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幸福到底为何物

幸福到底为何物

作者: 怕电的皮卡丘 | 来源:发表于2020-12-03 01:11 被阅读0次

            人之一生,于个人,悠悠百年,绵延漫长,于历史,只不过矢发于弓,短暂急促,转眼即逝。就是在这不长不短的一生里,社会训导人们去追求卓越,师长则要求人们做到出众,在达到这些目标的时候,我们喜悦,我们收获,甚至感到幸福,可伴随时间的延长,喜悦开始消逝,面对仅有的收获也开始疑惑,“这些真是我们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吗?”,人们开始询问心灵,连那稀少到可怜的幸福感也开始在自我质疑中不断被肢解,变得血肉模糊。对此,人们开始惶恐,开始害怕,他们奉为警世圣言的教导并没有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得到验证,接着无助和空虚袭来,迫使他们埋头苦干,转移注意力,开始下一轮循环。社会迫使人们上进,可它并没有告诉人们如此拼搏是为了何物,人们就这样学会了走路,但由于不知道出口,便在生活的迷宫中迷失了。

            到此,不得不发问,所谓拼尽全力的追求,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人们抓耳挠腮,百思难解,最后发现,这所求便是那所有人都曾拥有却未曾占有的东西——幸福。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奴隶。任你才子佳人,王侯将相,亦或是平民素衣,流浪乞儿,都逃脱不过幸福的五指山。顾首历史,放眼当下,人们惊奇地发现,就算是那些大才大德的人,一生所求,也不过“幸福”二字,而对于普罗大众,清茶淡饭,悠闲舒适,便是极大的恩惠了。

            关于幸福,人们首先不得不明确的原则是,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幸福更是没有优越卑劣之别。在社会的裹挟下,人们习惯了上进打拼,在整体崇尚奋斗的潮流中,人们开始不自觉地把“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正能量部署在道德的制高点,抨撞攻击那些或懒惰,或甘于普通的“耻辱分子”。可要强调的是,对于那些有理想,富有朝气的人,拼搏上进是其收货幸福的方式,可对于那些“佛系少年”,向社会传递出的风轻云淡,在生活中的随遇而安,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在这“堕落”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性格与选择的馈赠,获得幸福。在如此多彩灿烂的世界里,社会需要包容,价值更应该多元,在我们肯定拼搏收获幸福的同时,也不能否定“躺平”带来的幸福感,两者之间都是幸福,并没有质的差别。

            奋进和“躺平”带来的幸福感既然没有质的差别,那会不会有量的不同呢?这个必须要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心志甘于平凡,即使面对平淡如水的一生也乐意接受,那么其产生的幸福与那些想要出人头地,并通过不断打拼从而实现愿望的人相比,在获得幸福的量上,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明显的差别。幸福的量在时间上往往表现出延续性,即幸福所存在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当下选择虚度光阴,以此获得幸福,但这幸福不能在他的未来得到延续,并且由于不能接受幸福的快速消失,同时不能找到新的快乐方式去弥补幸福消失所带来的痛苦,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幸的,因此,人们为这种虚度光阴的生活方式取了个贬义的称谓——懒惰。当下的幸福与未来的幸福本应该是一对亲兄弟,却由于人们的狭隘和偏颇,两者由亲密变得隔阂,甚至矛盾。在这两者之间,人们摇摆不定,难以选择,因为他们往往觉得会顾此失彼,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会失去另一方的宠幸,但出于先苦后甜的思考,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选择后者,即未来的幸福。可要肯定的是,如果一个选择了前者,并在未来承担了现在选择的责任且不会因现在的选择而后悔,这种选择与前一种选择相比也并没有什么不足。如果一个人在人生开始的阶段便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一生,并对这种规划矢志不渝,那么这位幸运儿就会同时得到两兄弟共同青睐。当然,这种理想模式对于一般人来说却是难以企及的。

          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幸福,就像悍不畏死的飞蛾扑向那闪烁不明的火光,而正如风速、氧气、煤油会影响火光一样,人们梦寐以求的幸福也无时无刻不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会影响幸福的大小,有些甚至决定着幸福的产生。

            前辈先贤们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着三项基本要素,分别为身体,思想精神以及包括但不限于财富、名声等个人以外的一切。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面把卓越的精神思想作为幸福的根本,认为一个人只要拥有举世绝伦的精神思想便会战胜一切厄运,即使身处贫穷甚至濒临死亡也能感知到幸福的召唤,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一切意义必定以存在为前提。没有存在的意义是虚幻的,就好像空气中漂浮的汽包,微风一过便会尽数破碎,而没有身体保障的幸福正是如此。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感知一切的基础,同时承载着我们脆弱的灵魂,“我们”依托身体的存在,得以前行辗转,不断成长。或许人们会有这样的疑惑,那些极端贫苦或身患绝症的人里面,不乏幸福乐观的人,这样是不是就说明乐观的思想以及豁达的灵魂能战胜身体上的不足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人们提出这样的假设的同时,就已经默认这些幸运儿的躯壳中装载着无限的豁达与乐观,面对这种极端的假设,我们能提出更加极端甚至更加接近现实的假设,即一个人的身体无限接近衰败或者决绝地说已经死亡,这样那些所谓的豁达和乐观将毫无意义,因为这个人不会也不能够感受到幸福了。叔本华并没有否定身体于幸福的重要性,但他确实低估了身体的重要,以至于把其放在次要的位置。

          除开个人的身体,那么思想精神之于幸福的地位,便毋庸置疑了,甚至可以说是个人主观幸福的起源。假如一个人拥有无限的乐观与洒脱,那么一切苦难和痛苦在他面前将会显得不值一提,在生活中达到《逍遥游》的极致境界——无所待。同时,思想精神也可以作为一种收割幸福的工具。当一个人拥有敏锐的感知以及深邃的思考,他将从书籍以及生活中得到精神满足的幸福,并且由于这种精神幸福的长久性以及难以剥夺性,相较于其他幸福感受,可以说是最为优质的幸福种类了。

            接下来就是一些其他的身外之物了,像权力、财富、社会声望等等,这些因素一般依托于社会集体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以及精神思想,进而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作用。例如财富,适当的财富是满足个人身体以及精神思想健全与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社会集体生活中,钱财数量即意味着生存所能享有的物质资料。个人对物质资料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可相较于如黑洞般的财富欲望,由于个人那短暂的存活时间以及稀少的精力,个人生活真正能消耗的物质却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海量的财富不能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因为人们并不能充分享受所有的财富,因此花费一生的光阴去追求极致的财富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愚蠢至极的,说到底,人间的钱财在天堂和地狱是不流通的,而人们只需要拥有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财富就可以了。

            幸福就像鬼魂一样萦绕在我们身边,让人琢磨不透,我们尝试不断去认识,去分析,以解决它所带来的各种困惑,可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见海市蜃楼一般,每当我们认为已经到达真相的时候,到头却发现那只不过是一场虚妄。我们认知幸福,接近幸福,可知行难合一,就算我们知晓幸福的真相并把它公之于众,幸福也必定会保持它奢侈品的高贵,更何况我们从来未曾窥探过幸福的全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到底为何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mp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