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真相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关这首名作的情绪与情感,通常的解释是,前面诗人已经伤心过了,正是因为难以排遣“欲断魂”的愁绪,所以才要找酒家,才要找“杏花村”。这种理解其实不然,杜牧说“路上行人欲断魂”,没说他也“欲断魂”。其实要搞清楚这一点,对古人来说原本不是问题,而对今人来说隔膜了许多。最关键之处就在于:
清明节这样的节气,内涵到底是什么?
清明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历书》上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是好时节啊,天清气朗,气温升高,更是春耕的重要关头。所以古人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事实上除了农耕,清明在生活中也特别重要。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还叫秋千节。女孩子在这一天要荡秋千,连宫中妃嫔、宫女们也要荡秋千。可以看出,古人在清明的时候是崇尚运动的,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蹴鞠,接着还要开始放风筝。
不过这样一来,有人难免会问,这不是太不庄
重了吗?因为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啊。
说到这个矛盾,就要把清明节、寒食节和上巳节,放到一起说。在古代,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的第105天,和清明的日子很近。清代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的两天之后。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后,寒食节就定在清明之前的一天了。而现在,基本上是把寒食和清明放在一天过。
说到寒食节的起源,大家一般会想到介子推的传说。但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上看,寒食节的源头应该是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学会使用火,对人类文明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古人认为火有神灵,就要祭祀火。但所祀之火,每年都要止熄一次,然后重燃新火,这被称为改火。改火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中国人的文化核心是祖先崇拜,所以祭祀天地、祭祀鬼神的时候也要隆重地祭祖。因为要改火,要祭新火,所以当日不能用火,只能吃凉食,这就是寒食的真正起源。
另一方面由于要祭祀,祭祀新火、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所以要扫墓,要有庄严的哀祭形式。但如果只哀祀,只吃凉食,所谓过犹不及,尤其与春天的生发之道又不相吻合。《黄帝内经》说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又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就是说 ,春天的时候,要让身体里的少阳之气,其实就是新火,自由生长,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对这段话最好的解释就是被孔子称赞的曾点所说的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月三的上巳节也是这样,清明、寒食、上巳,这三个节其实有相近的特点。第一,它们时间非常接近。第二,它们都是先举行祭祀,然后有各种的游戏。这不仅不矛盾,而且非常科学。究其本质,清明、寒食、上巳,都是为了尊重生命。因为春天阳气始生,代表着生机的出现,如同新火一般。古人讲究敬畏,要祭祀。在祭祀之后,就要体现出生机和活力来,又因为在寒食吃了凉食,在扫墓时有哀戚的情绪,就更需要通过健康的积极的情绪,把身体和灵魂引向良性循环。
这样的生活观、生命观,既不失敬畏之心,又合乎大道自然,更充满了正能量,特别能体现华夏文明生命哲学的大智慧。
说到这儿,我们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呢?因为那是扫墓,那是祭祖,要表现哀戚的心情。而为什么诗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场面又那么清新爽朗、如在目前呢?因为这是踏青,这是游春。因为天地清明,万物生发,我们作为自然的一分子,也要在这春和景明的时节,表现出生机和活力来。
所以最“清明”的不是杏花村,而是那个小牧童。他才是《黄帝内经》里的“少阳始生”,他才是改火节里的新火新明。他轻轻地一指,就把一代代的国人引向了尊重生命、充满生机的清明!
清明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