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历史的迷雾,拨开赞美与传奇,迪克·威尔逊的《毛泽东传》让我更全面的认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了解他既质朴单纯又复杂深邃的性格。
1. 属蛇的孩子。这个孩子从小就造父亲的反,其实是造封建主义的反。父亲反对他上学,他就动员每一个亲戚朋友借给他钱去东山学堂念书。他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性格可以略见一二。
2. 守规矩的学生。毛泽东孜孜不倦的获取知识,不遗余力的学习和研究。这是毛的知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读了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对他影响很大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特别喜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毛的读书方法也非常的与众不同,是带着思考的阅读。“他的古文和新式文章都写得很好,他读书很细心,他所喜欢的句子都圈点出来,对他不赞成的话批注 “荒谬”、“不通”等评语。每读一本时还对前一次所作的圈点加上新评语。” 他懂得学和问不可分离。
无论什么时候其他人谈话时,毛都略低着头或偏着头听别人谈话,而自己只是“嗯、是的”的回答,在倾听对方说完之后,他有条有理地对谈话者分析,提出要点,作出结论。他的话并不多,但每一句都很中肯,都能启发人,再往前进,再往远大处着想,你有什么疑问他只要一谈,便会迎刃而解。他从来不作冗长、离题而混乱的演讲。
3. 深渊蛟龙。毛泽东在湖南师范大学广交志同道合之人。“嘤其鸣声,求其友声”。毛与他的好友萧瑜游历一个月,走了900多里路,考察民情。在他自己的思想中,他把这次旅行与公元前2世纪司马迁相比。体育锻炼和思想辩论在毛泽东的青年占据很大一部分。“身无半文,心忧天下”。那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接触马克思主义,离校时他还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4. 转变。毛泽东注定是一个行动者,他走访了附近的村庄,考察农民的生活状况,可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早已有端倪。毛泽东在实际的组织活动中逐步认识马克思主义,相信只有经过群众行动取得群众政治权力,才能保证改革的实现。
5. 三薯饭。大量的农村调查,毛说你不能仅下到村里去就希望能了解他们的结构和社会状况,茶馆,赌场,什么人都要接近、调查,了解 农村的状况,农民的状况和土地状况,生活方式和人的经历。正是这些调查促使毛写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面对社会种种矛盾,和往常一样,到基层群众中去,他和他们彻夜长谈。
6. 抗争。如果你看过《红色家书》这本书,你可以看到很多学识超过毛的青年才俊,为什么毛可以脱颖而出,这在于毛从实际出发,准确的把握形势,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对土匪新兵进行政治训练时,使得红军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没有繁文缛节,有开会说话的自由,经济公开。但是封建时代独裁专断的恶习深埋群众乃至一般党员头脑中,一时扫除不干净,遇事贪图便利,不喜欢麻烦的民主制度。毛说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类似于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这就意味着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必须明了下级机关情况和群众生活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并加强党在军队中的作用。
在毛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他告诫领导干部,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部分地方走走,学个孔夫子“每事问”。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早分娩”。
毛会经常运用格言和比喻,而且把它们引用到他的讲话中,并以革命的激情从中引出令人铭记的口号,深深的影响他人。
毛最重视的是群众路线,群众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财米油盐问题。
7. 长征。毛迈着大步,带领我们前进。他知道如何把握国民的最深层的本性,激励他们去战斗、去忍耐、去持久地反对一切不平等。尽管条件极为艰苦,但与我们交战的最好对手只是当地土著部落,我们从他们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在其他地方学到的更多。长征精神,不放弃,坚韧不拔,昂扬向上。
8. 延安:毛把天真质朴的奇怪特质同锐利的机智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毛对当前的世界政治相当了解。正因为毛的家庭生活不大理想,才能使他在陕西这个不同寻常的道德氛围下进行积极的社交活动。大量学生、青年学生和文艺界人士带着各种各样的理想从上海和中国各地涌入延安,对于那些经历过物质和精神生活极为贫乏的长征士兵来说是令人愉快的事。他们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史沫特在书中写到他的那种气质,后来证明是一种心灵的孤独。他的心灵深处有一道门,从来不对任何人开放。
毛的领导艺术:他不是采取明显的方式,而是采取间接、微妙的方式。他经常同各种委员会成员磋商问题,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试探他们的意见,然后把人家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统一起来。他先跟他们一一进行个别谈话,等到他确信意见一致,方才说出自己的看法作为结论。他代人接物很随便,不装腔作势。他对于忠于他的人开诚相见,因而取得他们的信任。对与自己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反对他的人会逐渐失掉影响。
9. 蓝苹:了解某一事物,你就必须实际地接触它,变革它。毛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影响深远。在《矛盾论》中,毛说,矛盾存在于事物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中,事物之间只是矛盾的差别性问题,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在毛的《论持久战》中战争最强大的源泉在于人民群众自己。
毛的演讲从来都不用什么手势,他的演讲和他的谈话一样,都以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和丰富的历史为根据,涌到延安的知识青年,习惯于从苏德等多国少数作家的作品中吸收精神养料,毛却对学生讲自己的祖国与人民,民族的历史和大众文艺。他引用《红楼梦》一类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故事。
毛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加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它,成为全党必须了解并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