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差回来,太累了,要早点休息。
其实今天的导读内容我听了三遍,书也看了一遍,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太累的原因,我尽然写不出东西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唯库30天训练营里都有涉及过,感觉没有新鲜感,体验不深刻了。
把小伙伴们整理的导读内容贴上后续学习吧。
今天我们将继续完成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世界和社会期望两个小节的两个刷书。在我们解释行为的时候,往往会存在视角差异。即我们观察自己和观察他人的时候,我们的聚焦重点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是观察自己的行为,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环境上;而当我们观察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会把他人作为注意力的中心,而环境变得相对模糊。我们在行为作出解释的时候,我们总会从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我们在感知判断而且是社会现实之后,会形成社会信念,社会信念也会进一步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感受与行动,并推动信念生成现实,这就是自我实现预言。
我们按照自己相信的信念方向行动而行动,也带给了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的期望对个人知觉会形成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信啥有啥,想啥成啥事。这就是说对于我们自己心中期望出现的事物或者现象,我会更加容易感知。对于我们自己非期望的事物或者现象,就更加容易忽视。
具体的说,信念及经验,特别是我们在无意当中给自己所加的暗示,都会对我们的感知形成潜在的影响,结果就会是导致想啥是啥,怕啥来啥,愈怕愈是的自我实现后果。
在完成今天的刷书后,相信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对社会现实形成的心理偏差无处不在,似乎验证性偏差、错觉思维、归因错误处所设下的无数的坑在等着我们。
知道了这么多的道理,我又该如何避免落入坑中?我又如何判断这些是否已经调入或者避开了这些坑,当我们拥有更多的专业视角时,我们不应该被带入一个追求正确的歧途上,因为开篇我们就已经说明,我们在自己建构的社会现实里,既然一切都无法脱离主观加工,那么追求正确,追求没有错误,就是追求不变、静止、绝对,客观。这样的想法只会让我们更加迷惑。
在我们行船第一周为什么要对科学观进行重塑,就是为了旗帜鲜明的说明,今天我们的求知并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所以架构心理学专业视角并非为了追求真相,而是在面对不适应个体时,我们知道该如何着手,帮助其重新完成对自我对世界的重新的建构。
在过去维库30天的是在心理学训练营当中,我们就大量使用了社会信念与判断这一章里,很多核心的有价值的观点。我们对训练营的成员的信念进行了重新的建构,比如将视线从聚焦负性记忆转向聚集高光时刻,以及未来对自己的期待,从而重新建构个体对自己的自我概念。又比如帮助个体对行为做重新的归因,将行为的归因更多指向内部,可以变动与掌控的因素等等。
在我们的个体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当中,我们无法抹去已经过去沉痛的经历,但是如何判断与解释这些经历,是我们可以重新建构的。那么在不改变历史现实的情况下,过去的僵化信念就可以松动与重建。而帮助个体形成形成对未来更积极的期待时,我们也会帮助其架构走向这种美好未来的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