是同环境下的其中之一而已,并不像《小偷家族》中的特殊人物属性。那么,就该深刻的反思,为何处于该生存状态下,还如此的理直气壮呢,甚至是有些小的黑色幽默寸在。尔后,一个山水石的出现,一个富家男孩的引荐,改变了这个将死而不能的家庭团体整个的心态。因为,他们还有上进心,也想像有钱人般的度日、酗酒,然不可预料的就是幸福并不会从天而降。导演用通感来表达他对于某种物质的现实存在。用气味作为特殊的线索,贯穿在剧中,这种气味不仅使观众能够真切的闻到,更是代表一个阶层一个阶级的烙印。无论怎样的遮藏,都无法去除身上的污秽和霉变的“虫气”。

上层建筑给予温饱的同时,还要提倡民众有意识和思想上的进步和提高。理所应当和理直气壮,是因为他们忘却了做人的权利和目标,固守成规于不可变更的生存命运。片子的最后,装扮成印第安人的基泽,杀死了因为拿车钥匙时捏鼻子怕闻到他身上气味的朴会长。基泽的举动,就是意识到了那悲悯的尊严,如果吃不到“面包”,似乎那只是一辈子的臆想,但是吃过了“面包”的基泽,仿佛已经自我蒙蔽住了双眼,甚至是忘却了自己住的是地下室。而不关窗的地下室,就会灌满虫子药,但是虫子药能杀死短暂的虫,却杀不死重生的他们,重生使其获取了丝毫的自尊心,这微乎其微的自尊,怕的就是被他人再次戳破。而这最终的尊严,也是最后的觉醒,而对于犯错的人来说,能觉醒就是一种进步。


     地下室,是本片最执意的表达。也是让我们真切的了解到发达国家的高速依然躲不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悲哀。穷人有集聚的地下室入住,连富人的宅子挖地三尺也要有地下室给自己留下“避难”之所。尔后,在和平年代又成为穷人的“避难场”。而地下,原本是小动物保护自己的藏身的安全之处,在高级发达文明的社会现地下室中生存,我们一般可认为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寸土寸金,当然这属于我们的“北京思维”。唐诗人,杜甫早也在几千年前就开始忧于住房问题,并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社会思考。社会的平衡发展才是根本。朴会长一家似善意的君子层面去同情和认同于服务他们的社会层。地下室,将人变回动物,并用动物的思考模式去看待尊严,渴望食物。而朴会长一家作为房屋拥有者,也是社会的怜悯同情者,其实在本质上不过是施舍像动物本体一样的生命而已,那么自然而然,对于朴来说,人类的气息应该和他是一样的,而基泽的味道,或者是偶尔的地铁味道,只不过是一种动物生命体的存在而已。没有相等社会层次,社会意识,不可能等到真正的尊严。


用反向讽刺的方式去讽刺,多处的隐喻和对比蒙太奇。是金字塔?是自画像?是桃子?是金字塔?是大的房子对比于脏漏恶臭的地下室,还是丰富的冰箱和那低贱的自助餐?在同处于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国度下,性善论呢?为何卑微到寄生?从《雪国列车》中,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诺亚方舟;从《空房间》中,我们看出普通人也想拥有美好的愿景;从《流感》中看到了极度恐慌后的吃人现象;韩国近年影片的现实性,是一种勇敢的探索和尝试。这种病症是创作者创作的灵感来源。

寄生虫,本身就是在潮湿环境中快速在宿主身上进行繁殖的生物。无论它的气味、还是它的样貌都是令人不堪。就像我们现在打开百度首页,轻轻敲打键盘,“寄生虫”三个字出现,我们的百度会温馨提示“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是否还要继续打开”。就是这样一类令人作呕的生物,为何导演还将其作为该片的名称,一种反向的表达。看来,也是在某一个层面上对于该社会底层不堪的态度和自暴自弃的生存法则失望不已吧。或许是我们在韩剧中看到了太多的美好,反而菜在现实题材电影如此揪心。

地下室可有,但希望人类能够私下里胶条向阳而生,不畏衣食住行而累,从地下真正的走出,展露属于人类特有的尊严。

Ming

2月22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地下掀开的“尊严” ——从韩国电影《寄生虫》中浅谈滤镜后的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yr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