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重读陶行知》
20230208—03
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中,先生所提到的平民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从小到大,刻在基因里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如今才知,原来这句话是被先生所批评的。
先生如是批评:“我们吃苦的目的就是要做人上人吗?我们用功的目的就是要求个人升官发财吗?为什么要读书?读了书就应该把自己的脚站在别人的头上吗?公平的世界里只有人中人,不应该有‘人上人’和‘人下人’”。同时,先生特别说明:“为国家培养特殊人才,这也不是培养他做‘人上人’。有人误会以为我们要在这里造就一些人出来升官发财,跨在他人之上,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孩子们都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为老百姓造福利。他们都是受着国家民族的教养,要以他们所学的东西贡献给整个国家民族,为整个国家民族谋幸福,他们是在世界中呼吸,要以他们学到的东西帮助改造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利。”
我的理解是,我们要培养的人应从平民中来,到平民中去,把自己所学得的贡献给老百姓。
平民教育不是意味着只是培养平民,而不注重杰出人才的培养。不论我们的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怎样的社会地位,应具有身后宽广的平民情怀。平民教育应对每一个孩子,实施素质教育情怀,培养具有平民情怀的公民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他最好的发展。
培养“人中人”应具有爱国情怀。在抗疫期间,已经八旬的钟南山先生,提出“不去武汉,不入武汉”的建议,而自己却坐上了通往武汉的高铁。在高铁餐车上研究文件,他就像一剂镇定剂,安慰着我们,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还有另外一位医生吴孟超,他是肝胆外科的一代宗师,既有“人上人”的学养与技艺,也有“人中人”的大爱与仁心。
他们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誉,而自己履行“人中人”的尽职。
什么是“人中人”?
“人中人”是一个正常的人,而非人中之凤。我们要培养健康人格的学生,而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全国985,211名校很多,但是普通院校更多,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进入一流院校,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孩子健康,积极向上,人格完整,懂得感恩,善良,乐观就好。
培养“人中人”需要教师放平心态
在结束了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我们终于迎来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对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而言,真的是“悲喜交加”。“悲”的是线上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浑浑噩噩,教学进度跟不上。“喜”的是本学期时间较长,还可以亡羊补牢。在交上来的寒假作业中,良莠不齐,其中以“莠”居多。问问自己生气吗?很多的气在网课期间已经宣泄,开学前已经想到了作业会收不齐,质量差的结果。生气也是无效的,唯有重新改良教学方法,带着孩子们一起奔跑。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李镇西老师在对话叶圣陶先生指出“每一粒种子都蕴藏着极大的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如果把种子比作孩子,把种植家比作教师,那么,教育的作用,不是增加种子发荣滋长的可能性,而是尽最大的努力发挥这种可能性”。努力让每粒种子生根发芽,这是我们每个老师与家长的远景。
学历和分数的作用只是有限的和暂时的,在终身教育,互联网遍布世界的时代,每个人应该追求的是学会学习,告别精英主义,不追求攻击性的教育,真正的精英是以天下为己任,做大众之事。
既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而是做“人中人”。不要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孩子,看似是平等的标签,却是最大的不公。所以在作业布置上,我们提倡分层次。在对学生的考核上,也应分层考核,同一张试卷考察不出所有孩子的特长。
浅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