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身体当成“我”,所以有内外。超越了身体以后,外面就是里面。
“我”就是有色眼镜,透过“我”去认识事物,看到的都不是真相。只有放下“我”,让念头止息,才能感受到实相。
外面的路走不通的时候,我们才会开发内心的宝藏。所有的不幸,如果换一个视角看,就是幸运。
缺点用对了地方,就是优点。优点用错了地方,就是缺点。
自卑的人是缺乏智慧,不知道自己的短处就是自己的宝藏。
羡慕别人就是对自己不满足,知足的人不会羡慕任何人。
每个人都很痛苦,每个人都缺爱,我们的慈悲来自对真相的领悟。
全然的否定就是那自由。否定我们认为正确的所有事情,否定整个社会道德,否定所有内在对权威的接受,否定人们关于真相说过的所有话和所有结论,否定所有传统,所有教诲,所有知识,除了技术知识,否定所有经验,否定所有来自记得不记得的快感的动机,否定所有的成功,否定所有按特定方式行事的承诺,否定所有观念、所有原则、所有理论。这样的否定是最积极的行动,因而就是自由。
只有当一个人内在有这种空寂,不是一个肤浅的头脑的那种空虚,而是来自于对他曾是、应是和将是的一切进行全然否定的空寂——只有在这种空寂中,才存在创造;只有在这种空寂中才能有崭新的东西出现。恐惧是对未知的想法,所以你非常害怕离开已知、依赖、满足、快乐的记忆以及带来舒适的连续性和安全感。
思想总是拿这些与它认为的空寂进行比较。这种对空寂的想象就是恐惧,所以恐惧就是思想。回到你的问题上来——头脑能不能否定它所知的一切,否定它自身意识和潜意识的全部内容,而这个内容正是你自己的核心?你能彻底否定自己吗?如果不能,就没有自由。自由不是从某事中解脱出来——那只是一种反应;自由来自全然的否定。自由是绝对的善,它的行动就是每日生活的美。在这种自由中才有生活,没有自由怎么可能有爱?一切都存在于这自由中,一切在这自由中都有其存身之处。它无处不在又一无所踪。它没有边界。你现在能对你知道的一切死去吗,而不是等到明天再死去?这种自由就是永恒、至乐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