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和宗教虽然感兴趣,但基本不了解,好在得到推出了李林老师的小课,可以快速入门,摘录得到李林老师的宗教学10讲。
基本概念:宗教是一套意义生产系统,可以帮助人类克服有限性,解释世界,促进人类的合作。它通过教义、神话故事等给出对世界运行规律和自然现象的解释(人们从宗教解释中可得到心理支撑),帮助人们克服对未知世界和死亡的恐惧,克服对生命的有限性(生存危机)的害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有共同宗教信仰的人能够成为一个紧密合作的团体),它是人类最初理解世界起源,保持对自然的敬畏,生产意义的强大机制。宗教学不等于宗教,宗教学是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研究的是人类社会所有的宗教现象,它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同哲学一样是现代的一门基础学科。
如何学习?需要跳出具体宗教之外来研究宗教,对所有宗教一视同仁,把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宗教现象都纳入考察范围,探索宗教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产生的作用找出宗教共通的规律,才能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学有何用?学习宗教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信仰,掌握宗教世界的基本原理,更好地与持有相关宗教信仰的国家和人进行交流。
宗教的核心要素是“超余”,两大基本模式是“人_神模式”和“人_人模式”。形态各异的宗教的共同点是用“超余(THE MROE)”解释意义的来源,借用世界之外这个轻易不会改变的意义起点对现实世界发挥作用。所有的宗教都追求用超出日常经验、超越世俗世界的“超余”生产出一个终极的意义,它不仅能给世界一个完整的解释,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世界内部的差异,让不同的人聚集在同一个意义之下团结合作。
从宗教学的视角看,宗教活动就是人以信徒的身份和超余打交道,在自己与超余之间建立起某种关系。信徒对待超余(表现形式是各种神明)有两大基本模式,可以是“人_神模式(信徒以无条件信赖“神明”的方式和超余相处)”,或“人_人模式”(以一种人与人之间利益交换的方式对待超余)。“超余”可以是有人格化的信仰对象(如玉皇大帝),也可以是非人格化的信仰对象(如印度教的大梵,基督教的上帝),还可以是一种境界(如佛教的涅槃境界)。
在“人_神模式”中,信徒总是会自发地寻求意义,他们对待超余的方式常叫做“信仰”,是一种不需要理由的相信,是不论缘由,不记得失,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选择相信自己的宗教。如《约伯记》中记载的约伯是基督教中“信仰坚定”的代表。
如犹太教的安息日传统(信徒守安息日是在纪念上帝创造世界),通过安息日,让信徒觉得之前六天的辛苦工作,是为了敬拜上帝做准备,由此给日常生活赋予了神圣的意义。
如清教徒的工作伦理(勤奋工作是上帝选民的印记,他们作为被上帝选中的人在俗世的目标就是尽自己的本分,增加上帝的荣耀,勤奋工作并不是得救的理由,而是得救的标志),基督教新教通过给工作赋予特别的意义,在清教徒看来,工作就是一件和人生终极目标有关的事,平凡的工作有了更深刻意义。
如基督徒认为,耶稣曾经为全人类而受难,做为一个基督徒,主动地去承担责任、经受痛苦的考验,可以让他更接近基督,拉近与上帝之间的距离。宗教通过为苦难赋予意义,可以让人更深的理解自己的信仰,让人在最极端的困境中也能得到精神上的支撑。
如果一个信徒在信仰面前计较得失,他选择相信某个宗教不过是为了换取某种个人利益,他和超余的关系就会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变化。从宗教视角看,不计得失的信仰更多地体现出个人的虔诚,但从宗教学的视角看,不计得失的信仰会让意义的获取变得稳定,更容易让信徒从稳定的意义中获得安身立命之感和精神支持。
在人_人模式中,宗教活动的本质是交换,不管是吃斋念佛,还是烧香许愿的人都是有所求的,想用自己的行为去交换。一般把信徒和神明之间有条件的信赖叫做“迷信”。
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换,一般都是以物换五或者以钱换物,如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发放的赎罪券,可以根据出钱多少,赦免不同的罪过。这种从现实的交换逻辑出发,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让人获得心理上的确定性。
与有稳定的人际关系的熟人之间的交换,一般是用情感纽带去获取利益。
在人_人模式中,因为人的具体需求往往是变幻不定的,会受到信徒主观意愿的影响,此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主动权会落到的人的手里。因为宗教不能产生共识,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和分裂,让宗教失去解释力,甚至消亡。
根据宗教的超余是多神,少神或其他的何种神明,宗教形态可分为多神教,二神教,一神教及其三种形态,虚神宗教,空神宗教等七种形式。
具体七种形式见下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