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下笔之前,总是千头万绪,不知从哪里开始,或者绕来绕去,铺垫太多,以为开头吗,总要有很强的仪式感,其实这样不如稳准狠抓住一个点,直接开始。
文章开头直接由"初见继父"切入,从孩童视角简单冷静地介绍了继父的年龄、特点:五十多岁,视力模糊。下文继父对"我"深挈的愛,都是这两个特点印衬出来的。
接着,文章说"二十多年前,我们举家准备搬迁到继父家。走前一夜,娘紧紧的搂抱着我,眼泪如珠子般往下掉。"这一段的时间空间的转换非常精彩:由当下写作此文的时空状态,回溯到二十年前搬迁的时空状态,再到走前一夜的时空状态,而作者其实始终隐匿在现在,方便随时进行时空切换,并能站在现在进行抒情。这像极了《百年孤独》的开头“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一定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果然,作者接下来的回忆特别灵活,完全沒有转化过渡的困难艰涩。回忆上学前继父的一脚,接着站在二十年后的成人角度评价:"这一脚,使我走上了人生历程的第一步⋯⋯"这样的手法,贯穿文章始终。
作者写継父,如何表现继父对"我"胜似亲父的爱?爱是很难写的,多了腻,少了寡。作者筛选了琐碎往事中几件重要并能触动心灵的事,不是通过"我"的叙述转达,而是让继父用自己的言行来直接传达,真实感人。
在上学事件中,"我"不愿上学,父亲"眼睛一瞪:由不得你",这样的管教和生父没有区别,而当"我"打滚儿顽抗,继父"看了我娘一眼",然后拉起"我","狠狠踢了一脚:走!"这样的言行细节中,继父的身份,生父的情份,已跃然纸上。
继父探望上高中的"我",父子的对话将家中艰难尴尬和继父对我的关心表达无遗。经常步行来看"我";嫌坐车贵,省下车钱买十个饼塞给"我";在外读书,"我"月月拿面,家里沒面拾臭山药吃;怕在外的"我"没钱,这次临行卖了羊,卖羊20元钱"摸索"出来给了我;怕路长赶不回,更因为不是亲爹怕"我"在同学面前难为,中午不吃饭往回赶。而这时,父亲一直是轻松的笑,当"我"把一块钱放在継父手里,說"你眼睛不好""坐车回去吧"时,继父才"手颤抖起来,很动感情的说:⋯⋯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啦。"
这一段是写继父的主要事件,继父是把"我"当唯一亲人去养和爱的,在"我"考上大学后,"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但继父又不自私又知足,清明节"叨叨"督促我給生父上坟,当"我"八月十五给父母拿回香烟果品时,他们很享受这些来自儿子的回报,父亲很香地吸了烟,说年轻时吃过的葡萄是"上讲穷东西"。
写到这里已经和开头母亲对搬往继父家时的担忧,形成强烈的对比,欲扬先抑,然后让人物用言行,自己塑造自己。
网友评论