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过一部关于林徽因生平的电视纪录片,于是对林徽因这个民国才女心生向往。最近在网上闲逛,发现了这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副标题是林徽因传。本以为是像《乔布斯传》那样多角度还原主角生平,或是像《苏东坡传》那样以丰富的史料和作者作品刻画主角形象。但是看完此书,让人不禁失望。这是一本不是传记的“传记”。倘若题目能叫做,《我眼中的林徽因》那么这本书基本上还算是成功的。可是本书偏偏使用了《林徽因传》的副标题,并且章节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在标题和结构都使用了传记的方式之后,内容却有点让人不知所云了!
即使是一个没有读过传记的人对于一部传记的好坏也是可以说出一二的,其中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是写传记要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来叙述传主的一生,其二是对传主的评价一定要客观,而不可随意臆想,擅自揣测。但是本书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两点上,首先,名为传记实为散文集。全书一共十万字左右,其中有七成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感悟、对传主的赞美、对精致女子的臆想,其余的三成才是对林徽因生平事迹的叙述,由此可见作何对传主生平史料的缺失是极为严重的。林徽因作为一个近代的名人,史料和事迹应该不太难找,并且她的后人依然健在。如果作者想好好为其作传,即使没有相关史料,也可以找林徽因的后人了解关于她的故事。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作者这样做,与其说本书是为林徽因作传,不如说是作者借林徽因为自己树碑立传。其次,就是我上面的第二点。对传主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传记其实是一个人的史书,修史贵在客观,传记又岂能臆测。这本书没有基于林徽因客观生平及林徽因家人朋友的了解而写作,那些空泛的文字显得缺乏说服力。纵观本书结构,每一章总是以白落梅的生活感悟或者是遐想开端,中间寥寥数句林徽因的生平穿插在无数堆砌在一起的漫无目的的文艺腔十足的字句中,最后再以一段生活感悟结尾。每篇关于传主的文字少的可怜,唯一字数较多的是林徽因和徐志摩、梁思成三个人的感情纠葛。但是,知道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始终是清清白白,对梁思成从来都是从一而终。而书中“我时常想着”、“有时候在想”、“其实想起来”这样的词句更是赤裸裸的暴露出作者对于传主生平材料的缺失和对传主评价的有失公允。
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
这是本书第二章的小字部分,也可以说是题记吧!纵观全书,每一章的开头都会有一些看似清新,实却无用的小字。以第四章——人间萍客为例,本章开头小字部分写到:
一路行来,我还是与许多缘分擦肩,所拥有的也渐次失去。并非因为不懂珍惜,有些缘分注定了长短。来时如露,去时如电,挽不住的终究是刹那芳华。
但是本章的主要内容却是林徽因家庭的三次居家迁徙,八岁移居上海,十二岁移居北京,十三岁全家移居天津,除了林徽因留京。这些当然是除去了七成左右的抒情文字之后的内容。倘若因为多次迁徙和战乱而将本章标题题为“人间萍客”也不是不可,但是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谁没有搬过几次家呢?这一点尚且不论,但是题记里面的擦肩、缘分、挽不住的芳华,就可以称之为无病呻吟了。这些句子和本章根本毫无关系,而这类的题记全书每章开头都有,实在是浪费笔墨。
书上说,这一年林徽因认识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也有记载,把林徽因、梁思成相识时间定在林徽因从英国归来的一九二一年。
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的第七段这样写道。一句“书上说”就简单的确定了林、梁的认识时间,也不做考证,谁知道这是那本书呢。对于传记传主的生平没有细致严谨的研究,不知道作者哪里的勇气来写传记。
自己是个怀旧的女子,总以为她亦是如此。后来才相信,这世间有相同情怀的人,但他们绝不会有相同的故事、相同的人生。让我静守淡泊流年,不理繁华万千,是甘愿的;如若命运安排好我要在天涯,亦无可回避。或许林徽因的心情也是这般,从来没有固执地想过要什么,也没有刻意去拒绝什么。每个人自从拥有生命的那刻起,就注定要扬帆远航。一旦没入苍茫江海,又何来回转的余地?
这是第二部分的第一章第七段的文字。一个“总以为”,一个“或许”,不得不让我相信作者在使用推己及人的方式写传记,而这也是传记的一大禁忌。当抒情味太浓,常常就会把抓住想象成自己,而这样的人是最不适合写传记的。但是诸如此类臆想式的评价却充斥了全书。
关于传记我也看过几本,但是从来没有遇到如此不像传记的“传记”。《希特勒传》、《普京传》、《苏东坡传》这些都是我看过的传记,即使是文风不同,他们行文理念也大多都是中规中矩的。但是《你若安好,就是晴天》这本书实在不应该将之称之为传记。如果是她就实实在在地说这是一本散文集,我也不会去看,更不会去批评它。但是既然冠以传记名称,那么作者就应该按照传记的写法来写本书。而不是借用传记的名号,挂羊头卖狗肉,欺骗广大喜爱林徽因的人。因此,若说传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是是不合格的。若是那天改为散文集,那么这本书还是可以去吸引一批喜爱绮丽辞藻的无知青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