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树:活在字里的中国人》
汉字树一套8册,作者廖文豪,毕业于台大电机系,本是一个精于计算机“理工人”,却因机缘巧合,对文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引入计算机强大的汇编整理能力,系统的梳理汉字的构件,这才有了这一套奇妙的书。
以第1本《活在字里的中国人》为例。封面是土豪金,可是把封套拆开——居然是一张挂图。展开足有一张8开的素描纸那么大,中间最大的金色圆形是“人”,如太阳的光芒般向外辐射出“尸”、“亡”、“匕”、“欠”、“氏”、“儿”等部件。黑色的背景,金色的文字,跃动错落的圆与长短不一的直线,密密麻麻却又错落有致,充满了端庄尊贵之美。
重新发现汉字的美与趣读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汉字,真是太美了。它是有生命力的,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和人一样,字与字之间也有着强大的内在联系。汉字最开始是象形文字,然后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深远。一个个汉字连起来便是一副从历史长河中流淌出来的壮美画卷。随手撷取,都是那么的芬芳迷人。
作者说,人的生活百态都可以转化成文字。甲骨文“女”乍一看,像“虫”,描绘的是一个女子,双手交叠放在膝上,跪坐于地的娴静端庄模样。如果“女”字的胸前添加“两点”之后,就又衍生出具有哺乳能力的“母”亲。如果在母亲的头上,添加“一根根头发”,就衍生出“每”,借此引申出每一根、每一滴等含义。“每”字右侧再加上一个头朝下的婴儿,以及表示水流的三条弧线,就是一个“毓”字,生命的诞生,无需多言,尽在此中。
《汉字树》把原本是象形文字的汉字放回图像的脉络来理解,整理出一张又一张的汉字出图形。只要拎起一个“头”,马上就可以捞起一串字来。让我们这些因为朝夕相处而对汉字失去审美能力的人,重新去感受造字的挣扎与想象,也重新建立我们与汉字的关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可以依靠它来实施字理识字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字源字理,承载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传承和吸收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同时,积累基本的学习技能,从而将识字教学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自学和交流学的自主学习。比如教授,“瓜”和“爪”,出示这两个字的象形文字,柔嫩的瓜藤与坚硬的爪牙,形象特征对比鲜明,一定能使学生记忆深刻,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比起传统的文字学权威之作《说文解字》,廖文豪老师的《汉字树》,既清晰简明又趣味盎然。而且阅读门槛不高,便是放在枕边睡前临睡翻一翻,也能常读常新,偶有所得,会心一笑——原来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中,就有无穷的宝藏与乐趣可以发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