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去到了巴黎的地下墓穴。这里,沉睡着600万具尸骨。
两百多年前,因为爆发瘟疫,为解决墓地不足的问题而被转移至此。
不比中国文化对死亡的回避态度,西方社会对死亡没有太多的忌讳,会更为豁达。在寸土寸金的巴黎市区就有占地超过上百公顷的墓园。
墓园在欧洲人眼中如宁静祥和的公园,是另类的旅游景点,也是当地人沉思平静的空间。
总记得一个法国同学跟我说,她喜欢去墓地,墓地让她平和。
尤其巴黎这些超过百余年历史的墓园里,是众多名人的长眠之所:肖邦、王尔德、斯坦因、巴尔扎克、毕沙罗...人们可以跨越生死,穿越时空,这么近却又那么远的去凝视历史的伟人。
所以墓园所集结的也许不是哀愁,而是死生无界的永恒对话。
而这个地下墓穴,更加不同于墓园,因为直面眼前的是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尸骨,是密密麻麻的头骨和大腿骨被错落有致地堆砌成的数公里的骨头墙。
初见让人头皮发麻。清晰可见很多头骨正中都有明显的凹陷,有的整块头骨直接破损,有的全部布满了绿苔。
明明也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今却如此残缺不全,生前是经历了怎样的颠沛流离,战乱、瘟疫。不免让人唏嘘。
可纵然他们的生命曾经贫苦或坎坷,在这里也很难读出浓厚的哀愁或悲伤,留下的只有对死亡的敬畏和坦然。
其实想想,我们和这眼前的骷髅骨架又有何区别呢,不过是多了一副皮囊罢了。甚至放眼世间万物,谁都离不开一具骨架和一幅皮囊,人如此,动物亦如此。
那能区别二者的是什么呢?唯有灵魂罢了。那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优于其他物种的让人类引以为傲的智慧。
可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只停留在滋养肉身上,全然忘了精神世界的存在。这不免是悲哀的。
而在墓地面前,再显赫的世俗功绩、再光鲜的动人外表,都变得微不足道、黯然失色;在死亡面前,再大的事也成了小事,心中纵有千斤重压也都变作鸿毛。
跨越时间和空间,面对数百年前的尸骸,会觉得自己真如宇宙尘埃一般,渺小到没有重量。既然没有重量,还能承载什么事情,还有什么是让人无法释怀的呢?
生前再如何折腾,死后都将孑然一身。所以墓地也是最没有分别之心的地方,对一切肉身一视同仁。死亡也只能禁锢肉体,却不能束缚灵魂。
柏拉图认为灵魂永恒,虽然被后世很多哲学家批评是神秘主义。可其实灵魂永恒与否,并不重要,只要伟大的思想确实的存在过,就算肉体消亡,也势必会承接着它其他载体留存下来,继续滋养后人,足矣。
其实死亡和永恒并不一定是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或许正是死亡才赋予了生命意义,才让人去探寻生命的价值。
如果说人生就是通往坟墓的旅程,那提前到终点看看,提前了解死亡,会让生者更知道该如何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