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芦苇之乡”白洋淀,眼下的霜降节气,正是“开镰打苇”的时候。
“纯水乡”人家,从来没有田地,没有过麦收、秋收的经历。一年之中,他们最大的收获是霜降前后的“开镰打苇”。芦苇是白洋淀人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作物,经济价值最高,有“铁杆庄稼,寸苇寸金,一淀芦苇一淀金”的说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白洋淀芦苇的黄金时期。当时的苇席和苇箔用量很大,用它,可以晒粮食,盖垛遮雨,麦收的时候做粮囤。另外,铺炕,盖房子房顶铺了苇箔才能上土。据说,东三省各粮食局下属的大小粮仓粮库,都要使用白洋淀的苇席和苇箔。再者,白洋淀苇箔,还要出口到日本和韩国市场。
八十年代,白洋淀芦苇有10多万亩,年产1.5亿斤,年产苇席几百万张。一张席子5元钱,算下来,年产经济效益数千万。当时在国营企业上班的工人,月工资30元左右,而白洋淀水乡妇女,毎天编织的两片苇席价值10元钱。所以白洋淀人,把芦苇称“小金条”。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白洋淀苇席产业逐渐衰落,甚至于苇席和苇箔业,已经不复存在。使得芦苇再次沦为野草。导致淀区的芦苇出现大面积弃收。据说,每到冬季,干枯的芦苇围绕着白洋淀水乡村庄,亦然变成了火灾安全隐患。
“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我魂牵梦绕的故乡秋色,不亚于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