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鲁迅《端午节》

读鲁迅《端午节》

作者: 李杨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1-11-01 17:22 被阅读0次

    01 读书

    今日,阅读鲁迅写于1922年的文章《端午节》。

    文章的历史背景是1921年北京各大高校教职员工向北洋政府索薪事件。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财政困难,停发了北京八所高校教职员工的薪金,这八所高校就联合成立了“索薪委员会”追讨工资。

    这个事件和我国近代史上另一件大事有关:李大钊当时兼任北大教职工代表联席会议主席,并在“索薪委员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整天忙于追讨北京八所高校教职员工的工资,因此无法前往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端午节》一文的主人公方玄绰就是当时北京的一名教员,在政府兼差。他“虽然也缺钱“,甚至”万分的拮据“,但从没有加入教员的团体内”,“大家主张继续罢课的时候,他虽然仍未到场,时候却尤心悦诚服地确守了公共的决议”,“他既已表同情于教员的索薪,自然也赞成同僚的索俸,然而他仍然安坐在衙门中,照例地并不一同去讨债”,他曾“空手送走”“衙门里领不到俸钱,学校里又不发薪水”的同僚,后来也出于同样的缘由、同样地被一位很疏远的朋友“支使出来了”。

    方玄绰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文中有一段话是怎样说的:”他最不敢见手握经济之权的人物,这种人待到失了权势之后,捧着一本《大乘起信论》讲佛学的时候,固然也很是‘蔼然可亲’的了,但还在宝座上时,却总是一副阎王脸,将别人都当奴才看,自以为手操着你们这些穷小子们的生杀之权。他因此不敢见,也不愿见他们。这种脾气,虽然有时连自己也觉得是孤高,但往往同时也疑心这其实是没本领。“

    作为一名文人学者,从日常一直论到历史,方玄绰的解释是“古今人不相远”的“差不多”。

    这个“差不多”理论,几乎可以解释古往今来一切的现象。反正太阳底下无新事嘛!

    臣子效忠皇帝,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历朝历代的历史就是这么写过来的;老子打儿子,以后儿子当了老子,照样会打他的儿子,一辈一辈地就是这么打过来的;女人是男人的附庸,裹着小脚连大门都出不远,相夫教子就是天职。……

    有了“差不多”理论,便可以解释和忍受许多存在的合理。即便不能忍受,也要忍受,因为不敢,更因为没有与恶斗争的勇气。

    02 思考

    我原想,这么一篇文章,对于今日还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吗?左右看不出来。毕竟,当今的时代已经较为进步了。我们似乎不必再与恶斗争了。

    可是,身边毕竟还有不少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旧思想,与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风貌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是那么理所当然!就拿夫妻之间来说,在当今,依然没有充分实现平等、尊重的交流。

    “他爱你吗?”

    “爱,可是更多是把我当成他的附属。他想关心我的时候,就关心我一下。”

    “为什么说是附属呢?”

    “因为他不支持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当我询问他最近在干什么时,他却说「不说了,说了你也不懂」。”

    ……

    不仅没有平等的交流,对于生育这类大事,似乎也开起了倒车。

    男人对女人说:”三胎放开了,父母亲比较关心我们的事。“

    女人说:”两个女儿就很好了。在我心里,并不觉得还缺乏一个儿子。我也需要做我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我不想生三胎。“

    过了一阵子,男人又向女人提起:”三胎放开了,父母亲比较关心我们的事。“

    彷佛女人的意见怎样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所谓“传宗接代”的大事。

    时代在进步,男人的思想没有进步吗?绝不能这么说。大多数男性的思想是很进步的。但是他们思想的解放还不彻底。他们耳朵边、他们脑海里,还总是回响着父母对孙子的期盼和他们殷切的神情。如果他们彻底地思想解放了,他们就是背叛了祖宗。这罪过太大了。

    所以,他们嘴上是进步的,说什么“男孩女孩都喜欢”,但骨子里还是封建的。

    有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征求配偶的意见,就在朋友席见的插科打诨中附和要二胎三胎的建议,言外之意是再生一个儿子就好了。

    这算不算恶?算。强调儿子重要性的同时,就是贬低女性的存在。在生育问题上,女性还继续背负着封建的期待,还未实现完全的自主。

    过去,非双独的公务员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后来开始可以生两个,再后来可以生三个。一方面,这有利于改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这也使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在本应进步的人群中死灰复燃。

    关于饭桌上的三胎话题,男女两性议论的方式往往不同。女性朋友聚在一起,通常是一般疑问句:“打算再生吗”?这是尊重的。”你老公呢?他还想生吗?“在女性的话语中,男性是受尊重的存在。

    然而,我们的男性朋友,往往使用的是陈述句:”可以准备再生一个了。“如果对方已有一个女儿,他们则会投之以”你懂的“的眼神。他们从不会问:”你老婆呢?她还想生吗?“ 仿佛这个绕不开女人的问题和女人无关。

    现在的许多的人,在这些方面,大概也觉得古往今来“都一样”,但后来大约觉得欠稳当了,便改为“差不多”。既然如此,自己也就随着旧的大流吧。哎!简直遍地都是鲁迅笔下那位”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方先生!

    不过,鲁迅笔下的方先生尚且疑心是“因为自己没有和恶社会奋斗的勇气,所以瞒心昧己地故意造出来一条逃路”,而当代的方先生们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鲁迅《端午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kn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